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类 > 王久良垃圾围城布展

王久良垃圾围城布展

2010年6月16日 鲍昆

_MG_6377

早上6点开始铺设大型装置《垃圾围城》,十几个工人干到下午2点才干到这个程度。

_MG_6378

工作的工人都是久良从各个垃圾场上请来的拾荒者,他们都是久良的朋友。

_MG_6379

CCTV10套正在进行现场记录,准备制作一个专题。

_MG_6381

由东向西看。还有大范围的场地没有铺上。

_MG_6383

气温气高,闷热难耐,每人都汗流浃背。

_MG_6386

该有大量的场地没铺。

_MG_6387

内展场也有一部分在铺设。

_MG_6397

内部还有一个空间正在做另一个装置,真正的垃圾堆,没有什么比真实更令人震撼。这个装置的旁边就是学术讨论会现场,专家们要闻着臭味发言了。

_MG_6391

这些臭味熏天的垃圾都是文明生活的象征,然后被这些道貌岸然的加盟店随意扔进田野上。

_MG_6393

当时令人看着最气愤的就是这些星巴克咖啡杯,它们是完全可以回收的优质再生资源,但是当他们赚完每一杯咖啡的利润后就这么抛弃了。想着它们给顾客营造的“文明”环境,放着音乐,品着香味的所谓小资生活,背后就是这么丑陋。

_MG_6400

下午四点,老栗和宋庄艺术家们都来支援布展了。

_MG_6399

这些宋庄的艺术家们太可爱了,来了二话不说,丝毫不忌讳肮脏无比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废物。

_MG_6408

许多女艺术家也是极其认真地参与。

_MG_6411

一对年轻的艺术家自己找没有做好的地方自己干起来。

_MG_6417

7点钟,小堡村领导又调来在村里施工的工人支援。

_MG_6419

直到晚上8点半,“垃圾围城”(实际上是垃圾围美术馆)才完成。谢谢各方面的朋友,也深深为他们内心中关怀社会的情怀所感动。

_MG_6376-

昨天布展时,我和美术馆收藏的遇罗克塑像合影。我想遇罗克大哥若活在今天,他是一定会来看这个展览的。

分类: 未分类
  1. long2
    2010年6月16日06:11 | #1

    很有力量。但是,有个问题,要是刮风怎么办呀?

  2. 欣燃
    2010年6月16日09:34 | #2

    很棒的活动!可惜不能去参加,就在博客里支援一下。
    地上的小袋子是果珍么?鲍昆老师,我觉得特别特别浪费的还有酸奶里的塑料勺,石油资源在枯竭,但我们以所谓的“便利”为借口,还在如此浪费的使用……
    祝展览成功,谢谢王久良先生,谢谢时代默默无闻的先行者!

  3. 小师妹
    2010年6月16日11:28 | #3

    鲍昆老师很英俊,除了额头耳朵,其他地方真象遇罗克,鼻子嘴巴下巴还有神情,第一眼我以为是谁自己和自己的雕像呢。:D

    质疑这样的装置艺术。我以为这些垃圾都是环保材料做成的假垃圾,没想到就是垃圾。不够震撼。展览过后怎么妥善处置的?

    难道我们不喝可乐不吃麦当劳不去星巴克?把他们赶走还有本土的可乐麦当劳星巴克,一样的“文明”,一样有垃圾,甚至更有害的垃圾。不知艺术家们以身作则了没有,一场展览的力量太苍白。—-我是不是太挑刺儿了。

  4. 鲍昆
    2010年6月16日19:59 | #4

    @小师妹

    小师妹,好
    这个展览主要的诉求一点就是真,所以不会考虑用其它材料,因为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真实的垃圾。若使用新材料再制作,恐怕会有泼脏水的嫌疑。这些真实的垃圾,就是证据。
    没有要取缔麦当劳和星巴克,这里用事实在揭露他们在追求利润的时候忘记了对社会应该负的责任。他们经营是合法的,但肆意的抛弃垃圾确实不能令人容忍。这个展览希望唤起公众对垃圾污染环境,贻害我们后代现象的重视。别忘了,我们都还有孩子,我们能为孩子留下什么?不能因为我们一时的快乐,让未来的地球无法收拾。我们不限制垃圾的生产和随意抛弃,那我们就对我们的后代在犯罪,因为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总有一天是会用完的。

  5. 鲍昆
    2010年6月16日20:01 | #5

    @long2

    拿里面有东西,有一定的份量,风刮不走。

  6. 鲍昆
    2010年6月16日20:04 | #6

    @欣燃

    还有飞机上有些永远不使用的餐具。他们若是回收再利用还可以,若随意的扔掉,后果不堪想象。这些塑料制品,埋在地下,没有压力和温度,上千年也不会降解。

  7. 小师妹
    2010年6月17日00:44 | #7

    谢谢鲍昆老师的解释。真实具有说服力,没错,但艺术想象力哪去了?

    我前面说到赶走他们,是想起前两年网民们的冲动。展览想要表达的我明白,我是说,这样的展览应该还不够力量。。。。。。

  8. 鲍昆
    2010年6月17日01:32 | #8

    @小师妹

    这时艺术已经不重要了。多少年来,人们强调艺术,却忘了艺术最终的意义。当作为表现人们手艺能力的艺术在后现代有终结之势的时候,观念的意义凸显,人们才发现艺术的目的是表达人们的立场和态度,利用艺术干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站在艺术的立场来谈艺术已经是过去时了,也真的没什么可谈的了。来来去去就是那点事,是个俗套的游戏,而且现在随着人们富裕的时间越来越多,材料和设备越来越丰富和相对成本的低廉化,玩艺术已经是越来越多人的权利,比如摄影。所以重要的是思想、立场了。即使有想象力,也是指的是思想的深刻和对现象的阐释能力。这一点,在当下超现实的中国社会中尤其重要,因为玩的人太多了,说要命的事儿人太少了。798里面充斥着花花绿绿花样迭出的艺术,但多是以艺术的名义待售的现代工艺品,装饰功能有余,却甚少能表达作为人的精神性。我想,反抗恐怕是现在重要的艺术和精神了。
    王久良把真实的垃圾放进素来被人们认为高雅的美术馆难道不是一种尖锐的想象力吗?

  9. 欣燃
    2010年6月17日11:16 | #9

    鲍昆老师说得真好!艺术不是小资,不是花团锦簇,不是一小部分人所谓的“风雅”,艺术不是高高在上,艺术只是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麻醉和沉睡,能唤醒我们心灵本真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真的,不能再自我下去,不能再破坏了,要为我们的子孙留点儿什么。

  10. 小师妹
    2010年6月17日11:20 | #10

    感谢对方辩友,我没词儿了:D

  11. 小师妹
    2010年6月17日11:36 | #11

    “玩艺术已经是越来越多人的权利,比如摄影。所以重要的是思想、立场了。即使有想象力,也是指的是思想的深刻和对现象的阐释能力。这一点,在当下超现实的中国社会中尤其重要,因为玩的人太多了,说要命的事儿人太少了。798里面充斥着花花绿绿花样迭出的艺术,但多是以艺术的名义待售的现代工艺品,装饰功能有余,却甚少能表达作为人的精神性。我想,反抗恐怕是现在重要的艺术和精神了。

    我很赞同你说的这些。此时我又想起有个搞摄影的田太权,他拍的文革墓群PS上女体那些照片鲍昆老师一定知道,可算是思想的深刻?可有反抗精神?可是除了他自己赚到偷笑,给现状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没有?

    艺术想象力和反抗的力量不应该是相互冲突的,可以兼顾的。

  12. 小师妹
    2010年6月17日11:40 | #12

    其实我不喜欢田太权的那些作品,我认为他不过是在博出位。搞当代艺术的很多人都急功近利

  13. 欣燃
    2010年6月17日12:10 | #13

    还在为这个活动而兴奋,忍不住再唠叨几句。减碳花了多少年才被大家所熟知。降低垃圾的制造,如同减碳一样,这是个艰苦的旅程,要努力去推广,才能慢慢变为企业责任和公民责任。
    不指责现代人的“自我”,指责并没有用,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知道那些恶果。
    也许当我们能多些为别人的心,也就自然少了些自我。

    小师妹,我觉得鲍昆老师像条鞭子。或许这个时代,我们谈得太多,讨论得太多,但做得太少了。。。

  14. 小师妹
    2010年6月17日12:25 | #14

    欣然,既然你说谈得太多做得太少,你现在开始做了什么?一场艺术展览如果仅仅起一个“告知”的作用,是不是该质疑,更何况连你都说讨论得太多,那就是众所周知了,告知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这没关系,告知得有创意有震撼力,才能改变人们的态度从而改变行为,否则怎么是艺术呢,再说反抗,谁都不会承认一个钉子户以自焚反抗这叫艺术。我和鲍昆老师讨论的是艺术展览本身,用艺术说“要命的事儿”,我不是对垃圾污染漠然。

  15. 比得安
    2010年6月17日12:28 | #15

    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的区别我一直搞不太懂.
    既然艺术家也开始提出社会问题.

    那么我开始关注这一点.这些垃圾被艺术家使用之后.他们的未来如何处理.

    城市的垃圾处理是个非常综合的问题.艺术家仅仅提出问题似乎仅仅是个小学生的水平吧.
    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之上的吧.

    我卖过废品.几乎所有的用剩下的东西都可以卖掉.

  16. 小师妹
    2010年6月17日12:35 | #16

    欣然,垃圾污染、碳排放,都是我们追求物质文明追求生活便捷的代价,人类不会走回头路,也没有多少人会象梭罗那样隐居去。你愿意不用手机电脑吗?你可知道每一个废弃的手机电脑带来多少电子垃圾?你愿意不开车?你愿意不喝塑料瓶装水?你可以说愿意,但你很难做到。反正我没那个决心和毅力。我能做的只是不乱丢垃圾,垃圾分类。

  17. 鲍昆
    2010年6月17日13:20 | #17

    @比得安

    你好,
    关于环境的日益恶化,除了政府为了GDP漠然甚至是纵容之外,全社会为了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也视而不见这个灾难,所以需要社会各界人士都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这个问题。王久良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利用美术馆这个艺术平台来完成和尽自己一份公民的义务。这个问题需要环境专家,政府行政人员和任何一个普通公民都发出声音,才能从生活观念上改变,是一个长久的,需要持续努力的工作。
    王久良做这个项目长达一年半,在工作中他不仅仅是拍照,也获取了大量的数据。他的这个工作,在春节前被新华社内参部写成了内参报告承包了有关决策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京市政府的政策和工作,这不是起到了实际上的作用吗?
    希望你能全面了解之后再提出意见,更希望你去参观一下展览。
    至于展出之后的垃圾处理,王久良不是垃圾处理部门的负责人,展出之后,只能将这些垃圾物归原处。如果你能有更好的建议可以提供。
    谢谢你的关注。

  18. 鲍昆
    2010年6月17日13:25 | #18

    @小师妹

    基本同意你的看法。对于田的作品,批评界一直有类似看法。不过我认为抛开其它因素和结果另说,他的作品有一点积极的意义的话,是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关注,只是那种把女红卫兵裸体化有亵渎和简单化图解之嫌,所以不为广大公众认可。至于西方人热买,那是另一个庞大的话题。

  19. 鲍昆
    2010年6月17日13:32 | #19

    @小师妹

    小师妹,你难道不以为王久良的“告知”已经是意见很不容易的事儿了吗?看任何问题都要放在具体的背景和上下文关系来看,在他之前并未有这么大规模的完整严肃的“告知”啊。当有一个巨大的关乎所有人利益的秘密长期没有人以一种能够传播的吸引人的方式“告知”,并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我们不先看清楚这个“告知”的意义,反而先上来议论“告知”的不艺术,是否有些矫情了?

  20. 鲍昆
    2010年6月17日13:50 | #20

    @小师妹

    小师妹,“我和鲍昆老师讨论的是艺术展览本身”,这个展览就是对艺术长期之谈自己的事儿作出了一种自己立场的回答。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建立了一套自我“自律”的系统,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到科学主义时代,认为一切都可机械地科学解释,但是由于“自律”产生“自足”,艺术成为圈子,离火热和惨烈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期间,艺术作为一门发现的科学时和自身的历史逻辑,人们不断从艺术发掘了人类的可能性上给予肯定和评价,但是在现代主义之后,人们发现作为系统的科学推进的艺术已经走得太远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于是观念性艺术兴起,强调艺术和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将艺术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参与大社会历史进程的话语权利来运用,这就是所谓当代艺术的核心思想。

  21. 小师妹
    2010年6月17日17:41 | #21

    谢谢鲍昆老师关于艺术发展的讲解,获益良多:)

  22. 欣燃
    2010年6月17日20:29 | #22

    @小师妹

    小师妹,你问得很尖锐呢,呵呵,只说说我自己。
    我的手机用了4年多了,电脑也快3年了,我会让它们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不会开车,但没急事尽量不打车,尽量坐公交。出门我会记得带水,习惯之后也不觉得太麻烦。
    不过,以上可以视为是为了省钱。我还在用一次性筷子,还会用一次性纸杯,还会买一些复杂包装的食品,目前能做到的只是不用宾馆里的一次性洗漱用具了。
    其实当意识到要环保后,如果有一个声音督促着,我们还是能养成好习惯的,就像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带购物袋去超市了,不是么?
    问题是,主流的声音是去攀比着刺激消费,还是让大家理性的审视我们的消费。
    不只是环保问题,还有那些夜总会和8号公馆们。

  23. 鲍昆
    2010年6月17日23:12 | #23

    @欣燃

    欣燃,好
    高兴发现你是一个环保人士。我们无法拒绝现代生活,但确实应该尽量的克制自己。前不久看到王久良在垃圾场上拿到的乘车的一次性布拖鞋,我在其后有三次出差,两次自己带着拖鞋,一次走得急忘了,干脆就没使用拖鞋,是有些不方便,但凑合一下也过去了。因为一想起那些只使用一晚上的拖鞋就被抛在田野上实在是太罪过了。
    不过我在家里进行垃圾分类已经很多年,开始不存塑料,后来一次问来家收废报纸的人才知塑料他们也是收的,于是就精心把单纯的塑料兜攒起来给他们。我抽香烟的外包装塑料薄膜,攒了半年居然也能一小口袋呢,那可是最优质的可利用资源呢。也因此,那天看到星巴克如此不负责任的把那么好的塑料杯扔到野垃圾场真的是气愤,看来他们真的只为了赚钱,连清洗一下给回收者都懒得做。他们也做了许多公益事业,现在看来那只是为了打造自己品牌的形象欺骗公众,让更多的人来买他们的咖啡,赚取那一杯咖啡的利润后,再多一份付出都不愿意干。他们真是太精明了。
    我们现在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只关心自己,以为那些垃圾出门以后就在不管自己的事儿,其实是自欺其人。我们的后代是要承受着一切的。我们尽量从自我做起吧。

  24. Nana
    2010年6月18日00:59 | #24

    昨天没有时间,真想好好说说我看到的这个展览。

    特别是王久良,鲍昆老师,对于你们所做的一切,我只有深深的敬佩。

    什么时候电视播出,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

  25. 欣燃
    2010年6月18日10:46 | #25

    鲍昆老师好!
    我还不算是环保人士,只是有网友在关注环保,听得多了,才发觉这件事很重要。
    不知星巴克在美国是怎样处理那些塑料杯的。看到很多外国老板在国外时老实节俭,到中国一年就学会了用公司的钱租奔驰宝马去高档娱乐场所消费。我想我们自己的社会大环境和制度完善还是很重要的。
    一次性拖鞋只要没弄湿,可以再利用的。四年前,有人给了我一把“一次性”梳子,是从北京市人大会代表居住的宾馆里拿的,是那种很好的可以梳理卷发的梳子,被定义成了“一次性”,但我用到了现在。不知他们现在开人大会还那么浪费不。
    我原先的公司teambuilding,行政倡议大家为环保自备洗漱用具和毛巾,不使用宾馆的一次性用具,效果很好啊。其实可以先在北京政府的大型会议上推广的,他们不做咱们可以民间倡议他们做。
    只是抢话语权很难。不过看这次活动来这么多媒体,很开心啊!
    还有,收集塑料很容易,只是不知道谁会回收。我的遭遇是经常会有塑料瓶被退回来,说是不赚钱不收……

  26. 欣燃
    2010年6月18日10:58 | #26

    @Nana

    Nana,我也是深深的敬佩呢。前天在柴静的博客里看她讲一位摄影师给“小姐”们拍片子的故事,在这位摄影师的百度百科词条里,看到了鲍昆老师的名字……
    尊敬。

    多脏多难不说,不知道这一年半,王久良先生是如何维持生计的。

  27. 2010年6月22日17:42 | #27

    寻求合作
    鲍昆老师您好!我们是一家专门向外国人传播推广中国文化的机构,成立十年,在外国人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我们致力于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传统和现代。我们有一些课程,讲座和文化旅游。对于王久良老师的垃圾围城展览也非常有兴趣,不知能否邀请两位老师给我们开讲呢?谢谢。期待回复。

  28. 王钰凤凰卫视
    2011年1月17日13:03 | #28

    我们是凤凰卫视走读大中华栏目组的,正在策划做一期关于北京周围垃圾站和拾荒人的专题,想邀请王久良先生作为我们的嘉宾,却联系不上他,得知您是他的熟识,想通过您来联系他。方便的话可以给我回个信儿吗?我的邮箱是 wangyu_bj@hotmail.com
    谢谢您。

  29. 2011年9月26日11:39 | #29

    I appreciate the insightful post. Thanks.

  30. 2012年1月26日20:39 | #30

    Helpful info discussed I am really pleased to read this particular post..many thanks with regard to providing all of us nice information.Great walk-through. I truly appreciate this article.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