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2年3月20日 的存档

影像符号的多义性

2012年3月20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4

2008年10月2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一位军官帮助参加外国元首欢迎仪式的三军仪仗队战士揭开罩住面部的红旗。

影像符号的多义性
鲍昆 文

享有苏格拉底式学者之称的贡布里希在他的著作《图像与眼睛》中曾指出,图像的正确解读要受三个变量的支配:代码、文字说明和上下文。他还认为,“图像的唤起能力优于语言,但在用于表现目的时则很成问题。而且,如果不依靠别的附加手段,它简直不可能与语言的陈述功能相匹敌。”

贡布里希是最早意识到图像时代人们接受视觉信息的心理反应的。他所说的三个变量,其实也是理解图像的三个原则。

路透社北京分社的年轻摄影师李江松拍摄的一组照片“Where is your head?”(你的头哪儿去了),恰是贡布里希以上所谈问题的恰当范本。

这是摄影师从日常采访时所拍的大量照片中挑选出来再编辑的一组影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表征,即因为摄影的视角和镜头焦距造成的视差,照片中的人物好像没有了头颅。一组没有头颅的影像,必然会形成一个悬念式的趣味点。“无头的人体”是这组影像集合的理由,也是每个影像最为关键的代码和能指。但是,摄影师并未按照贡布里希所说添加上另外一个“变量”,即“上下文(关系)”。严格地说,这组集合的照片群置并列的形态还是构成了一定的“上下文”的,只是关系晦涩含混,以至于造成了无“上下文”的实际效果。显然,作者无意将这组影像当做具有实际指义的新闻报道影像;他希望这组重新集合的影像能够产生新的意义。

还是在《图像与眼睛》中,贡布里希说道:“当我们在寻找一幅画的信息时,我们得想当然地接受许多东西,这种想当然的接受总是靠着我们对各种可能性的预先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对图像的认知是离不开日常生活经验知识系统的,尤其是那些图像代码并不明确的时候。能指的模糊,必然造成所指的离散。“图像的上下文也必须依靠以传统为基础的各种预测的支持。如果这些联系中断了,交流也就中断了。”

在这组影像中,有一部分还是符合贡布里希的要求的。比如一张照片里穹顶的图案,可以很容易让人看出是人民大会堂会议厅,一个“无头”的乐队指挥的身躯,正好与屋顶的五星及光环形成巧妙隐喻的关系。另一张照片里,狂风使得国旗遮蔽了升旗手的脸,这让人们自然产生了某种唏嘘之意。这些图像都可以单独完成能指和所指的内在联系,因为它们都和人们的经验有关。另外,一些则因影像内部代码的无意义,而显得只是一种摄影中偶然碰到的视觉差,而且每帧之间也无法构成必然的逻辑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在摄影史中,曾经有一个关于本体能力“发现”的年代,那时任何奇异的拍摄效果,都具有历史发现的意义。在这个摄影术已经完全普及甚至渗透和覆盖到生活的各个层次的时代,这样的发现已经不具革命的意义。在今天的语境中,追求意义的表达才是各种艺术文本的生命所在。精心的编选、组合,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时它可以产生超出照片本意的新语义,然而这经常被当下的摄影者(尤其是新闻摄影记者们)所忽略。这是这组照片引人思考的所在。

6

2004年8月4日,上海地铁站内,一位行人从一组哈哈镜前走过。
CHINA-PARLIAMENT/

2007年3月5日,人民大会堂,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乐队指挥在当日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前彩排。
CHINA/

2011年8月30日,湖北省武汉市郊外大舒村,一名男孩观看由当地农民舒满胜自制的UFO飞行器。
CHINA/

2011年4月11日,北京房山区大石窝村一家汉白玉雕刻厂外,一尊毛泽东雕像被置放在阳光下。
CHINA-PARTY/

2011年7月1日,重庆市,两名女学生等候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举行的唱红歌比赛表演。

22

摄影师简介

李江松,路透社北京分社摄影记者。作品多次入选路透社年度最佳及路透社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最佳。他拍摄的四川大地震组照,曾获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NPPA)2009年自然环境类一等奖。

本文发表在《新世纪》周刊 2012年11 期上

分类: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