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0年6月 的存档

政协主席阳安江率领市政协委员参观王久良展览

2010年6月30日 鲍昆 1 条评论

5D 282

北京市政协主席阳安江6月29日上午率领市政协委员参观正在宋庄美术馆举行的王久良的《垃圾围城》艺术展。前左二为北京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前左三为市政协副主席傅惠民,后左一为通州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岳鹏。后左二为市政协副主席陈平。

今天(6月29日)中午,接到久良的电话。久良说刚刚接到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李强先生的电话,告诉他今天早上北京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带领约七十多名北京市政协委员来到宋庄美术馆《垃圾围城》的展览现场观看展览。这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晚上,久良发来邮件和阳安江主席参观展览的现场照片。下面是久良的来信——

鲍老师好!
附件中两个文件,一个是市政协主席阳安江率领市政协委员参观展览的现场照片;一个是今下午刚收到的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函。可谓是喜忧参半。
听曹英说,今天上午来了两辆大巴,一共七八十人的样子,其中大部分是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带领的政协委员们,陪同人员有通州区委书记、区长、区政协主席以及一批媒体工作人员等等。阳安江非常肯定此次展览的意义,并要我提供《垃圾围城》的全部资料,印成画册下发各区委、镇委以及相关责任组织。
关于那封律师函,让人感觉那家公司真是执迷不悟。口口声声说是按照正规程序进了正规垃圾场,丝毫不认真调查他们这些垃圾的真正去向;另外也将环保责任推给政府而丝毫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关于这事,适当的时候我就交给媒体。当然,也先听听您的意见。
祝好!
学生 王久良

1,王久良历时一年半费尽艰辛的努力终于真正见到了实际效果,虽然在春节之前新华社内参部曾经奉社领导之命正式的采访过王久良,也顺便采访了我,但是事后只知道温家宝总理对报告作了重要批示,但具体的批示内容却不得而知。那时让我们高兴了一时,因为原来对这批作品会引起各方面反应的“担心”终于“化险为夷”。也高兴政府方面此次开明的态度,不枉久良为这批作品所付出的卓绝努力。垃圾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现代化问题,我们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社会物质化程度有了惊人的发展  但是我们在享受高堂华厦和玲琅满目的生活用品之时,却没有人想到我们正面临垃圾的围困。我们以为环卫车辆把垃圾从我们的眼前拉走以后垃圾就消失了,其实那些垃圾都在,只是换了个地方。它们在我们旁边不远的田野上,既不会腐烂更不会消失。它们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人的祸害,让我们的子孙永远承受我们这些”先人”的无耻和无德。垃圾随着市场经济的无限制发展越来越多,多得我们现在开始感到压力,就是无处存放。可是资本仍在疯狂的生产,因为不停歇的生产才能保证它们不断扩大他们的利润,他们生产着我们好像舒适的生活,其实在一切华丽之后留下的是垃圾。为了我们的后代和孩子们,我们不能再对垃圾的现实视而不见了。王久良的垃圾观察,就是希望让这些丑陋的垃圾现实给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对自己对物质的贪欲收敛一下,让城市的管理者政府能够对垃圾的处理和生产提高认识。王久良的作品不是简单的”揭弊”,是给我们绝大多数利令智昏的人一剂苦药,让我们警醒。因为现实已经很危险了。这剂猛药的效果我们也一直担心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把它放在遥远的摄影节上披露,也准备承担”意料之中”的结果。没想到后续的发展居然得到各方面的高度的认同,这实在是令人欣慰的事情。再高兴的是,摄影又可以为这个社会做点实事了。

DSC_005122

随阳安江主席一起来参观的政协委员们。

DSC_0059

委员们在美术馆二楼参观。

DSC_0063

在看“垃圾羊”。

DSC_0075

离开。

DSC_0083

委员们是乘大轿车来的。

2,在宋庄美术馆展览的消息刚刚发出去后,我们就接到了一家在非正规野垃圾场倾倒垃圾的厂家的律师函。函中称我们要对展览中所披露的他们作为垃圾倾倒的产品声誉承担”污蔑”的责任。在我和久良接到这封律师函的电子文本之时,我们决定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在非法垃圾场上不负责任的倾倒垃圾,我们的照片和视频都可无可辩驳的揭示这一切。我们还认为,先不必把其”告错了人”的律师函向外披露,给他们一个善意,让他们自己反省自己的错误,结果他们还是张冠李戴的再次给我们发函,继续威胁我们。那我们就等着他们的控告了。这些厂家为了减少自己的利益损失,以低廉的价格把废弃了的产品找一家垃圾清运公司拉走了事,以为从此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我想你付的钱是能够彻底销毁这些无法正常降解的垃圾的费用吗?你以为找一辆车把垃圾拉走了就和你毫无责任了吗?这家企业真的很天真也很可爱,还非要自己往套子里钻。那你就告吧。下面是他们给我和久良的律师函–

致:王久良先生

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广州兹博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兹博公司”)的委托,针对阁下于2010年6月16日至7月20日,在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的宋庄美术馆举办名为”垃圾围城–王久良之观察”的展览,侵犯”果咖”牌咖啡制品的商誉和名誉权相关事宜,向阁下函告如下:

如兹博公司于6月13日通过电子邮件及快递方式向阁下所发出的”关于:《垃圾围城》展览作品错误宣传和评论失当事宜”的公司函中已向阁下郑重声明的,兹博公司作为”果咖”牌咖啡产品的中国总经销商和”果咖”商标的使用权人,十分注重产品品质和社会责任,从食品安全到过期产品处置等各个环节均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而阁下的展览作品不符合客观事实,对”果咖”品牌进行恶意诽谤,对公众进行了错误宣传和失当评论,严重损害了兹博公司及其”果咖”产品的形象和声誉,侵犯了”果咖”产品的商誉和名誉权。但阁下在答复兹博公司的邮件中并未正视有关问题和要求并给予明确答复,且迄今为止未采取任何解决问题的行动。因此,我们特在本函中重申以下事实和要求:

  • 一. 阁下的展览作品及概述严重失实:

阁下声称,《果咖》大型装置所使用的是”从垃圾场上捡回来的四大卡车因为过期而被偷偷倾倒掉的速溶咖啡”。事实上,兹博公司回收和处理过期咖啡产品的程序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此次即委托了专业的垃圾处理机构北京康盛佳园室内空气成分测试中心(垃圾清运部)处理过期咖啡制品,该垃圾处理机构随后也向兹博公司出具了两份证明(请见附件),证明其已依照北京垃圾清运程序将有关过期咖啡制品运到了正规的垃圾填埋场并填埋封坑;阁下的展览展出之后,兹博公司也立即责成北京康盛佳园室内空气成分测试中心(垃圾清运部)就垃圾清运环节进行调查并将实际情况向兹博公司及公众予以澄清。而阁下在并未对垃圾清运处理环节进行深入、全面调查以确认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声称咖啡是被”偷偷倾倒”,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歪曲陈述;

  • 二. 阁下的展览作品及概述具有负面导向性,构成了对兹博公司的诽谤,对”果咖”品牌造成了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
  • 1. 阁下使用”偷偷倾倒”的字眼,将使公众产生兹博公司违反有关垃圾清运填埋规定不当倾倒过期产品的误解,甚至可能导致公众对兹博公司作出缺乏基本的环保责任感的负面评价;
  • 2. 阁下在展览概述中声称”咖啡的塑料包装无论填埋还是焚烧均难规避环保的质疑…作品拷问的是具体产品生产厂家的社会责任”,按照目前我国垃圾处理规定,兹博公司对过期”果咖”产品的处理并未违反相关法律条文。同时,目前中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采用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因此阁下所提出的垃圾处理涉及到的环保问题更主要的受制于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的局限。我们认为,环保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努力的社会责任,单个的企业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而阁下将《果咖》作为部分图片和大型装置的作品名称,并与”垃圾围城”这一负面主题密切结合,将”果咖”置于媒体和公众舆论的焦点之下,对社会公众产生误导性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果咖”的产品形象和声誉,侵犯了”果咖”产品的商誉和名誉权,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鉴于以上事实和理由,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兹博公司期望阁下能重视此事,以积极态度改正错误,消除影响,为此本律师特代表兹博公司向阁下提出如下严正要求:

  • 1. 立即停止展示并撤下所有与”果咖”有关的主题摄影图片、纪录片和装置;
  • 2. 主动与本律师联系,商讨赔偿事宜。

本律师特此严正告知阁下:宣传环保不能将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混为一谈,不能通过诽谤他人来进行,更不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请阁下收到本函立即与本律师联系,并在三日内对本函所涉内容做出书面回复与说明,否则兹博公司将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追究阁下的法律责任,就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向阁下进行追索。

特此函告,望阁下慎思并妥善对待。

本函件于2010年6月29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阁下地址为:chnwang@msn.com的电子邮箱发送,原件将即日通过快递方式送达。

本律师联系方式如下:

办公电话:(86 10)5201 9988转346

传真:(86 10) 6561 2322

手机:86-13146073140

E-mail: mailto:jiangjiang@hylandslaw.com

                                      

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

姜江律师 曾雯雯  律师

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附件一:

 

附件二:

鲍、王1

鲍、王2

最后,感谢提供政协委员参观展览照片的宋庄美术馆曹英小姐和拍摄这些照片的市委宣传部和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

分类: 未分类

回忆与见证

2010年6月29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_MG_6197

回忆与见证

鲍昆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和中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的直接结果,除了英国迫使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和进行战争赔偿之外,就是中国对香港岛的割让了。紧跟着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又将九龙半岛的一部分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迫中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租借的形式将香港及九龙租借99年,直至1997年回归中国。在这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内,香港是一个英国的殖民地,其政治和文化也大异于中国大陆。香港作为19世纪最发达国家英国在东亚的桥头堡,也无疑成为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在亚洲撬动现代性进程的重镇,是中国最早全球化的区域。相比于香港背靠的中国大陆,众多代表未来中国的事物率先在香港出现了。摄影,也是其中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香港是中国摄影最早的滥觞之地。1859年,港人赖阿芳在皇后大道开设中国第一家”摄影社”,以拍摄在香港的中外人士肖像为经营。赖阿芳的摄影社因之也是中国照相馆业的鼻祖。可贵的是,赖阿芳的摄影并未完全局限于肖像,他同时还拍摄大量的港粤两地的风情照片作为纪念品销售给西方人士。也因此,赖阿芳还是中国最早的纪实摄影家。他的这部分照片,现在是和英国探险摄影家约翰·汤姆逊所拍摄的早期中国社会景观摄影一样珍贵的文献资料。在赖阿芳之前,还有记载更早的香港摄影家,比如佳锡、周森峰、王老秋等,只是他们没有留下可兹证明的作品。

         进入20世纪,经过近五十余年的战争动乱,东亚地区开始了全面的现代化转折。香港作为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交汇的殖民地,无疑处在这场变革的先锋之地。摄影也是在香港开风气之先的事物。殖民地宗主国英国风行多年的沙龙影展制度为香港的摄影铺垫了最好的平台,众多香港的企业家和医生、公职人员纷纷在这一平台上玩起了摄影。1937年成立的香港摄影学会就是秉承英国沙龙摄影组织精神建立的。沙龙展览比赛制度是欧洲以英国为代表的一种艺术体制,香港摄影学会秉承了这一传统,而且有所发展。比如,最初的香港摄影学会是由外籍人士发起的,所以规定参会的会员必须能够操流利的英语,这一规定就决定了参会会员的社会阶级身份。这是一个殖民地社会的特殊现象,它一方面排斥了摄影这一现代公众性媒介的大规模发展;一方面从阶级归属和文化身份上刺激了富有阶级的参与,因为它是一个社会等级的标志。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一些热爱摄影和怀有民族文化感的摄影人聚集在一起,成立了没有社会门槛的中华摄影学会。中华摄影学会让广大的各种身份的摄影爱好者平等地参与,极大地推动了香港摄影的发展。在它之后,各种形式内容不同的摄影组织出现,让香港的摄影呈现异彩纷呈的格局。富裕起来的香港,摄影人越来越多,跟风而起的摄影刊物也如雨后春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迄今,粗略估计有近二十余本摄影杂志在不同时期发行。

香港殖民地自由港的社会环境,造成其文化既有前卫新潮的时尚特点,也有因循保守一面的双重特征。香港长期作为中国大陆内地与世界沟通的唯一出口,资讯发达,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通畅无阻地在本港传播,但香港只是一个因贸易而崛起的新兴城市,并无与之相对应的完整城市文化性格,舶来的英国文化所控制的只是上层的资产阶级社会,而下层社会则还是以中国传统的岭南文化为主。加之香港在制度上虽然相对自由,但由于香港区域的细小和狭窄,现代化的传媒业也不能十分有规模的发展,所以20世纪早期由美国兴起的传媒摄影在香港也很难规模性地发展起来。于是,以资产阶级为主的摄影爱好者只能以英国舶来的艺术制度和画意摄影的美学风格作为参与摄影的路径。从上世纪前期开始,一大批以”打龙”路线为圭臬的香港摄影家在国际摄影沙龙的比赛上不断胜出,奖牌不断,于是香港在上世纪中叶俨然成为国际沙龙摄影界的重镇。如果我们把摄影作品以在艺术馆墙上展示和传播作为一个时代划分的话,那么后来依托于印刷传媒传播的摄影展示则是另一个时代。沙龙摄影恰恰是艺术馆时代墙上展示的产物,是和早期经典艺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美学风格。香港的摄影很长时期走的就是这一路线,也造成了沙龙画意摄影较长时期统辖香港摄影的重要原因。

         在战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拓展之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和台湾、韩国、新加坡共同成为资本主义骄傲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和社会市场化获得高速的发展。令世人瞩目的香港摄影也在这时达到辉煌的巅峰。飞速发展的经济,促进了香港城市化的深入,城市的富裕促进城市中产阶级的大规模形成,摄影这一典型的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爱好也开始在香港大规模地兴起。与此同时,现代印刷术也促进了传媒业的发展,传媒摄影在香港逐渐形成气候,开始打破沙龙画意摄影一家独大的局面。一些年轻的摄影人也主动开始走出香港,去欧美等地学习更为先进和专业化的摄影知识。当这些年轻人学成归来之后,迅速融入香港正在崛起的商业广告摄影和传媒摄影与摄影教育之中。此时香港沙龙画意摄影和商业广告摄影齐头并进,在亚洲处于除日本之外的领先地位。

         上世纪末,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经济获得翻天覆地的变化,长久因政治制度和经济水平原因落后的摄影在器材和观念上也逐步跟上国际潮流。此时,西方艺术市场也正在向资本化转型。大陆的摄影凭借”中国概念”的优势,被西方艺术商人热炒。相当一部分的大陆艺术家在市场的诱惑下也纷纷拿起摄影这个媒介进行转型,当代艺术范式下的”观念摄影”开始在西方策展人的蛊惑下大行其道,其市场价格不但在传统的华语圈香港、台湾、东南亚名声鹊起,而且远远超过艺术水准比中国优秀的俄罗斯和东欧艺术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陆的艺术取得了什么了不得的进步,而是一个国际艺术资本化市场统辖下的”后殖民”话题。相形之下,港台等地的艺术家和摄影家有些迷茫,以为大陆的艺术开始领先。这个幻觉是不需要的,港台两地的摄影无论从专业性和还是观念性并不落后于大陆艺术家,某些方面甚至还保持先进。在价格表面上的落后其实是市场的原因,而不是本质性的艺术创造力原因。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大陆艺术市场疯狂的幻象已见衰落的端倪,就是最好的证明。

 

         香港的摄影不但见证了香港的历史,也见证了大中华以摄影为表征的现代视觉文化史。由于香港的特殊历史地位,梳理这段历史,不但有利于香港摄影的发展,也是对近现代和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区域性整理,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其意义非凡。由黎韶琪主编的《香港当代摄影家》一书,辑合了近五十位从香港早期摄影家和其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生代”摄影家,以及目前正在活跃的年轻摄影家的访谈文章,非常生动鲜明地勾勒出了近一个世纪的香港摄影史。这些访谈的人物包括有可称之为世纪老人的林伟群、陈复礼、邱良、陈迹、颜震东、黄贵权等,也包括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但活跃在七、八十年代的冯汉纪、李家升、曾家杰、刘清平、水禾田、高志强、梁家泰等。对于正活跃在当下的苏庆强、伍振荣、岑允逸等年轻一代,也都有相当程度的兼顾涵盖。这些人物在本书中,都从自己的视角对香港的摄影做了经验的、理论的分析和描述。这些人物分属摄影的不同时代和领域,商业、艺术、教育、传媒都有,身份也是专业、业余都有。在每个人的陈述中,大量的细节回忆让历史显得极其丰满和厚实,让读者可以从个人对历史的观察陈述中看到一个大跨度的历史演进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个区域性的香港摄影史阅读中,延伸折射看到整个中国现代摄影文化史的许多有代表性问题和现象,如摄影和我们现代生活、文化关系的种种。如此大规模的视角和多样的回忆,在华语摄影圈中应该说是首开先河的,其文化上的意义应予充分的肯定。

         从1997年后,香港告别了长达百年多的殖民地状态,回归中国的怀抱已经愈十多年。区域归属的变迁和制度的更迭,让香港开始了不同以往的历史,文化亦如是。在这一巨大的背景转换之下,香港的摄影也必定掀开新的一页。祝愿香港的摄影朋友们仍然用手中的摄影,见证自己的内心,见证继续前行的香港,见证未来一定强盛的伟大中国。

2010-3-9

本文为写给《香港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序言

分类: 未分类

车窗广告

2010年6月21日 鲍昆 9 条评论

_MG_6677

最近,北京的各个交通路口都有许多散发小广告的人。散发的广告基本都是山东威海市一个所谓叫“银滩”的房地产广告。是忽悠北京人去那里置业购买度假屋的。我的车里都是这些广告。

_MG_6680

散发广告的都是从农村初到北京找生活的年轻人。但是绝大多数的开车人都拒绝他们的广告。

_MG_6676

反光镜内的这个女青年,从早到晚要沿着路口停下等红灯的车龙来来回回的奔走。我看了一下,这段路程大约有三百米,其辛劳可想而知。也因此,最近两年来,我从不拒绝他们敲窗送来的广告,虽然对我来说这种广告对我毫无用处,甚至近乎污染。但是我每接一个广告,可能让他们少走五米,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中些微找到一种落地感。

分类: 未分类

王久良垃圾围城布展

2010年6月16日 鲍昆 30 条评论

_MG_6377

早上6点开始铺设大型装置《垃圾围城》,十几个工人干到下午2点才干到这个程度。

_MG_6378

工作的工人都是久良从各个垃圾场上请来的拾荒者,他们都是久良的朋友。

_MG_6379

CCTV10套正在进行现场记录,准备制作一个专题。

_MG_6381

由东向西看。还有大范围的场地没有铺上。

_MG_6383

气温气高,闷热难耐,每人都汗流浃背。

_MG_6386

该有大量的场地没铺。

_MG_6387

内展场也有一部分在铺设。

_MG_6397

内部还有一个空间正在做另一个装置,真正的垃圾堆,没有什么比真实更令人震撼。这个装置的旁边就是学术讨论会现场,专家们要闻着臭味发言了。

_MG_6391

这些臭味熏天的垃圾都是文明生活的象征,然后被这些道貌岸然的加盟店随意扔进田野上。

_MG_6393

当时令人看着最气愤的就是这些星巴克咖啡杯,它们是完全可以回收的优质再生资源,但是当他们赚完每一杯咖啡的利润后就这么抛弃了。想着它们给顾客营造的“文明”环境,放着音乐,品着香味的所谓小资生活,背后就是这么丑陋。

_MG_6400

下午四点,老栗和宋庄艺术家们都来支援布展了。

_MG_6399

这些宋庄的艺术家们太可爱了,来了二话不说,丝毫不忌讳肮脏无比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废物。

_MG_6408

许多女艺术家也是极其认真地参与。

_MG_6411

一对年轻的艺术家自己找没有做好的地方自己干起来。

_MG_6417

7点钟,小堡村领导又调来在村里施工的工人支援。

_MG_6419

直到晚上8点半,“垃圾围城”(实际上是垃圾围美术馆)才完成。谢谢各方面的朋友,也深深为他们内心中关怀社会的情怀所感动。

_MG_6376-

昨天布展时,我和美术馆收藏的遇罗克塑像合影。我想遇罗克大哥若活在今天,他是一定会来看这个展览的。

分类: 未分类

欢迎大家参观指导王久良展览

2010年6月15日 鲍昆 1 条评论

01海报

垃圾围城–王久良之观察

策 展 人:鲍昆

学术主持:栗宪庭

主 办:宋庄美术馆

协 办:《读书》杂志 《艺术时代》杂志  徐冰工作室

 

开幕时间:2010年6月16日 上午10点

研讨会时间:同日下午1点

展览时间:2010年6月16日–7月20日

展览地点:宋庄美术馆(北京)

 

门户网站支持:腾讯网

合作媒体:

新华社中国特稿社、新华社每日电讯、CCTV科教频道、CCTV新闻频道、中国日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新京报、环球时报、时代周报、南方都市报、《外滩画报》、《瞭望东方》、广州日报、《新世纪周刊》、《新知客》杂志

 

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摄影之友》、《美术焦点》、《画廊》、《文明》、《艺术时代》、《小康》杂志、新浪、搜狐文化、天涯、色影无忌、雅昌摄影网、艺术中国、艺术国际、东方视觉、中国艺术新闻网、99艺术网

 

香港南华早报、香港文汇报、香港TVB、英国每日电讯报、英国卫报、德国电视二台、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日本共同社、瑞士电视台

 

研讨会嘉宾:

鲍栋、杜曦云、段君、冯永锋、格非、晋永权、李国华、廖文、刘禾、李陀、刘辉、李树峰、林鹤、刘树勇、马晓霖、梅雪芹、盛葳、苏新平、田松、王春辰、王军、闻丹青、吴晓东、徐冰、叶彤、翟永明、赵子龙(排名不分先后,按音序排列)

02超级市场--果咖

展览开幕时的大型环境装置

·Ïßͼ2

宋庄美术馆路线图

分类: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