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未分类’ 分类的存档

邂逅一次粤北出殡

2013年1月29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11月25日,离开连州,直奔连州向北通向湖南永州的S114省级公路。多少年参加连州摄 影节,却从未仔细看过连州附近的人文地理风情,这次终于如愿。上路不久,就进入连州以北的粤北山区,风景果然奇美。那天细雨绵绵,雾霭迷离,加之路上车辆 不多,一番南国山区安静的景象。上路行走大约40分钟左右,到了三水瑶族乡的云务村路面。那里道路右侧的山峦之上,正在兴建的高铁工地,那些工业机械和铁 路设施给柔美的风景添加了许多怪异的感觉。刚好走到公路附近的一个村庄,那村庄背后是青山绿水,但村子却都是胡乱搭建的水泥民居,我们停车下来,用相机打 量眼前这些奇怪的组合。刚举起相机,就听见公路坡下的村里鞭炮声大作,一大团白色的烟雾从村中央冉冉升起。离开北京,整个中国其实是一个鞭炮声不断的世 界,每天的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这中国人喜欢的声音,可能咱们历史以来的日子总是很平庸无感觉,造出些响动是咱们国人保持活力的需要,理解这些也就觉得一切 正常了。但我碰到的燃放鞭炮大都是婚庆,所以这次也未觉得奇怪。可声音与烟雾几乎是瞬间到来,我们的镜头中出现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当看到那红色的棺木时, 陡然生出狂喜,自己那根摄影爱好者的筋顿时跳跃了起来——撞的上了一个“出片子”好运!
一切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没拍几张照片这送葬的队伍已经到了眼前。他们出了村口上了公路,然后横穿公路开始上了左侧的山坡。我们一路紧跟,上山又下山,结果在前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邂逅了一场粤北山村的葬礼,目睹了一个还很为纯粹的民俗仪式。

说明一下:
1,出殡送行的是一位老太太,送葬的都是村里的亲朋好友。整个过程都显示了粤北的民风还保持纯粹,见不到北方丧仪中那股金钱味道,帮忙还是“帮忙”,而北 方农村则要出钱请人“帮忙”。老太太这天并不入土,因为日子不对。亲朋好友把老人送上山,只是将棺木支在那里,苫盖上席子和塑料布防雨,掩埋还需等待全家 人的八字都合上。我问需要多少时间,送葬人说已经算过,应该在腊月。
2,观看这个出殡,增加了不少见识。整个出殡过程,其实并无哀伤,反而觉得是场快乐的聚会。其间帮助抬棺的那些青壮男人们,除了在棺木上山时齐心合力团结 外,自始至终相互推挡游戏,有时挡在棺木前阻挠前进,有时爬到棺木上增加分量,他们与死者那种亲密的距离,毫无对死亡的忌讳,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看来死 亡也是一个随时也随地的文化概念,并非都是那些书上语言。
3,那些质朴的村民亲切友好,中间不断送香烟给我们,下山后还非要请我们到家中饮酒。因需在天晚前赶到永州,只好遗憾地错过这场难得的邀请。
4,没时间,不再写图注了,请顺着图看。敬请原谅。

分类: 未分类

鲍昆:拿起你的照相机 2

2013年1月10日 鲍昆 1 条评论

摄影史出现的分界点在1888年

摄影术早期还是一个手工操作性很强的东西,但其后它一个新的历史出现。这个历史出现的分界点在1888年,请大家记住,它跟今天的摄影和真正现代性的摄影文化有直接关系。为什么?这个年份出现了柯达公司。柯达这个符号,在我们研究文化史上的意义太大了,我个人认为柯达公司的出现造成了世界技术消费时代的来临。

Kodak1907

1907年柯达的标志

Kodak1987

1987年的柯达标志,是我们印象最深的历史符号。

1888年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了,他们推出一款相机,这种相机叫柯达勃朗宁,蛋糕的意思。因为当时它是方方的小盒,硬纸板做的,外面是一层漆布,上面有铜纽,咔碴一拉,快门就启动了,一松手弹簧又把快门关上了。后面有一个旋钮卷片,里面装什么底片呢?当时人类解决了湿板和干板的问题,但是人类还没有解决感光体的基材的柔软性问题,当时都是玻璃板,你拍出来一张就得一张张换,还是很麻烦。结果柯达公司发明了这款相机,它想起了很早的塔尔伯特的纸底片,所以这里面装的是一大卷纸,上面涂着感光胶的纸胶卷,而且它已经缩小到只是在一个盒子里了。

Kodak_no_1

柯达勃朗宁相机 1888年

纸底片之后,伊斯曼公司开始采用赛璐珞作为片基,生产出了赛璐珞透明片基胶卷,柯达成为世界首家商业化生产赛璐珞胶卷的公司。赛璐珞,是一种化学性的透明硝化纤维片材,可卷曲,但极易燃不安全。大家知道民国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冯玉祥,他怎么死的呢?是在出国考察的时候轮船失火把他活活烧死的,其实就是他带的大量赛璐珞胶卷着火了,赛璐珞是燃点很低非常容易着火的化学品。所以上世纪五十年代醋酸纤维片基发明以后,立即在所有的胶卷包装上都印上“安全片基”,就是告诉你它不是易燃物。
后来柯达开始解决一系列的摄影术的技术问题。但是柯达公司更重要的不只是科学上的发明。它不但把现成所有的摄影技术浓缩整合形成可以消费的产品,同时它还发明了一种重要的严重影响未来的营销模式。这个营销模式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技术消费时代的来临。他说,“你只要咔哒一声,剩下的由我们来做。”这个“咔哒”其实就是柯达的意思。我们看当时最早的这部相机价格是25美元,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价格,这是柯达的第一款相机。但是柯达紧接着再推出的这一款相机,售价就是一美元了,但是里面装了十块钱的胶卷和服务。什么意思?就是你拿着这个相机去拍照,拍完照以后你还回来到各地的柯达门店,工作人员就帮你把胶卷卸出来给你冲洗,同时在你清空的相机重新装上胶卷,你付十块钱。柯达为什么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影像经济帝国,就是因为这一套。当然今天这个帝国在数字时代没有抓住机遇突然崩溃了,已经快彻底烟消云散。但是柯达在当时是非常庞大的帝国,也是一个极重要的文化概念,就是来自于它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

图片1

柯达《牛眼》相机的广告

摄影这项技术就是技术消费时代第一项最最典型的成功的产物

为什么我们管这个时代叫技术消费时代?因为在早期,人类想做成任何一个产品或者完成一件事情必须亲历亲为。但是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生活越来越简单,我们大量使用的东西它的原创权都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只是在使用。技术消费时代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发明和原创越来越由少数人来解决,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使用和消费。所以摄影这项技术就是技术时代第一项最最典型的成功的产物。
我说前面的摄影是第一个历史,因为那时的摄影完成都跟你个人有关,到了1888年柯达公司咔哒一声的时候,切断了人和产品之间的生命关系,而且还给了你一种幻觉,好像你在制造,实际你什么都没参与,所有这些照片技术形成跟你没什么关系。你只是在拍照前选择了时间和事件的一部分,决定什么拍什么不拍。柯达公司把所有的技术集成变成一个可以消费的廉价产品,利用一种模式迅速占有市场,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本,这都是柯达公司干的事情。
当时柯达公司除了这些之外,它还有一系列的商业策略,即如何把一个产品包装后推向社会有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它有雕塑、杂志,纪念品等等一系列附加的宣传手段。现今所有在报亭上看到的摄影杂志,这些杂志的编辑模式百分之百是一百多年前柯达公司留下的,比如栏目的设置,话题的方向,月赛等,这些杂志里的配制已经早就被柯达全部设定了。
柯达早期的策略是通过女人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因为只有贵妇人才有这种悠闲时间。所以它大量的广告花在女士身上,柯达成为女士们业余生活的消遣。请看下面这些图,这些宣传推广策略都是全套的。

1890

“哦,多可爱,我必须有一个柯达” 1890

1893

柯达小姐(也译为柯达女郎)在世界博览会 1890

1891

一个柯达冬天的场面 1890

对于摄影,希望是从文化角度上去理解,就是摄影术的技术发展和商业资本对这个媒介的运作,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一方面提升了我们的文明,也深刻改变了我们的个人生活。
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最大的相机制造商是柯达,现在已经见不到柯达牌的相机了,现在相机最大的制造商是日本。这是1913年的一款柯达相机,只有九美金,很低廉的价格。看其制造的精良程度,在当时人的眼中是非常高级的仪器。

Kodak No.1A Autographic

Kodak No.1A Autographic相机1913

1914年出现了另外一个大的相机生产商家莱卡。当时发明这个相机是因为电影摄影会剩下很多片尾,发明家奥斯卡•巴纳克想把这部分胶片利用起来,(比如我小时候就有买片头照相的记忆),就是怎么把那个甩下来很贵重的东西利用起来,就发明了这一款相机。这款莱卡相机今天看来仍然很美,很漂亮,真是凝结了人类在机械和成像技术方面巨大的历史进步。这个相机我更愿意称它为仪器。这款相机对后来的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后来相机开始走向小型化、便携化、功能复杂化。

Ur_Leica

莱卡相机的出现和其后促进了摄影的应用,相机的小型化带来了视觉文本生产的便捷性。相应的快照美学也出现了,在快照美学上贡献最大的就是法国那些街拍摄影师们,比如布列松、杜瓦诺、维利•罗尼等等。
相机的小型化也提升了新闻照片的生产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观察也因此延伸了。信息的影像化越来越成为这个世界的特点。

1928年,禄来双反相机也出现了

1928年,禄来双反相机也出现了,这款相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为相当主流的相机。它6×6厘米适度的底片尺幅符合多数人的使用需求。

1962年,agfa org optima全自动相机

1962年,柯达Instamatic全自动相机(傻瓜相机)

老傻瓜相机

风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佳能傻瓜相机

相机越来越五花八门,在现在的数码相机之前出现了傻瓜胶片相机。在傻瓜相占领市场最大化的时候,其实已经出现了今天大家使用的这个技术,数码摄影技术。1975年第一台数码相机发明了,就是这么一个笨拙的家伙,它使用的存储介质就是我们听了很多年的卡式录音机的磁带。不像现在可以瞬间在闪存里面存入几十M以上的信息,它做不到。它存完一张照片可能需要几十秒甚至更长。

1975年: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发明家

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发明家Steven J. Sasson和他发明的数码照相机

1975年: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

利用电耦合原件CCD做传感器的数码相机,相机用磁带做存储介质

数码相机在出现三十年后,于2005年期间终于彻头彻尾的登堂入室。2000年那时它还很艰难,被摄影界排斥。到2010年大家突然在一天早上,发现我们已经习惯性的掏出手机拍照,意味着这个数码摄影时代真正彻底地到来了。到今天胶片已经成为非常奢侈的,带有“很装”色彩的发烧友的行为。

639991

2005年左右的索尼数码相机已经显示非常优质的品质

索尼微单

现在微单相机取代单反相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技术消费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太残酷了,物质越来越不值钱。年轻一代对物质会越来越没感觉,而老一代人却爱穿户外运动服装,背着三脚架和相机,开着越野车招摇,其实就是过去太穷了,现在使劲地补偿,把相机越弄越大,把自己武装成“特种部队”。

图片2

图片3

4784504

Iphone5 800万像素拍的照片

手机摄影的出现让拍照功能彻底人人掌握,今天的影像生产制造是普通大众的生活内容。这两天发布的Iphone5,拍照象素可以达到八百万,它拍照的效果越来越可以替代普通的卡片机,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未来完全可以设想,前三四年最风靡社会的佳能5D系列,今天看来越来越是纯专业人士用的,普通单反相机已经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它直接的替代者就是这一年来最流行的索尼微单,它彻底告诉你了原来单反相机上面那个房子取景器越来越没有意义。

这张照片就是Iphone5拍摄的,按我们纯摄影要求的指标已经很不错了,远远超过了80年代的胶片相机,这个趋势未来我们会看得很清楚。

诺基亚808

诺基亚手机是目前拍摄功能最强大的手机。它的像素达到4100万,比专业的单反相机还高。拍摄的照片高写真打印可达1米以上。

一个历史过程

回到结论,我刚才给大家讲了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告诉我们:摄影原初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直至现在几乎没有了。照相机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人人都买得起,于是少数人的摄影权力变成人人都有的权利,照相机变成了与以前的纸和笔一样的文化用品。
由照相机和分工权赋予的摄影家也已经成为过去,只剩下了由自由分工而造成的职业摄影师。于是它也回归到文艺复兴以前,那时艺术家不叫艺术家,艺术家就是匠人,画匠、木匠都是一回事。从普及的权利层面上看,人人都是摄影师。摄影不再是神秘的职业,它只是人们眼睛的延伸和大脑记忆的定格与内心情感思想的表达手段方式。
作为技术,技巧支撑的摄影艺术已经早就过去了,所以摄影就是摄影。干嘛老说摄影是艺术,摄影比艺术棒多了。艺术已经终结了,可以说艺术是在摄影术诞生之前的。摄影就是摄影,比艺术还要更具有现代性,摄影不需要涂抹上艺术的外衣,本来柯达之后的摄影就是意味着与艺术的告别。
我讲了两个历史。摄影的直接性和民主性使其成为人们思想意识投射、流露甚至宣泄的最有效的工具,所以照片是最具思想观念的媒介。在这方面摄影比手艺性的艺术在纪录和表达方面要有效得多,它不需要手艺性艺术的复杂技艺,人人都可以使用,这就是它天生的民主性。它把原来艺术诸般功能中的话语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它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关系建设的有效手段。

数字化以来的摄影驾驭上传输技术的翅膀,影像的话语功能就获得了惊人的力量,也因此能够让正义获得更大的尊严。所以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照相机。
我的演讲完了。

现场互动

主持人:演讲很精彩,所以我们延长了15分钟,现在提问的时间比较短一些,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尽量的短和清晰。

提问:从刘香成、李晓斌那个时代所抓拍的街头时尚,到现在娟子、冯海他们摆拍的时装大片,你怎么看待摄影在奢侈品消费中扮演的角色,你是否觉得它从新闻媒介向商业媒介转变的太多了。

第二个,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更多的普通人对低象素的摄影艺术高涨,你怎么看待街拍类重新流行和图片分享类网站的兴起。

鲍昆:这个话题太大了。首先李晓斌和刘香成他们的照片是一种社会记录,跟时尚摄影没关系。他们只是捕捉了变革中带有新闻性的社会现象,预示着未来的一些文化现象,实际上是新闻纪录。

冯海他们这些就是商业摄影,商业摄影是后现代以来比较值得认真研究的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它在摄影圈里从来没有太大的地位,就是一个商业广告设计,不涉及到思想。但是它实际上跟文化有关,尤其跟消费主义景观社会有关,是资本主义消费现象的重要表现。
这部分摄影在时尚方面大不大也不是他们的事,冯海、娟子有老板给钱他们就拍呗,消费型杂志也要广告主给你们钱,现象的本质背后是资本问题,还不是纯粹的视觉艺术文化概念问题。

第二个问题街拍照片的流行,中国人影像的狂欢在世界上并不存在。流行摄影跟我们中国独特的历史现实有关,因为我们过去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农民社会,我们的民族在我们文化历史中非常物质主义,非常物质化。

真正现代性的社会文化理念中国人现在还没有,没建立起来。我们应对这个社会的时候是用我们传统的农民性在胡乱地应对。比如为什么中国这个民族物质化,包括大家狂热的喜欢摄影就是一个现象,你到西方不会见到像中国人碰着一个什么事时就举着一片相机拍照的现象。中国人好像特别焦虑,我们这种焦虑来自于我们什么自信都没有,我们希望用一切物质和带有占有性的行为来支撑自己,拍照本身潜意识中是一种占有性的行为。他希望把时间、空间都拿过来,虽然拿过来是一种幻象,但是仍然可以给你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现在突然兴起的年轻人街拍,我觉得它只是一阵风。中国的摄影热早晚会过去。现在摄影热的现象,更本质的看它是一种文化的补偿性的消费。比如现在我就觉得我的心态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你买房子十年以后才会对房子有更深刻的认识。你获得其他的自信以后,你会觉得我用不着那么多房子,我要房子干什么。像我就觉得如果房子多对我来说是很恐惧的事情。随着我们人口锐减,再过十年,我们这一代人进入死亡高峰的时候,中国的房子会出现巨大的过剩现象,你的儿子和孙子会臭骂你们给我们留这么多破砖烂瓦干什么,既卖不出去,也租不出去,我还得维持它,物业公司还一天到晚逼着我们交物业费。你想想,以后没那么多人,人一走房子就空了,没用了。那是一个很恐惧的情况。

摄影也是这个问题,中国人太焦虑,他特别需要这些东西吗?其实不需要。摄影很浮躁,有价值的摄影通过摄影进行思考,或者利用摄影当工具,让摄影作为建构公民社会的工具来使用它很有意思,也有价值。现在流行的这种街拍,我觉得纯粹是一种盲目的消费行为。我相信会过去的,不会那么久远。现在网站也很多,大部分是娱乐性的,中国人特别分裂和浮躁。这么大一个国家,十五年前德国贝塔斯曼图书公司到中国来,他第一次跟中国签订合作意向,那种兴奋我想他们几夜都睡不着觉。你想,他觉得这么大一个市场,人口基数13个亿,那是一个多么大的出版市场啊?德国八千万人口的一个国家,一本书印了几十万是个平常事儿,个别还上百万。于是他们按这个比例来算中国,那数字还不太厉害了。可是他到中国一落地,发觉太悲摧了,几乎任何一本书都不会超过一万本印量,能到一万本就算不错了。不管怎么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好多非常棒的书也就几千人买,而且大家还都不看。我是读书的人,我发觉有些书印了几千本还售謦了,起码还是有人读书吧?可是后来发现许多同行在写文章谈事儿时,却没人谈到这些书中的思想,结论是原来大家都不看。可悲的中国,第一读书人极少,好不容易买了几本书还不看。于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在中国落地以后连泡儿都没有了,好像神话故事似的这个东西掉地下就被土壤吸走了。

我的回答完了。

主持人:如果大家没什么问题,我们就结束了。谢谢鲍昆老师。
(完)

注:本文根据三联生活周刊-UCCA文化节“思想•广场”讲座录音修订

分类: 未分类

鲍昆:拿起你的照相机 1

2013年1月3日 鲍昆 2 条评论

这是今年9月16日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主办、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合作主办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思想•广场——三联生活周刊-UCCA文化节论坛上的一次讲演。后来根据录音整理的文字又修订后,分两次发表在11月1日和11月7日的人民摄影报上。下面的主持人为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王恺先生。

主持人:感谢大家来参加三联生活周刊和尤伦斯的文化艺术节,这一场的嘉宾是鲍昆老师,他对话的题目是拿起你的照相机。可能大家看这个题目会觉得没有太明确的指向性,其实鲍老师的意思很清晰,探讨摄影的本身是什么,摄影是不是艺术。鲍老师可能更多的认为摄影是一种媒介,只是囊括了艺术而已。
既然大家来参加沙龙,肯定对鲍老师也非常熟悉。鲍老师是著名的摄影师,也是艺术评论家,但是他从前学的是经济,这可能是他的观念非常独特犀利的原因,现在请鲍老师开始。
鲍昆:谢谢大家,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时间跟大家就我所研究的对摄影的看法进行一次交流。我这个PPT整个名称叫“拿起你的照相机”,就像刚才主持人王恺所说的,好像是非常直白的话语,并不学术性。其实在我看来最好的学术是以最简洁,最明确,最通俗易懂的话语说出大道理、真道理。
摄影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你看我在讲的时候很多朋友已经拿着手机对我进行拍照。实际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影像的世界,“影像的世界”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可它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带有动词色彩。因为我们总是处于观看和被观看的这么一种相互关系中。
我想给大家理一个思路,即一百七十多年前摄影术诞生,它在我们人类文明史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而且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又能对社会的文明建构和未来起到什么作用?

实际上的摄影史是两段历史,而不是一段历史

首先我想跟大家强调一下,从1839年起摄影术诞生,实际上的摄影史是两段历史,而不是一段历史。我认为从1839年到1888年是摄影的第一段历史。这是我们现在多数人,包括职业的、专业的摄影师都不太意识到的一个历史本质,所以我今天特别想强调一下摄影的第一段历史。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大家总爱说摄影是艺术,拍出照片挂在画廊、博物馆,大家认为它是一个视觉上的艺术。实际上摄影回到它的本质,它真的和传统艺术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说它是一个技术,是一个工业化的技术。所以它诞生以后产生的作用和传统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幅摄影照片,这个照片是由尼普斯拍摄的。他用沥青版的照片(也可说是底片)在自己家的后窗拍了后院,这张照片曝光的时间从早上太阳升起一直到太阳落下,没有镜头,用的是针孔相机。这是人类第一次把一个客观的物像通过客观的手段留下来,非常真实,所以这张照片应该是开天辟地。这张照片是在摄影术正式公布以前拍摄的,所以在真正的历史学术中,大家认为尼普斯是真正的摄影术的发明者,而不是现在所说的达盖尔。

332567-2

由勒格拉斯的窗户向外看 尼埃普斯 1827

以他的名字命名摄影术的达盖尔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当时在巴黎为大剧院画背景画,画非常精彩的各种各样亦真亦幻的舞台背景。因为当时巴黎的娱乐业非常发达,舞台艺术达到很高的水平。达盖尔有非常好的商业头脑,他听到了尼普斯的摄影研究,也知道尼普斯因为经费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陷入困境,于是达盖尔主动找到尼普斯,说咱们两个合作,我对这个感兴趣,钱的事我尽量帮着解决。

220956223C5

达盖尔肖像 1844年(银版法照片)

于是这两个人就开始了几年的合作,直到尼普斯去世。后来,达盖尔就把这项成果直接呈报给法国政府,由法国政府把摄影术以政府的身份公开购买下来。由政府出面把一个私人发明的专利购买下来,这是一个创举。法国政府认为这个摄影术会对未来的人类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所以希望这项技术不要作为一个私人盈利的工具,应该把它回馈给整个社会。于是,法国政府在1839年8月19日正式向整个社会公布,告诉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和免费的使用这个专利。

France, Paris, August 19, 1839.

1839年8月19日 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会联合会议宣布摄影术为公众所有

我们中国人怎么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想到我们的文化身份会想到长城、黄河、故宫,在科技角度我们会想到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活字印刷、火药、造纸,它一直是让我们保持自己尊严和骄傲的东西。实际上中国在长期的历史民族叙事中我们强化这些东西,无形中又起到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消隐了我们对其他文化伟大发明的尊重,甚至我们好多都不知道。作为一个法国人来说,他会立刻说到我们法国给人类贡献的还有摄影术。近现代以来摄影术对人类文明提升作用实在太大。我说的意思是,不要认为世界上只有四个发明,实际上发明很多,而且重大的近现代以来许多重要发明都是由法国人完成,其中之一就是达盖尔摄影术。
摄影术出现以后在现在看来很古老,古老到什么程度呢?它根本不像我们今天随随便便拿出一个手机就可以拍照,而且拍的质量很好,可以很方便的把它呈现出来,在互联网迅速传播。
但当时都不是,当时的摄影非常古老,技术也很初级,基本就是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搁了一个镜头。刚才我们看尼普斯那一张还没有镜头,前面的地方就是一个小小的针孔,后面放上感光体,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叫底片,可能再过十年小孩连底片的概念都没有了。在座的很多人小时候还处于底片的时代,现在摄影没有底片了,底片变成了固化的电子器件上的编码电子信息。当时不行,如何让影像留下来是特别大的问题,尼普斯和达盖尔所做的事情就是把通过一个针孔成像或镜头形成的影像固定下来,这就是摄影术。

早期的摄影器材,这个巨型暗箱还不能称为照相机

利用镜箱描画画稿。照相机的雏形,但这个巨型暗箱还不能称为照相机,因为没有解决留住成像的问题。

实际上在摄影术诞生之前,这种能成像的木盒子早就存在,我们现在熟知的古典主义绘画,尤其是新古典主义的好多画家,比如安格尔,他有一幅画画的是裸体的女孩子举着水罐倒水,叫“泉”,人体的结构非常准确。我小时候学画画,老师就跟我说安格尔最大的贡献是他们的素描太好了,他们把写实主义的绘画提升到很高的程度,他画人的结构非常准确。其实今天大量的历史研究证明,安格尔他们这帮人都投机取巧了,就是他们一直都用一种东西辅助他们绘画。这东西在当时就叫暗箱,中文的翻译也管它叫镜箱,就是一个小木箱子前面有镜头,后面没有底片却有玻璃,针孔或镜头投射过来的影像可以在毛玻璃上成像。他们画人或者画风景的时候就拿着镜箱照着拿笔描写。镜箱的尺寸很小,于是再把画稿用打格方法放大,这样“形”就会非常准确。当时很多画家都用这个,而且都心照不宣,谁也不挑破这层窗户纸。

3568CB

安格尔的油画《泉》

我们不知道这段历史的时候大家都说这帮画家太天才了,把这个人物结构画的那么准确,分毫不差,太精彩了,实际上他们都在用这个手段。而这个手段其实就是摄影术的雏形。
为什么后来又叫摄影术,就是解决了怎么能把这个成像的结果存下来。这是尼普斯和达盖尔解决的问题。
摄影术是以达盖尔命名的,回到英文上提到摄影术经常用的一个词就叫达盖尔法摄影术。实际上达盖尔法摄影术和我们现在理解的照片不同。对于摄影,我们都知道都有一个底片,有一张相纸,一个正的一个负的,正负结合反转出来一张照片,我们管它的叫正负系统。可达盖尔的东西就是一个正系统,影像直接在金属板上成像,叫银版法。我们拿在手里正面看不清它,我们要侧一点,让上面的影像通过光线反射一下我们才能看清楚。达盖尔法并不实用,无法复制。但它记录的影像层次在当时特别好,所以后来就以它命名。
在它之后诞生了塔尔伯特的纸底片法(卡罗法),就是利用在纸上涂布感光胶的办法进行拍照,形成底片负像,然后再印相成照片。我们叫纸底片阶段。但是这种方式解决不了底片透明度的问题。底片的基材实际上就是我们普通的纸,纸上有很多纤维,出来的影像并不好看,很粗糙。于是人们就继续想办法,就把这张纸底片浸油,浸蜡,让这个纸变得透明,再印的时候效果好很多。所以在这个时代人类很痛苦,摄影术大家都知道它好,可是做出来太难了,要求摄影师技术上很好。

开着的门 1843年  塔尔伯特

开着的门 1843年 塔尔伯特 纸底片法,也叫卡罗法

纸底片之后又出现一个著名的时代,就是现在杂志上经常提到的湿板。原来涂在纸上的感光层粗糙,终于大家发现玻璃可以用,玻璃很透明,但是它要解决感光胶怎么涂到玻璃上去的问题。人们发现外科手术上经常用的一个东西叫珂罗酊,就是用纯净的棉花扔到硝酸里,把它腐蚀变成一种透明的胶状的东西,这个东西叫珂罗酊。在中文里确切的称呼叫火棉胶,医学上可以用它止血和补伤口。
可是有一个问题,火棉胶干燥以后所有感光的性能全部消失了,大家发现要拍照的时候必须是在火棉胶潮湿的状态下,于是要想拍照必须在现场做底片,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趁感光胶没有干燥之前曝光,它才能把影像留下来,这就是火棉胶时代,也称为湿版时代。
火棉胶时代将摄影的精确性大幅度的提高,但给摄影师带来巨大的困难,每个摄影师出来拍照片的时候,要带着相当于一个实验室的全套设备,盆盆罐罐好多瓶子,装着各种化学试剂。还要有一个能够遮光的帐篷。请看这幅图画,这是当时最牛的,好像谁发明了一套便携式的东西,可以把它折叠起来,在野外还展开,先做好底片立即放到相机上,拍完以后立刻要冲洗。这个时代摄影术技术非常复杂。

UNKNOWN. European-style Portable Darkroom Tent, 1877.

湿版时代摄影师的装备和工作场景

我们看这样的摄影方式,它和传统艺术有一拼了。我们把传统艺术称为手艺性的艺术,比如绘画你要掌握一定的技艺,你要在画布上一点一点把它完成,这个过程是身体和对象不断交流的状态,非常富有生命感。
这个时代的摄影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和传统艺术产生很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在手工制作银盐感光胶的时候,发挥自己的特性,浓一点,淡一点,加哪个药品多一点少一点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种交互性和传统的艺术有很大相似性。因为它有这个特征我才把它定位是摄影的第一个历史。这个历史是摄影和传统艺术有很多同构性、本质性的特点。

干版时代解决了干燥以后的感光问题,摄影术成了生活中非常有趣的一种文化活动。

最早的摄影是很难普及的,只有一些专门的人士下工夫,还要投资设备,锅碗瓢盆,非常复杂。但是摄影术毕竟是一项工业性的技术,火棉胶之后出现了干版时代,解决了干燥以后的感光问题。这个时候摄影术开始迅速普及起来。摄影术成了生活中非常有趣的一种文化活动。
摄影术开始第一个被广大公众接受的是肖像摄影。人们在过去想获得自己肖像是没有资格和权利的,因为没有金钱。你想留下肖像要请画师来画。我们看老电影中一些贵族的家庭中悬挂着各种各样的家庭成员肖像,它只是贵族阶层才能享受的权利。摄影术一出现,首先让拥有肖像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谁都可以付费把自己的形象留下来,一下子摄影术在社会上开始普及。
我们看这张照片,当时拍照的时间不是特别快,坐着拍的人脖子后有一个金属的架子,因为曝光要很长时间,最少也要30秒,摄影师就说你不要动,你一动影像会虚化,但是人难免动,所以有一个夹子夹住他,不让他动。

湿版

Unknown PHOTOGRAPHER. Jabez Hogg Making a Portrait in Richard Beard's Studio, 1843.

湿版时代的肖像拍摄,曝光很慢

dag4clamp

由于曝光慢,被摄人需要器械固定不动。

现在大家都爱怀旧看一些70年代的电影,有一个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有一个抵抗战士吉斯公开职业是经营一个照相馆。为了欺骗追捕他的党卫军,他假装正在给顾客拍照。那段镜头就能让我们看到古典摄影的技术方式。那个老式的照相机就没有快门,吉斯一边说“你别动别动”,一边拿起镜头盖来喊“一、二、三”,然后他又盖上了镜头盖,完成了一次拍照。那时候摄影曝光的时间非常长,要好几秒钟才能完成,控制曝光用镜头盖就成了。

吉斯摄影-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一个镜头,摄影师控制曝光时只是用镜头盖。

摄影术技术是一步一步提高的,在社会上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也是越来越宽广的,最早使用它的产业除了肖像就是色情照片。摄影术刚刚能够显示它便捷真实的一面时,巴黎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照片生产和销售中心,为法国经济创造了很多财富。

51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的色情照片
摄影感光的时间速度越来越提升,作用也就越来越大,新闻就开始使用它了。1860年代还是湿板时代与干版快要出现的时代。那时美国西部还是属于美国人意识中的荒蛮时代。美国人修建著名的西部大铁路,就是源于东北部美国的文明一点一点向西拓展,这条铁路引起所有美国人的关注。这条铁路的西进过程,也是摄影记者的拍照过程。他们随着这个铁路拍照片,一步一步往前走。照片中的美国西部,在东部的美国人心中,逐渐形象化起来。国土的概念和对国家形象化的认识一天一天的加深。照片让美国公众知道了西部有沙漠、山岳,甚至很好看的风景,比如黄石公园(后来的称谓)、大峡谷等等。最早期的美国人只知道这块土地是我们的,但是什么样不知道,都是通过照片来认识。

ANDREW J. RUSSEL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ailroad at Citadel Rock, Green River, Wyoming, 1867-68.

正在修建的美国西部大铁路 怀俄明州绿河 1867-68年

这时候发生很多事情,还有一些欧洲的摄影师跑到埃及,欧洲人原来一直认为埃及跟他们历史有巨大的关系,整个古代史就是埃及以后希腊和阿拉伯的一带的冲突。但是欧洲人对于中东非洲等地,永远是传说,没见过。随着很多摄影师到中东拍照,欧洲人开始对世界和历史渐渐形象化了。
当然也有跑到中国来,比如1870年左右来中国的著名的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1868年汤姆逊从中国的香港、福州进入中国,一直沿着东部中国沿海地区到了北京,拍了很多照片。这是老北京的照片,他给我们留下了19世纪70年代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蛮有意思的。西方人对中国接近一百五十年的印象和想象中,和这个人的摄影有相当的关系。比如我们看80年代好莱坞电影中居然还有一些显得很弱智的镜头,比如在现代化的场景中,中国人还是留着小辫,戴着瓜皮帽。最早给西方人比较全面固化的形象记忆都来自汤姆逊和他之后的一些西方摄影师的中国照片。这些照片在构建西方人对中国的一种惯性的形象认识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汤姆逊的照片也很精彩,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汤姆逊是个职业摄影师,他把拍的照片寄回国,英国公司拿着他的底片印出照片在市场上销售,就跟我们现在卖书是一样的道理,影响巨大。汤姆逊靠这个挣钱。

John Thomson Images 2 035

老北京打鼓的到胡同人家收古董 约翰•汤姆逊

到中国之前,汤姆逊到过柬埔寨,一个法国的探险家带着他由当地的向导带领进入丛林,第一次将沉睡多年的吴哥窟介绍给世界。所以汤姆逊对建构西方人对远东的印象中起了很大作用。

摄影的本质特性就是记录

在越来越现代的西方社会中,摄影术的本质特性越来越显现。摄影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它的记录,它在社会分工中主要是信息生产,它已经越来越开始参与社会生活。这张照片是个银版照片,拍摄时间很长,拍摄的纽约的一场大火。但是当时它没法传播,因为银版法照片无法复制。

GEORGE N. BARNARD. Burning Mills, Osweao, New Tork, 1851. Daguerreotype.

GEORGE N BARNARD Burning Mills Osweao New Tork 1851 Daguerreotype.

摄影术早期太笨拙了,没有显现出来它在科学研究上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后来它的技术进步, 比如它的曝光时间越来越短,它在科学研究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利用摄影进行科学研究。这是最早的一个案例,人们有很长时间对马的奔跑有一个猜想,就 是马在奔跑的时候是不是保持有一只蹄子着地?因为马跑的速度太快了,人的眼睛已经不能再去精细地分辨马奔跑的动作。于是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终于摄影术 曝光速度提升到可以把一个快速的物体动作清晰地留下来时,人们立刻就把它运用到对这个研究上。人们拍摄了一系列马的奔跑照片,证实了马在快速奔跑的时候有 一个瞬间四只蹄子是离地的。

马的奔跑研究

马的奔跑研究 麦布里奇1879年

摄影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画家们就利用摄影的原理,所以摄影术从它原生的基因和血脉中一直跟 艺术家有关。最早使用摄影术的往往都是一些不成功的画家。这些画家们画不成画,挣不着钱,他们就开始利用摄影术。他们一旦掌握这个媒介,就知道这个媒介能 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但是他们固定的思维方式格局中,对形象的理解一直是艺术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不管他用什么的模式和媒介,他要实现的都是艺术的理想。 这就是当时特别有名的被英国女王收藏的雷兰达的《人生的两条路》。

OSCAR GUSTAV REJLANDER. Two Ways of Life, 1857

《人生的两条路》 雷兰达1857年

摄影术产生在欧洲的法国,法国一直是非常浪漫的民族,特别艺术化的民族。他们发明了摄影术这么牛的媒介,但他们仍然把这个媒介更多的作为艺术化的理解。唯有在当时欧洲人眼中野蛮的美国人,他们拿过摄影术来立刻就进行非常现代性的使用。美国人的经济也一样是各种各样彻头彻尾的按经济规律进行操作,否则美国人为什么后来那么强盛,
美国人最早开始拿着照相机就瞄准了新闻,摄影的客观真实性让新闻更有真实性,会有更多的读者和买家。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把照相机运用在美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南北战争中。摄影师马修•布兰迪和他的团队拍摄了战场场面。美国公众惊呼摄影术的神奇,让他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但是他们也感觉到很惶恐,“它把太平间送到了我们每天早上的餐桌上”。当时大量的战争照片是战斗以后尸横遍野,这样的“照片”被印到报纸上,公众在吃早餐的时候展阅报纸,一边是咖啡和面包,一边眼前展现的是尸横遍野。这些话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开始有一个深刻的变化,但是这个时代仍然是专业的摄影师去做的事情。

Mathew  BradyCivil War , 1865

美国内战 马修•布兰迪 1865年

摄影术在大发展的时候正是印刷术大发展的时候,摄影和印刷术之间是相辅相成共进的关系,它们一直在互动。可以说,没有摄影就不会有现代印刷术,没有现代印刷术也不会有摄影这么广泛的传播。当时是它们两个正在互相捆绑着往前走的时候。很长时间它们中间有一段特别尴尬的时代,因为当时的报纸是无法印刷照片的,解决不了照片的从黑到最亮的影调过度。
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很好解决,我们叫网线。我们拿放大镜看印刷品上面是一个一个点子印出来,每个点子中间互相的区隔才能产生从亮到暗的过度过程。如果没有这个网线,油墨会因为没有点子的阻断是乱流的,印出来是乱七八糟的。
当时读者对照片新闻的需求度很高。于是那时候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报纸都要养几个叫版画家的工人,其实就是拿着刀子在木板上刻版画的木刻师和做腐蚀版的版画家。摄影师拍完的照片送到报社,然后把这个东西贴到木板上,木刻师再一刀一刀的把明暗关系刻出来,然后再上印刷机印出来。所以那时报纸上的“照片”实际上是版画,但它绝对是从照片出来的,是真实的信息。

EADWEARD MUYBRIDGE. Studies of Foreshortening; Mahomet Running, 1879

雅各布•里斯的《另一半人是如何生活的》由照片转成版画发行 1890年

早期摄影有多少功能,能够给人类提供什么?

我们看一下早期摄影有多少功能,能够给人类提供什么。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媒介的功能已经是多方面了,包括了几个方向。
第一,肖像照,自我身份的确认;
第二是信息的记录、生产,拍照实际上就是生产信息;
第三是科学研究;
第四是艺术;
第五是娱乐。刚才我讲的色情照片可以归到娱乐。

早期摄影当中的权力和权利

在早期摄影当中的权力和权利。早期摄影技术的复杂性和器材的昂贵造成了摄影并不是公众普遍的权利,不是每个人都能干这件事,而是有一定专业性和财富性的权力。你要掌握特殊的技能,同时还有一点点资金,这就是权力。这样的人才可以摄影,凭借这个媒介生财,扩大自己的影响,摄影师因此也是一个有一定权力的人。
摄影的出现扰乱原本稳定的画家的生存市场,比如砸了画家的饭碗。
摄影术出现和艺术有一百年博弈的关系,首先我们看这两幅漫画,摄影术出现以后,它像一个巫婆来到这个世界敲门,要登堂入室,申请办展览。而这边就是传统的调色板,代表传统画家。

NADAR TWO cartoons 1857

摄影申请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办展览,但是绘画仍然拒绝

原来画家主要是靠给人画肖像生存,摄影术一出现把画家的肖像买卖砸得很厉害。他们后来提升了肖像画的水平,他们认为摄影拍出来是非常冷漠的,当时肖像画家说我要通过我的绘画过程,把对人的理解突出,在不走形的基础上,把人的面貌中微妙的精气神画出来。所以摄影术出现以后,让肖像画提高自己的真正水平,就是画得更传神了。早期他们画很机械,给你画像了就行了。这是荷兰画家胡博华为李鸿章画的肖像,这个肖像相当精彩。我在首博看到他的原作,这个画家已经不是简单的形似,真正把人的内心世界画出来了。

荷兰肖像画画家胡博·华士为李鸿章画的肖像

荷兰肖像画画家胡博•华士Hubert Vos为李鸿章画的肖像

摄影术出现以后更直接造成了绘画进一步向现代性的转折,比如出现印象画派。一些人对莫奈著名的《日出•印象》提出质疑,认为过于潦草显得不真实.莫奈他就说我为什么要画得像啊?我画的是印象。意思是说你想看实的,那你拍照片去吧,我这个很高级,是照片所没有的内心感觉。所以摄影术出现直接逼着绘画艺术开始转型。

《日出•印象》 莫奈1873年

《日出•印象》 莫奈1873年

THOMAS EAKINS. History of a Jump, 1884-85

THOMAS EAKINS. History of a Jump(一个跳跃的历史), 1884-85

MARCEL DUCHAMP. Nude Descending

马塞尔·杜尚的《下楼梯的女人》明显是受到上面这种类型摄影的影响。

分类: 未分类

小丹走了

2012年12月12日 鲍昆 7 条评论

上午10点,深圳老友苗小康来短信,告知“小丹昨天下午五点三十分走了”。
看到这个短信,几乎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安静平和的小丹怎么会突然走了呢?去年见她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
赶快电话过去问小康是怎么回事。小康告诉我,小丹患癌症已经有几年了,但是她自己将这个痛苦沉默了。小康说,小丹从来没有为此住过医院,甚至在前几天仍然和朋友们电话聊天,似乎一切日子依旧。直到昨天下午,家里人给独居的她打电话,觉得声音不对才赶去破门而入,但小丹这时已经不行了。听小康的叙述,我真的十分难受,也立刻晓得这是小丹对生命的态度,她选择了自然。但是我无论怎么理解小丹以这样大气的方式来看待生死和知道如何保持自己最后的生命尊严,还是对她这样的离别,感到不适应,她怎么就消失了呢?
往事依稀,好像认识小丹是1985年。那年我去深圳出差,顺便去刚创刊不久的《现代摄影》杂志看望编辑李媚。李媚那时刚从北京的大众摄影杂志转来帮助苗小康编辑现代摄影杂志。在杂志编辑部,李媚带我认识苗小康、伍时雄、林小丹、杨延康、杨志刚、卢志华等人。印象那时杂志已经进入第二或第三期的编辑,李媚正在紧张的工作。第一期是由苗小康和伍时雄编的,第二期伍时雄因为其他事忙,就基本主要由李媚打理了。
小丹那时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生,和我交谈时谈了很多当时有趣的话题,比如小说文学和各种文化事件。她对一些情况的熟悉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显然她是一个勤于阅读的人。小康和李媚还告诉我,小丹的父亲是当时省委宣传部部长林江,为杂志的创刊帮了不少的忙。但那时小丹还在深圳特区报的摄影部。我见到小丹的时候,应该是她正在调动或者刚刚调来的时候。
从那时以后,我和小丹等现代摄影编辑部的朋友们开始了近三十年的友谊。三十年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但是从未间断联系。89以后,苗小康移民美国,跟着我去德国,小丹和刘小燕等朋友去英国,而后又转赴南美阿根廷。那时即使大家天各一方,但是联系依然。直到九十年代,大家又都回来。期间大家还在一起合作过许多事情。近些年,大家各自忙自己的,联系渐少,但仍是不断。每次我到深圳,都会见面。不过后来见到她,却不再一起吃饭,她只是说不爱在外面吃饭了,聊聊天就成了。现在我才明白,是她病了。
小丹一直悄悄关注我的博客,偶尔也在上面留言,但极少。她后来这些年给我的印象,是越来越安静,但却一点也不显得悲观,所以每次见面仍然非常的快乐。
小丹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但却有思想。在朋友中显得很独立,也很善解人意。我从来把她和小康视为终生可以交心的朋友。她走了,就像她这些年的安静,还是静静悄悄的。可是我不会忘记这个朋友,直到永远。

17-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小丹和我们在坝上拍电视广告的现场。

P1040038-

去年11月我到深圳时,小康和小丹来看我。小康因腰伤卧在沙发上,我和小丹在取笑他。

分类: 未分类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徐家宁的译序

2012年12月9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china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徐家宁的译序

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多大程度上来源于早期来华的商人、旅行家、

传教士的口述笔传,在今天依然能找到痕迹。从马可波罗的时代到门户开放前夕,每一个来到中国的西方人,一定都以某种方式向西方传递了一些关于中国的信息,她独特的文化,奇异的风俗,广袤的国土,丰富的物产,数量众多的国民,以及在这“广”、“富”、“多”背后潜藏的巨大的商业利益和宗教理想,总有一项能吸引天性外向的西方人,让他们不远万里泛海而来。与前人一样,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来到中国的西方人依然要以某种方式记录并传递他们在东方的探险历程,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改变,摄影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使以图像 的方式介绍中国成为可能,于是就有了这部《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是抽象的描述多层面地介绍中国的著作。
作者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 1837~1921)是十九世纪后期用照相机记录中国社会的外国摄影师之一。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随着英法等国在亚洲的远征,陆续有军队随行人员或商业摄影师带着笨重的照相设备来到中国,为帝国的扩张史或个人的冒险经历留证——这自然是摄影术最实际的用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摄影师对拍摄对象的选择并没有太显著的差异,这些不辞辛劳拍摄中国的摄影史上的先驱者,与今天带着相机游览巴黎或伦敦的外国游客一样,关注的重点也是异国文化中最能给自己带来身处异域这一感受的部分,不论建筑还是人像,照片上反映出来的同样都是西方人意图探索中国的努力,记录的是他们对于中国最直接的观感。尤其在那个中西交流不甚通畅的年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认识显然局限于一些被先行者的叙述多次聚 焦放大的部分,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标签式的题材被拍摄了无数遍,而这些标签式的题材,通常又都有着标准的面孔,排除摄影师受商业利益的支撑被动选材的因素,至少在快门按下那一瞬间,相信多数的摄影师都坚信“这就是真实存在的中国”。
时间过去一百多年,不管早期的西方摄影师观察中国的视角是否以偏概全,他们留下照片无疑都成为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并不是为着给中国记录历史而来,但他们捕捉到的每一幅画面,写下的每一段附注文字,都在向今天的我们讲述“这就是真实存在过的中国”。当十九世纪的中国通过同样的媒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与当时的西方读者相比,我们是跨越一百多年的时间,带着思想和认识的巨大进步,来审视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自然能看到更多的内容,获得更多 的信息,相比猎奇的西方人我们更能发现这些图文资料所蕴含的价值,因而对西方人拍摄的中国早期影像资料的整理研究,是一项极为有趣也极有价值的工作。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于1873~74年在伦敦出版,是社会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书中收录的照片并不是约翰•汤姆逊全部有关中国的摄影作品,一些极具中国特征和明信片式美感的照片并没有收录其中,作者对照片的选择,是跟随他的行程,选取了更能表现“中国与中国人”这一全景式主题的作品,与详尽的文字叙述一起集结成册。约翰•汤姆逊的目标是向当时的西方读者全方位地介绍中国,既然目标是全方位,自然不能局限于那些固有的标签,因而他在中国的旅行,比之前的摄影师都走得更远。
来中国之前,汤姆逊已经在东南亚游历了 好几年,整个远东地区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又迥然不同的文化让他深感着迷,因而对各人种、各民族、各种文化的对比分析一直存在于在他的摄影作品和文字叙述中。正是这种探寻区别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有别于那些单纯以异域风情为主要拍摄对象的摄影师,在他的书中很多时候文字并不是照片的附注,而是以照片为文字做说明,他不仅仅是一名旅行摄影师,更是一个带着自己的思考行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观察者,他对中国社会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尽管很多时候并不准确,甚至是臆测,但是这种尝试用照片和文字相互印证来说明某个问题的方式反映到他的摄影作品中,就使得他的拍摄内容比同时期的其他摄影师更为丰富,努力传递更多的信息。
约翰•汤姆逊来到中国的时候,正是中国近代走向变革的开始。经历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刚刚从太平天国的内乱中喘过气来的清王朝,此时正处在崩亡前最后的“中兴”时代。随着通商口岸接连开放,洋务运动兴起,西方的影响在一些地方正悄然地带来改变,因而在汤姆逊的游历中除了名山大川、宫苑楼台这些中国游的传统项目,他也十分关注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金陵机器局及福州船政局等现代化机构成为他重点关注的对象,对奕訢、李鸿章等主张洋务的官员也多有着墨。对商业和机器文明的信仰使得他每到一个城市都尽可能地收集当地工商业发展的讯息,并不止一次地提及铁路、轮船等现代化设施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各种便利。尽管在论及此类问题的时候不免带有强烈的商业利益和殖民主义色彩,但不论出于何种立场,对各种新生事物的关注使得他将照相机对准了一个变化中的 中国,而不是被反复定格、在所有的镜头前千篇一律的中国。
对于西方文明影响之外的传统的中国,约翰•汤姆逊自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从建筑,到文化,到自然风光,再到不同阶层的中国人,这些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中国元素,也是约翰•汤姆逊必然要拍摄的对象。相比之下汤姆逊镜头前的传统中国更多变化,因为他游历更广,有机会将镜头对准不同地区、不同生存环境下更多类型的中国人,或者反过来说,他用照相机记录了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对中国这一主题下人与环境多角度的呈现满足了当时的西方人对遥远的中华帝国强烈的好奇心,也为今天的我们保留了昔日中国最真实的影像。通过这些拍摄于1870年左右的照片,我们看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不仅仅是1870年代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 的时间跨度内、在某些方面甚至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关于中国的侧写。就在短短几十年之后,传统的农业社会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点点崩塌,这些照片所记录的旧中国渐渐被历史的洪流淹没。约翰•汤姆逊至少部分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对新的文明即将覆盖旧有文化的预期多次出现在他的叙述中,因此他可能是有意识地在记录一些即将远去的历史、快要消逝的风物,我们不能说他一定有这样的判断,但是这个来自工业革命发源地、相信机器工业必然给中国带来巨大改变的西方摄影师,确实用他的照相机、以更接近我们现代人认知的视角记录了一个伟大文明在变革前夕所处的状态,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能看到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四卷本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稀少的印量确立 了它在摄影、印刷出版以及西方汉学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独特地位,这部记录晚清中国社会百态的全景相册,本身就是文明进程与科技进步的一个见证。历经一百多年,完整的四卷本《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已不多见,大都作为珍本收藏在欧美公私图书馆中。鉴于此书的重要性及珍贵性,我们在秦风老照片馆的帮助和支持下,将此书介绍给中文读者。
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们翻阅了许多十八至十九世纪的西方汉学原著,对书中提到的地点、人物都作了尽量详细、准确的考证,以保证译文中的内容能为读者所用。然而某些地名和机构在我们能查阅到的所有资料中都不见记载,不得已只能采用直译或音译。此外,尽管约翰•汤姆逊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已经相当深入,但他看待中国及中国人的视角毕竟是基于当时西方人的立场 ,不免会有一些误解和误读,对此我们不能苟同。然而这也为我们了解十九世纪末的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材料,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未加改动,相信读者能明辩伪言。原书中还有一处图片印刷错误,根据真实的地理环境和目前收藏在英国维尔康姆图书馆的底片原件,第三卷图版十六第30图印反了,本书在此进行了修正。
分类: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