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类 > 看李亚隆的《如果·阿凡达》

看李亚隆的《如果·阿凡达》

2010年12月17日 鲍昆

009---

暴力之后

影像作品的”影评”

–看李亚隆的《如果·阿凡达》

鲍昆

在李亚隆给我发来这组《如果·阿凡达》时,我还没看过《阿凡达》电影,所以对李亚隆到底想说什么还真一点也摸不着头脑。不过,李亚隆作品里的那两个阿凡达偶人的造型,告诉我李亚隆并不是简单借用阿凡达电影名字这个符号,好像还真的有些关联。于是,我看了电影《阿凡达》。

好莱坞电影从来良莠不齐,有好有坏,不过好的委实不多。除了每年能有那么几部是真的好外,大部分都是打发时间的货色。完全资本化的好莱坞,生产能力也实在太强了,强得他们差不多把所有可以拍的题材都拍遍了,战争、历史、城市故事、同性和双性爱情,直至这些年越来越火的魔幻3D大片。好莱坞的魔幻电影可是有相当的传统,早期甚至还有点科幻的色彩,能起到些微科普的作用。但是这些年来,所有的科学新知发现,都被好莱坞拿来做了它拍电影的作料,只是它制造的幻觉噱头只有科学的名义却毫无科学的真实了。这是件比较可怕的事儿,因为我们的孩子们要是按着这些怪力乱神的好莱坞魔幻电影来理解未来,那我们就没什么指望了。更为糟糕的是,在好莱坞这些未来魔幻电影中,全是沿着它早期西部片一路下来打打杀杀的情节套路,只是枪手的短枪换成了火箭和激光武器,枪手胯下的坐骑换成了无所不能到达的太空飞船。好莱坞电影在视觉上越来越刺激,尤其是有了3D技术以后,制造的效果更是亦真亦幻,让影院里的观众们如醉如痴。在电影的人文伦理上,好莱坞也毫无新意,还是西部电影的简单套路–骑士对恶棍,外加美女英雄爱情。这些永恒的善恶冲撞和抑恶扬善的结局,可以形成剧本结构内的完美快感,但却像制造幻觉的嗑药一样,在短暂的”high”之后,留不下什么再有意义的思考,因为它和现实的关系并不大。

这次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除了和以往的好莱坞影片在视觉上显得更为震撼外,其实还有它非常当下的现实主义价值。我们在评论好莱坞电影时老是爱进一个误区,那就是从电影的外在形式上点评,忽略好莱坞外在风格之后的人文意识倾向。这次中国观众对《阿凡达》的舆论反应仍然还是这个套路。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3D技术制造的视觉震撼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卡梅隆最终要通过这个影片说什么话。卡梅隆实际上通过这个电影讲了一个寓言故事,那就是人类的贪婪最终会毁了自己。卡梅隆在电影中让能源耗尽的地球人类去侵犯其它的星球,并与那里的生命进行了一场战争。在那个名叫”潘多拉”(Pandora)的星球上居住着叫”纳威”的生命们,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和生活方式不得不与所谓文明的地球人进行殊死的抵抗。有趣的是,卡梅隆在影片里制造的所有恐怖场面都让我们似曾相识。除开那些我们熟悉的好莱坞电影中最拿手的空中飞行器上天入地的缠斗,最让我们震撼的是那些巨大野蛮的推土机向美丽田园推进的镜头。也正是这些镜头,让我们对这部电影的现实性深深震撼。推土机这个工业文明的典型符号,曾经是现代化理想最有力量的象征,它曾经超越社会制度、民族国家,令我们对它充满敬意。但是,当以现代化名义展开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越来越多的压迫侵犯与剥削问题之后,推土机的形象已经由开始的正面性转入某种野蛮的隐喻。起码在我们当下的中国,推土机总是和野蛮的拆迁事件紧密相连。与推土机相伴的是不明身份的打手和强制执法的城管,而且,往往是推土机过后,人们被迫离开世代安居的土地。因此,推土机这个词汇在一定的语境关系中,就是资本力量的代名词。卡梅隆的《阿凡达》,几乎是地球中国现实生活的一个典型缩影。

李亚隆非常聪明地看出了卡梅隆”阿凡达”电影和中国现实社会的关联性,于是他借用了影片中的形象来延伸这种关联的意义。他将”阿凡达”挪用到中国无处不在的拆迁现场中。两个《阿凡达》影片中的形象–杰克·萨利和潘多拉星球土著纳威族部落的公主妮特丽,让李亚隆置放在中国的现实生活背景中。李亚隆让他们行走在街道上,隐匿在角落中。他们身旁的环境不是潘多拉星球那如梦如幻的仙境,而是晦暗阴霾遍布和杂乱喧嚷的地球人世界。在李亚隆的场景中,杰克和妮特丽早就没有了卡梅隆电影中那迸射的英雄光彩。他们离开了卡梅隆无所不能的3D效果后,一切魔力都消失了,成了在特定的中国城市环境里的可怜虫。他们拿着小木棍维权,但最终还是被推土机驱赶。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两位在潘多拉星球上的英雄只能卑微地存在在地球中国的社会环境中。李亚隆让妮特丽攀附在一棵孤零零的玉米上,而不是潘多拉星球上那棵参天的给予他们无限力量和精神的家园树。李亚隆利用这一关联性极强的细节,表达了自己内心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我们现实的愤怒。李亚隆不断用妮特丽这个象征着宇宙中最纯粹最完美的生灵形象做文章,他将妮特丽置放在”房产证”上,而高悬在妮特丽头上的是一元的人民币。这是极富深意的。李亚隆通过这一”构成”,说明一切的变迁都是金钱资本的作祟,指出了所有悲剧之后的根本原因。李亚隆还让妮特丽出现在宴会上的酒杯中,讽喻了俺们缺失了价值观的享乐主义文化。卡梅隆艺术中的悲剧和我们现实中的悲剧,都挡不住我们以欲望和享受为追求目的的文化,甚至这种文化已经完全让我们忘记了思考。思想,这个人类赖以生存和成功的能力,不但被我们遗忘,现在已经成为部分人嘲讽的对象。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中,唯有发展和金钱与权力唯大。那些曾经维系我们和谐生存的诸般理念–真实、诚恳、善良、献身,已经远离了很多人。这些理念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并非生活真实的艺术形象和娱乐对象。李亚隆让杰克和妮特丽的爱情,成为一群年轻人们围观的尴尬对象,就是表现了这种疏离的无奈。

李亚隆的《现实的阿凡达》既是一部以”挪用”为手段的影像艺术作品,也可以说是一个以影像作为阐释语言的电影观后感。优秀的观后感都是在原有文本意义中解读出更为延伸的现实意义,李亚隆的”观后感”就是这样。电影《阿凡达》在中国公映后可谓好评如潮,但除了一两篇能解释出影片深意的影评之外,几乎所有的赞美都是对影片技术的评价。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说明我们当下对于物质技术过度迷恋的实用主义文化观。从这个普遍的现象中看,李亚隆对卡梅隆《阿凡达》的再阐释就非常不一般了,也说明他是真正看懂了影片的。这种以影像作品再阐释的”影评”,也是非常新颖的一个尝试。

2010-9-26

001-

过度拆迁

003-

维权对决

004--

暴力强拆

005-1

失去家园

005--

无处安身

002

霸道卖家

009--

洪水房价

008-

尽为美味

016-

绝望爱情

分类: 未分类
  1. 小师妹
    2010年12月19日11:36 | #1

    喝彩。可能有些人会说这不算什么创意,电影阿凡达上映后最潮的解读就是强拆,很多人带着娱乐心态,消解了它本应带来的严肃思考。当摄影师这样去做出实际作品呈现在面前,我还是受到很大震动。只是我不明白鲍昆老师为什么说这是“电影观后感”是“影像影评”,它不应该是吧。

  2. 鲍昆
    2010年12月19日12:58 | #2

    @小师妹

    小师妹好
    你看出了意义所在。
    关于影评一说——
    摄影和笔与纸的作用一样,都是来表达的媒介。文字影评严格说是文学作品,那么用摄影作品来评论电影一样是可以的,尤其是李亚隆完全是从原电影文本出发来进行“感慨”的。

  3. fenghua
    2010年12月21日10:18 | #3

    不得不说,这种耍小聪明的摄影过于浅薄稚嫩。。毫无力量感可言。。不过我相信老鲍是明白人,所以,碍于面子,说是电影观后感。。哈哈,老鲍聪明,找到这么一个遁词。。在中国目下,暴力强拆欺民之类,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也有一定的话语空间,因此完全没必要搞什么寓言、象征、反讽、隐喻之类,再搞,就太没有意思啦。。这类题材,真正有力量的还是一些纪实摄影,有种就去拍下他们强拆的镜头、屁民悲愤自燃的镜头、被驱赶抓打的镜头。。甚至与几年前的《村里来了拆迁队》那张片子相比,李亚隆的这组都太小儿科了。。这种东西自己玩玩权当一个玩笑还可以,拿出来当作品参展,那就真成了一个笑话啦。。

  4. 鲍昆
    2010年12月21日13:02 | #4

    fenghua,好
    “村里来拆迁队”是一个著名的新闻摄影照片。但是这样优秀的照片在偌大的中国也是凤毛麟角,虽然也有一些业余拍客所拍的自焚镜头,但也经常被控制的媒体所掩盖。对这个沉重的拆迁话题,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关注,但首先是需要更大的关注。

  5. 巴山雨
    2011年1月7日13:36 | #5

    李亚隆作品之独特,在于其手法,即以玩偶+实景将阿凡达剧情与中国城市暴力拆迁的抽象类比物化为具体而对比强烈的画面。

    但是这种类比本身,并非李亚隆之首创。从阿凡达在2009年底在北美上映一开始,即为敏感而聪慧的中国观众发现,并经由互联网迅速传播并转向传统媒体。如李亚隆自己所说,他的直接灵感,来自于《南方周末》刊登的《五百业主成功反拆迁记 现实版“阿凡达”保卫家园》,足以为证。这种借鉴与创新发挥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私毫无损于这组作品之优秀。而该组作品将暴力拆迁这一沉重社会顽疾以新的视角展现,引发更多关注,这才是它最大价值所在。

    反是这篇评论,道人所尽知,以浅薄化解深刻,混淆事实因果关系。甚至出现了“除了一两篇能解释出影片深意的影评之外,几乎所有的赞美都是对影片技术的评价”这样的话,估计看到这,整个互联网都笑了。堪称是后知后觉,闭门造车的经典范例。

    看评论有感,对文不对人。一介草根随兴而议,勿怪勿怪。

  6. 鲍昆
    2011年1月7日17:00 | #6

    @巴山雨

    谢谢巴山雨指出。但事实我实在有些冤枉。
    李亚隆发来作品之时,我还真不知道阿凡达电影是怎么回事。在网上搜索之时,发现大量的评论都是我文中指出的,还真没有你所说的现象,也可能是搜索出来的页面前面都是我看到的那种,后面的我实在是没有时间看了,因为太多了。再有一种可能,搜索出来的都是比较成块的文章,而你说的现象都是跟帖形式。
    不管怎么说,接受你“后知后觉”的批评,下次尽量多做功课。

  7. 巴山雨
    2011年1月8日04:30 | #7

    鲍昆 :
    @巴山雨
    谢谢巴山雨指出。但事实我实在有些冤枉。
    李亚隆发来作品之时,我还真不知道阿凡达电影是怎么回事。在网上搜索之时,发现大量的评论都是我文中指出的,还真没有你所说的现象,也可能是搜索出来的页面前面都是我看到的那种,后面的我实在是没有时间看了,因为太多了。再有一种可能,搜索出来的都是比较成块的文章,而你说的现象都是跟帖形式。
    不管怎么说,接受你“后知后觉”的批评,下次尽量多做功课。

    之前刚好路过看到,忍不住说了几句。现在再看,有的话失于刻薄,何况还是在博主自己的地盘上,不够厚道。
    不得不承认,博主的反应出乎我意料,一不气恼,二不删贴,三不回避。凭此一点,己然超出网上所见大多数名人,堪称达人雅量。受教受教。

  8. 鲍昆
    2011年1月9日12:50 | #8

    @巴山雨

    没关系,多交流。谢谢巴山雨理解。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