首页 > 未分类 > 区志航为什么得奖?

区志航为什么得奖?

2009年12月30日 鲍昆

cctv

 2009年2月9日20:20 央视北配楼火灾

区志航为什么得奖?

在今年的连州摄影节上,区志航的《那一刻》经评委会最后统一意见获得铜牌奖。事后,我听到一些不太理解的意见,主要的是人为不符合今年连州大展的主题”新闻”。对这些意见,我并未当回事,认为是在预料之中的意见,因为这些年来大家对新闻摄影这个体裁的认识惯性造成的,相信大家在今后的阅读区志航作品时会慢慢释疑的。没想到,昨天碰到几个朋友又谈到区志航的作品得奖,发现”误区”委实不小,意见蛮强烈的。作为参与评选的一员,我想还是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实在的,区志航早期的作品《景观》刚刚出现时,我也非常不以为然。强烈的符号性,裸体的俯卧撑,无一不标志着时髦的”当代”性。那时也正是所谓的”当代艺术”大红大紫紫里透黑的时候。我也因此把他的作品归于时尚一族,认为不过是凑热闹的。记得那日松的映画廊给区志航举办展览,我见到那日松也明确地表达了不喜欢这批作品的态度。

区志航的《景观》属于宏大叙事,他俯卧撑面对的对象都是我们国族最标志性的文化历史符号。这种以历史为对象的当代艺术作品前几年风行一时,好像不对自己的祖宗彻底海骂一番就没有”当代”的态度一样。我曾经多次在分析当代艺术的文章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即中国的当代艺术所批判的对象不过是”鞭尸”,其观念和手段之简单说明一点也不当代,不过是新时期思想解放以来的”陈词滥调”。它对于当下复杂的中国社会并不能做出更为深刻的回答,不厌其烦地拿着中国的所谓”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多数时期是否是封建制度,本身就是一件争议的事情)和”封建文化”说事儿,不但显得白痴,而且大有后殖民话题的嫌疑,实际上也是一个市场化的话题。我想我对区志航最早作品的反应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吧。

不过区志航的作品后来不断出现,慢慢引起了我看他作品的耐心。记得一次看到他面对汶川地震遗址的作品时,看到他一贯的仰头对视改为低头,心里一震,觉得有”戏”,看来他并不简单。再后来,他的作品就开始有意思了。他面对的已经不是那些名片式的景观,而是现实社会的”事件”了。又发现,他也将那恶俗的作品称谓”景观”弃之不用了,而改为”那一刻”。接着,区志航的作品接二连三,他面对的事件也正好是我们近年来所遭遇的一个接一个的不幸。”孙志刚事件”、”上海杨佳案”、”贵州瓮安事件”、”央视大楼失火案”、”上海塌楼事件”–,这些社会舆论热点的新闻事件,区志航都以自己的身体面对了。意义也因此渐渐浮现了。区志航在这些充满暴力和不幸的新闻发生地的俯卧撑面对中,他裸露的身体不正是最无权利和自由的民众的隐喻吗?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没有忘记!我们还在以不屈的尊严正视。当看到这个意义时,我忽然对区志航充满敬意,也忽然感到自己对他早期的看法是否过于简单和片面?两个月前,我看到区志航和广东艺术家舒勇与蔡焕松的两个对话,发现区志航对自己的作品是有着极其清醒的认识的,而不是那些肚里无货虚张声势的当代艺术家们的东拉西扯故弄玄虚。他完全明白自己干的是什么,他强调自己的责任。

许多朋友认为区志航的作品不是新闻作品,在一个以新闻摄影为主题的摄影节中获奖不具合法性。错!这次连州摄影节是从新闻摄影出发的主题”在场与再现”,其意旨的核心就是强调摄影在历史进程中的”在场”作用和从道德良知出发的”再现”作用,区志航的作品对象全部都是新闻事件,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延伸的”在场”,其独特的方式更是鲜明的表达了”再现”的姿态和责任。所以,区志航的《那一刻》无论从对象意涵到呈现方式,都完全契合”在场与再现”这一主体和主题要求,应该是最具本次连州获奖的合法性的。

naifen

2008年9月13日 石家庄三氯奶粉事件

2008年7月1日09:40 上海杨佳袭警案

2008年7月1日09:40 上海杨佳袭警案

duomaomao

2009年2月12日 云南“躲猫猫”事件

meigai

2009年3月25日 山西煤改

wenzhou

2009年4月7日 温州安置房事件

70

2009年5月7日20:30许 杭州“70码”事件

dengyujiao

2009年5月10日 湖北“邓玉娇案”

loucuicui

2009年6月27日05:30许 上海“楼脆脆”事件

diaoyu

2009年10月14日20时许 上海“钓鱼执法事件”

jiuren

2009年10月24日14:15 “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件”

loucuicui

2009年10月25日 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

分类: 未分类
  1. Nana
    2009年12月31日13:59 | #1

    我看了一些区志航的照片,比较不以为然。首先他的这些照片基本上更贴近行为艺术的范畴,和摄影离的比较远。至于噱头等等这些意见很多人肯定都有,我想说的和鲍昆老师理解的有所不同。把《景观》改为《那一刻》,对于这组片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裸体面对来说,变化并不大。把对于景观符号的关注改为对具体民间争议事件的关注,并没有从基本上改变这一表达方式的局限,仍未脱离这种直白的,外露的“当代”批评态度。也许我没有看到这种简单的堆砌和面对背后,有什么样深刻的含义。裸体被这样一再使用,到最后只能变为滥用。那些重复的躯体,并没有为画面带来足够沉重的挑战。

    至于获奖的事情我不了解,更无从议论。只是从看到的那些图片本身,觉得不够有力量或者说无法承载更深刻的内涵而已。

    鲍昆老师,新年快乐。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