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3
新闻摄影发展及对策
■湖北日报 杨发维 曾玉梅
一、传媒博弈:事关报业生死存亡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世界,摄影人在用影像记录这场风暴的同时,渐渐发现,受这场风暴影响的不仅仅是工业企业,新闻摄影赖以生存的载体–报纸也未能幸免,在国外,一大批报纸纷纷关门。
一方面是传统报纸的纷纷倒闭,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大量兴起。
因特网在扼杀传统报纸的同时催生一种新型的新闻业模式。在整个富裕国家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状况:在因特网的冲击下,报纸广告收入下滑状况加剧,日报境况愈加窘迫。
在《美国报业专家谈报业转型及未来报纸形态》(见《中国记者》2009年第5期)一文中,美国专业媒体设计公司Garcia Media(加西亚传媒)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rio R. Garcia(马里奥·加西亚)认为,”有些地方,报纸可能消亡;有些地方,报纸可能仅在周五和周日出版。出于成本考虑,每天出版的报纸将变得更加紧凑,约A4纸那么大,类似大小的报纸已在欧洲流行。”专业报纸设计公司Brass Tacks Design(铜钉设计)主席兼首席执行官Alan Jacobson(艾伦·雅各布森)则断言:”不出一年,七天都出版的报纸数量将骤减。五年内,报纸只在星期天出版。十年内,报纸将消亡。”美洲报业编辑协会主席Charlotte H. Hall(夏洛特·霍尔)称,”传媒业的变化日趋剧烈,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未来几年内主打情感牌和深度报道可能是报纸求生存的救命稻草。”
二、视觉突围:新闻摄影跨媒体传播成为必然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报纸媒体进入高端竞争时期,有人预言,报业很可能进行一次新的资源大整合来壮大实力,迎接新兴媒体的挑战。
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各种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各显神通,发挥新闻摄影的跨媒介传播已是新闻摄影在读图时代的必然选择。在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中,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新浪网推出的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恐怖袭击的图片,点击率以百万次计;许多提供深度报道的周刊开始大量采用新闻图片……这些都为新闻摄影的跨媒介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媒体的出现,新闻摄影作品可以通过电视机、电脑、移动电话等实现同步传播。
去年汶川地震,从5月12日下午开始,网络和电视就开始了24小时滚动报道。大批摄影者以不同摄影设备在新闻发生第一时间迅速将影像上传,网络和电视都大量采用了摄影记者的现场照片。
摄影图片,以积极的进攻创造了生机,在网络和电视等视觉传播的主体中已实现了你中有我的局面。由此可见,报纸与新媒体的竞争并不意味着新闻摄影的边缘化。在图像时代,报纸和网络,都离不开视觉的需求,图片也就成为报纸和网络的必需品,只是需求的方式和数量不一样而已。
胡立德曾撰文写道,有这样的几个现实,对处在边缘化的新闻摄影人来说是有利的:
- 1. 新闻摄影的报道方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2.人们将越来越按照视图的规律办事。3.新闻摄影的题材内容在更加符合新闻要求,更加符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其形象性瞬间性本质特点的挖掘和表现。4.新闻摄影的报道形式和表现手法将会出现明显变化。
三、三大内涵:新闻图片价值参照系
发展的趋势我们无力左右,更新摄影理念是我们当务之急。 新闻照片不能再是简单的记录,增加三个内涵是大势所趋:
文化内涵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选择经济发展的模式上可能相同或相近,但文化内涵则难以相交和融合。我们新闻摄影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彰显文化特色,才会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内涵,强大的生命力。这样的照片在网络中也会大受欢迎。
历史内涵
读历史是为了珍惜今天,今天的照片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镜头纪录的只能是一个个的瞬间,摄影人正是通过一个个瞬间来构建历史的长河,我们每按下快门,应该将其置入历史的坐标中去关照,将视野放大,放长远,关注创造社会奇迹,推动社会前进,以及为社会的进步作出牺牲的群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多面化,人类对历史的、现实发生的和正在发展事物的审视角度,会从单一到立体,从个体到整体,去关照,去对比,对结果的认同也会由盲从变为理智。我们照片也就需要承载更多的历史内涵才有价值。
人文内涵
新闻照片除了传递新闻信息外,还承载着精神层面的要素,今天的新闻照片早已不再是图解政策,不再是说教,要靠情感来打动人,靠瞬间感染人。
读者对照片的审美要求因社会和谐、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人们在物质层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精神的需求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新闻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人们对新闻照片情感要素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面对网络的竞争,纸媒体照片只有以情感来凝聚人心,让表情达意的新闻照片植入人心。
四、两个转型:新闻摄影发展路径
摄影记者过去赖以生存的纸媒体,正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使出借助深度报道来占领市场的绝招,摄影记者转型是关键。
1.从我们在现场到我们在思考
到现场是摄影记者成功的首要条件,但到现场不是唯一条件,带着头脑和身躯一起到现场离成功最近。今天的读者已不满足于摄影记者现场的简单记录。 竞争中,新闻摄影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拍摄对象典型独特的瞬间加以表现,以彰显图像自身的特色。
如此一来,我们长期信奉的一句名言”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现场不够近”显得不完整,那种记者只要到了新闻现场就已经成功的时代将一去不返。照片拍得好与否,到最近的现场是先决条件,但带着思想去拍显得更重要。
2.由单一记者到摄影文字合一的跨媒体记者
面对新媒体的严峻挑战,去年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在旗下89 家日报全面推行了以”信息中心”为主题的变革,要求传统报纸记者编辑向全天候、全媒体、全平台工作模式转型。
除此外,强化摄影记者队伍的文字功夫可能还有一个相当时间的过程。未来的摄影记者,不仅仅是会捕捉影像的摄影人,更应该是能将这种捕捉过程和思考用文字准确表述出来的人。
诸子争鸣
湖北日报做得挺棒,党报能做成这样,很好!
鲍昆(摄影评论家):湖北日报做得挺棒的,刚才我看他们的这些图片、编辑、文字之间的互动,做得非常好,很前卫。一份党报今天能有这样的面目,我觉得挺吃惊的,它能够起到社会民众跟上层沟通的作用,并导致问题解决是很好的。
现在所有的传媒都在市场化,市场化让大家都迷失了方向,例如新京报我只爱看其前面的部分,几乎昨天下午的事件第二天就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家做出快速反应,这在社会改革上会起到特别好的互动作用。但新京报后面的部分,做得都是非常风花雪月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无聊透了。当然这也是它面对市场的无奈,因为所有报纸都要受到广告投放、资金来源等问题的制约。湖北日报却走了一条独辟蹊径的道路,它把尖锐的话题用大约六七张一组的照片简单扼要地表述了出来,充分发挥了影像阅读的视觉冲击力特点,以引起其各阶层人士对这些社会问题的重视。我想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分析其中的规律。
还有一个敏感的话题,众所周知,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阶段,我们的新闻、传媒的话题实际上是有一定尺度限制的,我们的新闻从业者能否在有限的尺度内做出最好的反映,这其实是摆在所有新闻从业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既要生存下去,要让报纸做得有声有色,同时我们又能真正对这个社会起到推动作用,让官员们接受,让民众把他们内心的声音通过这一渠道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问题的部分解决。我觉得湖北日报做到了这一点,这张报纸真的是很棒。
贴近读者,关注民生,让报道充分发挥社会效应
霍玮(人民摄影报社长、总编):湖北日报在党报系统里独树一帜,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他们的栏目和内容,从湖北省省委到湖北普通百姓都是非常关心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湖北日报焦点栏目的每篇报道,尤其是那些关注民生的报道,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说服力,总能引起政要的关注和重视,并做一些批示,从而使一些问题迎刃而解。湖北日报这个栏目最经典的,是除了照片外,还有专家的评论、记者的手记等,这些文字和图片有机结合的报道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时间一长,湖北百姓每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后总会想到这个栏目,想到这些记者,这时就真正体现了记者的责任心、使命感、社会责任。
摄影记者在表达中,要注重提高照片本身的质量
贺延光(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湖北日报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题材的选择,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注民众、关注普通老百姓,这从党报来讲有很大的进步。但在表达过程当中,有几组照片比较像,表达方式比较单一。
我们在抓住一个题材的时候,你怎么表述这个新闻,文字记者是靠写,摄影记者是靠照相,照相时你就不能不考虑焦点、影调、构图、色彩等等构成图片的因素,因为照片是反映新闻的,记者必须要注重图片本身的感染力,同时还需要注重现场细节的捕捉。意料之中是常态,意料之外才更吸引人。
昨天我看了新华社十位作者的照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记者都是拍的国际新闻,而且有相当多的记者在表述新闻的手法,拍摄过程中的水准是一流的。这些年新华社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年轻记者,本身英语水平及学历都非常高,还在自学着第二、第三学历。这些年新华社为什么出了这么多名记者,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本人确实喜欢摄影。听说拍奥运会《一滴血》的摄影记者吴晓凌原来是位外交官,就因为喜欢,转到新华社摄影部做自己喜欢的事了。陈小波说过学习要靠自己。学习是自己个人的行为,就跟我们摄影一样,拍照片是很寂寞的事,不会像我们搞活动大家这么热闹。只要是单独采访,应该是很寂寞的,因为你需要全身心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但现在我们搞摄影,存在这样的趋势,就是业余的在玩,专业的也在玩,把摄影搞得越来越娱乐化了。
一个版报道一个专题,是否浪费版面?
杨晓东(宝鸡日报摄影部主任):我想问一下,焦点版一个版报道一个专题,怎么解决浪费版面的问题?另外,如果版面刊发时间间隔太长的话,会不会有一些图片故事或者报道摄影的可读性不是很强?
杨发维:实际上,我们传统的专版都是大杂烩似的,把各个地方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聚集大人物、大场面、大工程。改版后我们不再搞简单的歌颂、简单的表扬,简单工作性的概括,我们开始从一件小事入手,除了对事件本身的报道外,还有背景链接,新闻解读,以及专家的观点,有时候专家的观点是反的,甲说对,乙说不对,从而给读者一个立体的信息概念,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所以,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说我们的做法是浪费版面。
正如你所说,目前我们最大的压力就是焦点栏目,这个栏目我们已经经营五年了,每周一期,但每期选很好的选题是不可能的,谁也做不到。我们就争取一个月有一个亮点,这样一年就能有12个亮点,这也算是很成功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