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类 > 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4

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4

2009年10月21日 鲍昆

以终为始:新闻摄影创新之路

 

新京报副总编辑 视觉总监 何龙盛

 

        提起摄影创新,我们会想到银川会议,但谈了20年”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新闻摄影的路子似乎却越走越窄。今天,我试着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换个角度来谈创新,这个角度就是以终为始。这有别于我们以往的创新策略和方式。

  过去谈到摄影创新,更多是站在拍摄者的角度,而不是传播者的角度,更不是受众的角度。

  以终为始有两个意思:一是以目标为导向,即一切摄影创新,都是为提升报纸的传播效果与效率服务的。如设立图片编辑也好、建立视觉中心也好,都服从于提升报纸整体传播水平这一大目标,着重于如何提升传播效果,而非如何提升摄影部摄影记者的独立地位。二是执行策略。为什么我们20年来的创新步子迈得不大?因为执行策略上有些偏差,针对性不强,导致效率不高。以目标为导向,意味着操作流程倒推,围绕传播目标来配置资源,层层梳理与优化组织架构”采编流程”业务模式。以终为始的新闻摄影思维,对我们惯有的以自我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是个挑战。

  以终为始,要求我们转换思维方式: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从本位思维转向系统思维;从新闻摄影思维转向视觉传播思维。

  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意味着新闻摄影从业人员首先要抛开门户之见,具体讲,就是摄影部要和整个编辑部、采访部、甚至经营系统主动沟通与互动,努力赢得外部支持,从而拓展摄影部以及摄影报道的外部空间。

  从本位思维转向系统思维。很多摄影记者经常拿着自己的片子跟别的摄影记者比较瞬间与构图,这说明他具有同业竞争的意识,然而很少有摄影记者愿意站在文字记者的立场来考虑图文配合的问题,更难以站在编辑的角度进行新闻判断与镜头选择。我们很多摄影部主任和图片总监,都会计较照片在头版发的够不够大,图片的话语权够不够大,但不愿主动站在整个编辑部角度,考虑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的工作方式,如何与其它部门,与报纸整体操作流程有更顺畅的对接,从而给新闻摄影谋取一个更好的空间,赢得更高的效率。

  从新闻摄影转向视觉传播思维。视觉传播的可作为空间,远远大于传统的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理应与时俱进,而非划地为牢自我设限。例如插图摄影,依照传统新闻摄影的标准,这样的摄影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有些传播内容就不能用五个W+H的方式来表述了,所以必须要有新的表达方式。

  以终为始,要求我们不妨换一换评判角度。从摄影意识转向传播意识,从编辑部认同转向受众认可。摄影部跟编辑部经常要吵架,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总是认为文字编辑没有眼光,有好的照片不用,而编辑部通常指责摄影图片新闻性不够。我的看法是,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新闻摄影前提是新闻。你的照片到底是站在摄影的角度还是站在传播的角度?当然,今天的报纸功能已经很多样化,一张报纸不单单只是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新闻有告知功能、评论功能、教育功能,也还有服务功能、娱乐功能、社区功能等等,这种情况下,我发现专业人士的偏爱和读者的偏爱常常很不一致。例如傅拥军所在的《都市快报》,有一个图片版为《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基本是读者拍的照片,受欢迎程度是非常高的。《新京报》阅读率最高的照片栏目,你可能想象不到,其实是底版的《城市表情》,那些花花草草的没什么新闻性的,充满情趣的特写照片。这就提醒我们,当我们进行摄影创新的时候,仅仅站在编辑部的角度是狭隘的,要更多考虑读者的需求。

  伴随着思维方式转换和评判角度转换,具体的创新方向就会有很多。

  显而易见的创新空间,包括摄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摄影报道体裁的多样化,图片呈现平台的多样化。这些都属于报纸版面上看得见的内容,除此以外,还有看不见的创新,包括视觉传播理念的创新、视觉部门组织架构的创新、视觉部门管理制度的创新、视觉采编的流程创新。如果在这七个方面一起创新,那么就是这一张报纸整个视觉传播体系的创新了,本身就反映了一种系统化的思维。

 

经验交流:

新京报:让摄影表达多样化

       近年来,我们《新京报》在图片报道上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大胆创新,一些出现在时政报纸、综合报纸上的选题,如果按照新闻摄影的标准看,似乎是没有新闻性的或者说新闻要素不齐全。但从报纸图片版选题标准和采编方式看,这些选题尽管不是传统的新闻照片,但是很适合传播,在报纸上发表后可以产生极大的互动性。

  目前,新京报有20名摄影记者,每天拍摄的照片有一半以上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摄影,当报纸还处于薄报阶段,报纸主要是对于大事,对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进行报道,但今天很多报纸的内容已经五花八门了,我们的摄影表达也应予以相应开发。例如今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日全食,对我们来说是新闻,对其它国家来讲就可能不是新闻了,但科学界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有些事情不能只拿新闻来衡量,报纸还有教育功能、文化功能,这同样是读者需要的(图一)。例如对于北京本地化的报道,新京报里有大量的北京老故事,这些故事能拉近读者跟城市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切感(图二),此类照片每天都占非常大的比重。在西方报纸里,我们发现出现比例最大的是名人的人物肖像。这些肖像照片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不否认这些照片在报纸上的传播效果(图三)。另外,我们研究发现,欧美很多报纸由于成本压力有的没有专职摄影记者,报纸上的照片拍得很一般,但最终在版面上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很好,原因在于这些照片都是跟人有关的,能解决人们的好奇心。对于这些照片就不能站在新闻角度评价,但可以站在传播角度评说。再如插图摄影的作品(图四),这是一张关于健康方面的作品,都市人现在生活压力很大,很多人30岁、40岁才考虑下一代,当你准备要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在生殖健康方面注意。这个话题如果改为文字讲述的话,可能需要大量文字,但现在制成了图,一目了然,能激发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插图摄影的作品虽然都是经过了PS的(图五),其共同特点就是吸引眼球,富有趣味。

  当今的报纸越来越厚,如果办报者想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关注自己的报纸,那就需要做很多的创新,把照片编辑、设计得与众不同。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去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我们看到中国版式在设计方面上了好几个等级(图六),那几天的报纸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那件事情过去后,我们又退回去了。因此,当我们重视设计时,图片就会在版面上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01

02

3

5

06

诸子争鸣3

 

新闻摄影探讨应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

 

  鲍昆(摄影评论家):何龙盛谈了一些他们报纸的编辑思维方式和案例,我觉得有些自娱自乐的感觉。当然,他是从报纸的根本性为受众服务角度来谈的,很精彩。确实,新闻摄影只是报纸总体传播的一部分,报纸还承担着认知、教育、情感娱乐等多项功能,作为北京市民生活的报纸新京报当然也要承担这些东西,但这些东西跟本次论坛重点要讨论的”新闻摄影”似乎有些距离了,好像大家的概念有点乱。

  回到新闻摄影上,我们应深入地讨论一下,传统的新闻摄影在今天复杂的现实生活之中还有什么意义,还能起到什么作用。这让我想起两件事,一个是最近晋永权出版的《红色照相馆》,里面有一个章节里说,50年代中国青年报记者贾化民,在当时以政治为第一的时代,弄了很多光、影的东西,强调新闻摄影的艺术性问题,当然遭到大家的围剿。但今天看来,我们对什么是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影的信息本质的认识一直不明晰和坚决,看来还真有历史的渊源。另一个是这次在大理的新华社驻外记者摄影展,我认为这是陈小波所做的新华社内容最好的影展,但这个展览还是曝露出新华社的一贯问题,就是新闻感不够。展览里面时不时夹着一些风光照片。我认为新华社做展览,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什么身份。新华社是一个有13亿人口、GDP产值已冲到世界第二位的一个大国的通讯社,是代表我们中国人的眼睛看世界的。可这些年,新华社在整个世界新闻同行当中是相当尴尬的,因为这个世界发生的历史,中国的新华社大都是不在场的,没有起到一个新闻记录者和传播者的职业责任。这就和我们长期不谈新闻摄影的本质有关,才会导致我们许多新闻摄影记者热衷于拍那些无关痛痒的社会花边新闻,甚至捣鼓风花雪月。

  这些年我们把新闻的本质都忘掉了,这是让我觉得悲哀的一件事,在座的都是中国最一线的,最担当历史责任的这些人,我们应该有这个意识。

 

  何龙盛(新京报副总编辑 视觉总监):我们今天是职业传播者而不是评论家的身份,不是作为旁观者,我们都生在此山中。我们看所谓的媒介精神、媒体使命很重要,但在执行层面上来讲,这个可能是来得更加紧迫的问题。

  鲍昆(摄影评论家):中国文化一直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特别重”术”而不重”道”,虽然我们先贤谈了很多道,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关心是”术”,只关心明天早上我们是否能挣到现金,而不关心未来三年的事。我觉得新锐媒体视觉联盟这么多年,一直是一个非常封闭的、自娱自乐的小系统,很本位。大家不在联盟之外的更大视野去考察,热衷于交流一些非本质的技术技巧经验。

  实际上,任何一份报纸一个媒体,真正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媒介应该明白自己的生存之道在于和时代民众之间更重要的关系。

 

插图摄影是新闻摄影吗?

 

  鲍昆(摄影评论家):对于插图摄影,就叫插图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叫插图摄影呢?随着社会发展,各方面都会产生新生事物,也会创造一些新词汇,但在创造词汇的时候,从文字学角度来说,应尽可能注意到文字语言的准确性。插图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前手绘的东西,现在技术发展,影像软件因为已经改动了摄影本质的复制的概念,所以没有必要非叫插图摄影,非要挂上”摄影”俩字。这些词汇都会为我们文化发展制造很多盲点。

  曾璜(新华社中国特稿社高级编辑):插图摄影的报道形式,不是说我们报纸以前没有,只是中国的新闻摄影或报道摄影的理论框架中,没有给它相应的地位和户口。2005年在新锐媒体自己的年度评选中,设立了插图摄影奖项, 2008年在九寨沟举办的人民摄影报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也将这一类归入到新闻摄影的框架结构里了,从此这类在传媒中大量出现的照片,在中国的新闻摄影中有了位置,有了户口,这是中国报道摄影很重要的一大进步。

  今天大家之所以谈插图摄影,之所以会一而再地将很多问题引到插图摄影上来,实际上是因为它非常典型,它在反映中国新闻摄影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上,怎样界定新闻摄影,怎样界定新的新闻摄影,怎样界定新的新闻摄影跟传统的新闻摄影的区别……所有这些争论都集中到插图摄影的表现形式上,都可以通过讨论插图摄影来讨论,挺有意思。

分类: 未分类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