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类 > 赵羡藻——昔我故乡

赵羡藻——昔我故乡

2011年9月27日 鲍昆

深水涉,1950

深水涉1950

昔我故乡

鲍昆

在上个世纪很长的时间中,由于区域政治的原因,造成了华人文化在空间上的断裂。在华人居留最主要区域中国大陆之外,形成了台、港、澳三个华人居住局部区域,”两岸四地”于是成为描述华人文化区的一个说法。实际上,在西方列强一手制造的全球化以来,大量的华人由”两岸四地”出发,迁徙欧洲和北美,这部分人居住地分散,与居住地的本土族群相比则显得星零离落,有孤悬漂泊之惑。但深藏华人文化之中的根性却是维系这些海外华人内心的生存韧性,他们以自己文化的坚持和对故乡的关注来随时提醒自己血缘身份。

老摄影家赵羡藻先生在年轻时去国北美,在艰苦生存的漫长时光中,他以摄影来维系和华夏之族的沟通联系。赵先生与很多华人老摄影家常年保持联系,自己也是尽可能多的返回大陆来摄影。他多年拍摄黄山,其黑白摄影的能力显示非常深湛的功底。在他众多的摄影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香港的摄影显得尤其珍贵。那一时期,香港的变化鲜少摄影记录。因此,他的这批影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唯一性,对我们来说都是难得的视觉文献,让我们可一窥今日繁华锦绣的香港曾经的摸样。赵羡藻先生也通过这批影像证实了他从未遗失过的华夏之心。

赵羡藻先生是我们敬仰的老一辈华人摄影家。

策展人:鲍昆

购物者,1950

购物者,1950

大浦,1951

大浦,1951

调景岭,1951

调景岭,1951

石峽尾,1951,

石峽尾,1951

石峽尾,1957

石峽尾,1957

石板街,1966,

石板街,1966

鱼市,沙田,1966

鱼市,沙田,1966

赵羡藻自述

1949年,我就读于广州培正中学,曾跟随伍千里老师到过越秀山;何崇柏老师到过新河浦拍照,也欣赏它们的作品,因而模仿他们的作风,以后对摄影发生大的兴趣。初中毕业的同学录的照片大多都是我拍摄的。

学业期间,我常来往香港。1951年在香港呆了几个月,等候领事馆批准到美国来。相关告罗士打行设有吴章建摄影室,橱窗里常展出沙龙入选作品,大开眼界;我也阅读吴章建主编的中国影艺,此月刊常介绍郎静山、薛子江和邓雪峰等名家作品。我对当年的摄影名家的作品有相当的认识。

因为我要来美国,觉得美国是很遥远的一个世界,不知此生能否归来,亲友们带引我到处拍照留念。沙田是香港的摄影天堂,我到过那里不知多少次,我也拍过香港贫苦大众的照片,有些主体是亲友们相识的,那是港人一般都是贫穷的。

有些港人生活的相片曾用闪光灯照明,那些年代拍照经常与被三几个灯泡放在口袋里,需要时装上闪光灯,要拍一张即须换上新的灯泡。

时已六十年了,昔日废墟荒土,如今繁盛起来。我当时拍照的地点朦胧地记忆是这儿附近,可这附近皆豪宅林立,照顾我和带引我到处拍照的亲友们都已在世间消失了。我每次重踏故土都有失落感,沧海桑田,惆怅不已。

P1010353-

赵羡藻近照,2011-5-2,波士顿,鲍昆摄影

分类: 未分类
  1. Nana
    2011年9月27日10:28 | #1

    这一组照片好,我非常喜欢。

  2. 龙二
    2011年9月27日17:46 | #2

    尤其喜欢第一张每六张第七张

  3. 身是客
    2011年9月28日22:21 | #3

    香港以前這樣的, 非常有意思的一組照片.

  4. Snoopy
    2011年9月30日03:24 | #4

    归去来兮,田园已芜青春已芜老友已芜心琴已芜。。。这组黑白照片的层次看起来好丰富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