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作品要具备反观价值
油菜花 敖恩洪拍摄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或六十年代初
风光作品要具备反观价值
–摄影之友杂志跟鲍昆关于风光摄影的讨论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整理:郭兴欣 武侠
《摄影之友》:
在挑选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拍摄者都有很个人化的观看角度,这种基于个人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观察角度,产生了不同的视角。这种个人情感的注入,是形成不同风光作品的根本所在。
鲍昆:
摄影是个观看的艺术,回到艺术的层面上,我们可以借一个心理学的词汇–移情。也可简单理解为借物抒情–画家在写生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心情融入到绘画中,他通过笔触的运用方式等融入很多带有生命的东西,比如吴冠中用潇洒的笔墨画江南水乡。绘画能非常完美地在移情中加入艺术家个人的创造。而摄影是非常物理性的东西,就是你怎么看、看见了什么、记录下什么。这就是摄影的艺术。当然你可以在曝光上、PS上做一些艺术处理,但总的特征还是在于你怎么看。
《摄影之友》:
我们这次宣扬的”情感风光”是更加个人化视角拍摄的风光作品,我们希望大家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挖掘,这种情绪会让自己的角度更有主张,从而拍摄出不同的作品。
鲍昆:
观看的过程就是移情的过程,汉字的”情”,可以是表情和情绪,风景是有表情的,也是有情绪的。为什么只习惯于去拍摄早晨和下午特定时间的景色,而且都是阳光灿烂的样子?难道雨雪风霜、阴晴变化不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吗?那些自然现象与自然中的人也是对应的:惆怅、悲伤、愤怒的情绪都可以对接起来,而不只是一味”甜腻腻”的快乐,有的甚至连快乐都感觉不到,只是一些色彩的罗列。
《摄影之友》:
所以,只有注入个人情感,摄影作品才具有独立性和长久的可突破性。换个角度说,我们应该能够从这些作品,反观到摄影师本人,他的性格、他的观看角度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摄影师和作品应该互为”唯一性”。
鲍昆:
后现代是告别现代主义形而上学的时代。这个时代崇尚艺术和个体生命经验融合在一起的感觉。相比于传统艺术方式,摄影是直接的、新型的艺术媒介,最适宜生命个体毫无遮拦地感受这个世界。取景框中的情景可以勾起个人生命经验并嫁接起摄影师的个人情感,也可以用选择性的景物无限性地展开思考。摄影师选择什么样的景物,常常是自己经验情感的流露。你选择风动的自然,可能是你一种惆怅的心情表达;你选择雨,也可能是你内心有些忧伤。借用一个心理学的词汇”移情”,就是说你能否把风景的情绪变成自己的情绪。所以,即便是最普通的风光(风景)作品也能让你反观到那个摄影师,看他是否有丰富的情感思想,或他是否只是个娴熟的匠人。
《摄影之友》:
也就是说,在拿起照相机的拍摄风景时,在色彩、光影对你所造成的直接的视觉刺激诱发你按下快门之外,摄影师更应该经过自己的”过滤”,让你拍摄下的风景,成为因饱含主观观看与个性化体验而无可复制的、唯一的作品。
鲍昆:
摄影师在观看风景中,首先是你怎么观看,看什么样的风景,你看到的风景是不是你移情的对象,移的是什么情?其次如何在拍摄中表现自己,让你的风景主观化,让你的情绪通过一定的拍摄技巧很精彩地表达出来。不过要记住,不要让技巧干扰了你的情绪表达,为技巧而技巧是非常拙劣的。高级的风景观看,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物学的反应了,比如那些连动物都会高兴的蓝天白云之类。一些新的风景摄影已经很观念化,是通过风景中那些人文化的元素看我们的历史,进入对人类文明的思考。这样的风景摄影更耐看,会给读者一个阅读的阐释空间,可以让他们展开想象和思考。
《摄影之友》:
针对风光的拍摄,一直有两个很微妙的词,”风光摄影”和”风景摄影”。从现在经验性的感受来讲,那些主观情绪介入多而形成的作品多被潜移默化地归类为”风景摄影”,如果根据这个条件来判断,”风光摄影”是否就是应该减少个人情感?
鲍昆:
“风光”这个词汇的由来,学术界一直有议论,认为是需要廓清意义的一个词汇。它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它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思?许多年来,影友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拍的,我们也就一直沿用这个称呼惯例。我曾经考证过,”风光摄影”这个词汇大概是上世纪50年代初出现的,之前汉语中有”风光”这个词,但是并没有在摄影上用。
摄影是舶来的技术,自然拥有一套原来的话语体系和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风光”,在西方摄影文化话语体系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所以它是中国独创的一个摄影词汇。我曾经和吴寅伯老先生专门探讨过此事,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当时叫中国摄影学会)的第一届理事,参与过许多我们摄影文化最早建设的工作。他说这个词是五十年代在中国摄影学会制定全国影展征稿办法时出现的说法,可能是当时负责策划展览的杨子颐先生开始使用的。从那以后这个词就沿用下来了。
按汉语词义的理解,”风光”比”风景”囊括的东西要多,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们当时大干社会主义,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比如哪里修了一座大桥,通了火车,是社会主义新成就,是需要反映的,这样”风景摄影”就显得不太够用了,”风光”这个词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光”带有歌颂和社会化的意味。这是汉语词义的微妙。从”风景”到”风光”的微妙转换,其实是有着深刻的政治意识形态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风光摄影”和政治宣传摄影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五十年代出现的”风光摄影”这个摄影分类词汇,在文革时暂时停用了一段,文革后的八十年代又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而”风景摄影”就基本不使用了。这也是风景观看在文化上一个由个人视角到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变迁。
不过,这个词汇的内涵还是随着时代发展有变化的。最早的”风光摄影”比较偏重自然风光,之后人文的东西就越来越多,比如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那段。在外宣画册中敖恩洪拍摄的《油菜花》就是一例–灿烂的油菜花田背后是火车喷着白烟驶过,二者构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意象。照片其意并非在油菜花,而是借花抒情,表示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姹紫嫣红。那一代的摄影师为附合当时的意识形态而创造了一个借物抒情的宣传摄影模式,这个模式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形成规模,直到现在还有巨大的惯性影响。
后来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摄影师器材水平的提高,一些摄影师改变了这种模式,将拍摄的视角又偏向自然风景,并强调摄影本体的那些表现力,比如影调、锐度和色彩等,以便让风光摄影更迎合商业市场,比如挂历市场的需求。在这个方向上有那么一些人的成功,于是就影响成了千篇一律的风潮。
“风光”是个应意识形态宣传需要而出现的词汇,”风景”则是完全个人化的拍摄。摄影师应该找自己的角度去拍摄风光,而不是去复制别人的观看,从这个角度上说,对”风光”这个词汇,应该做一个反省。
声震山河 张甸 这种人文风景后来成了主旋律的“风光摄影”
苍涛 陈复礼 “移情”式的典型作品,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意境”,借物抒情。
搏斗 陈复礼 典型的“诗言志”,已经走出了单纯的风景。
仙人洞 江青 一张简单的风景摄影习作,后来被毛泽东赋予了巨大的政治含义,整个过程是一个图文重新演绎的典型案例。
雨后黄山 黄翔 用摄影来模仿古代水墨绘画的情趣,真正的心情并不多,要的是“风格”。
瞬间遐思 李元 相对于那种比较沉重的“诗言志”风景摄影,此作是一种非常美好心情的表露。
写给叶子之一 游莉 细腻的心情记录,直接却令人揣摩。
写给叶子之一 游莉 随意、自然,有几分惆怅,耐人寻味的观看与被观看。
写给叶子之一 游莉 耐看的细微,让人感到寒冷。
鲍老师,黄西就在我们这里的Cambridge上班,有个朋友认识他。
这篇文章应该请速度来学习。
我看贺延光老师在新浪开了微薄,您也赶快去吧。。
@Nana
围脖我有点怕,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怕再被捂死。
谢谢N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