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起来开机,接到铁生夫人陈希米的短信——铁生走了。
补:刚刚看的北京市作家协会发布的消息——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史铁生同志因脑溢血突发抢救无效于2010年12月31日3时46分在北京病逝,享年60岁。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是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现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他生前留下遗嘱,去世后将自己的肝脏和大脑捐给有需要的患者和医疗机构。他的去世,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我们将在充分尊重家属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后面的安排和纪念活动。
北京作家协会
2010年12月31日
艺 术 家:万 夏
策 展 人:苏 丹
执 行:刘春华
展览时间: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23日
开幕酒会:2010年12月31日(周五)下午3点
展览地点:四面空间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2号路创意广场旁
邮编:100015
电话:010-59789608/59789609
邮箱:smkjart@163.com
网址:www.art4m.org
视觉的”延异”
鲍昆
如果将摄影也看作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文本, 那么它也存在一个“延异”的话题。
所谓“延异”,是德里达发明的词汇,指的一切文本都是模糊的、未定的,是不明晰的,一切文本的“本原”只是当下的。
视觉的本质是随着时间流逝中的“历时性”活动,但摄影却是一种“间断”时间的活动,把时间变成了空间,而且它是以框型的结构关系重新赋予和规定了我们视觉观看的意义。我们很多年对于摄影的理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并把摄影等同于视觉。其实两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视觉的历时性特征需要历时性的表达,才能再现视觉和视觉之后的意识活动。这个过程正好和德里达“延异”的意指具有一定的同构性。但摄影作品“在者”的即时性呈现却好像和视觉的历时性存在着不可重合的矛盾。
万夏的摄影展览,是他每一次单元性的视觉过程呈现,那些拼贴的作品正是他曾经在看一个个场景时游移的目光再现。他以这种方式挑战了我们一贯认知的摄影意义,探寻视觉本身和摄影之间的关系。在他的这个挑战(实验)中,瓦解了摄影曾经给我们强加的固定意义。他也从一个角度上告诉我们,我们总爱说“摄影”如何,但实际上“摄影”是不可说的,尤其是我们把摄影等同于视觉的时候。我们不能在摄影之中说摄影,只能说视觉是什么。
万夏还不满足用摄影再现视觉,他还希望洞穿依附在纸上的视觉遗迹影像,寻找视觉后面的意义。那些粗暴地贯穿在“作品”之上的孔洞,就是万夏质疑“视觉”的目光。空洞后面是什么呢?或许,佛可以回答。其实,正如德里达所云,一切都是延异的。
2010.12.22
上海外滩
浦东的167个上海
重庆
济南
长沙
宏村
1982年(后排右2为万夏)
万夏:穿透万象
方振宁
“万象”一词被释义为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那么为什么要“穿透万象”?
当万夏在手机的那一边,回答我问的“你的创作动机是什么?”时,他说他已经抄写《金刚经》有十几遍了,打算要抄五十遍。那么万夏抄《金刚经》的意义在哪里呢?
于是万夏引用了《金刚经》中最为精彩的一段:“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来解释他对世界的认知。然而用电话来传播一段文言,显然不是一种最佳的形式,于是万夏操着一口有川腔的普通话,把《金刚经》中的佛告须菩提这一段翻译成白话传达给我,于是听者的我豁然开朗。原来《金刚经》说的是,所有你能看到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万物的表象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如果你视万象为虚幻的假相,那么才能获得对真实世界的到达。
我们可以释译一下“摄影”一词,它是由“摄”和“影”两个字组成的词,直译就是捕捉影像,所以摄影是在世界没有发明摄像之前,成功的捕捉世界表象的先锋性工具。它使我们借助平面的媒介,回忆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准确地说,是固定了我们的视觉所曾经有过的视觉经验。那么还有什么能比摄影更能说明表象和真实的关系吗?如果你只是通过摄影来了解世界,那么它就是地道的表象。
认识到此,那么在虚幻的摄影上打孔,就成为一种鲜明的认知。谁也不知道很多年来,万夏这位诗人和出版人还有着另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万夏十多年来有意无意地疯狂拍摄,也没有人会想到他会像一匹黑马杀到视觉艺术的世界中来。
其实所有的话题,都是从我写这篇拙文的三天前开始的。艺术家苍鑫把万夏和我带到离798不远的五环外他的工作室聊天,无意中万夏说到他手里有一批摄影,他描述了一下作品的状态,我和苍鑫凭直觉,都对这批还没有看到原作的作品感到兴奋。一致认为应该拿出来展览和传播,形式就是赶快办一个展览,结果就这么定了。当我还没有看到原作时,也答应了为这本画册写几段文字。当我真的在几小时之前看到这些作品时,吃惊了。于是冲动地写下了这篇短文。你看,直觉就是这么灵。无论是万夏的作品,还是我们的直觉,都是穿透万象直见如来的行为。
2010年 平安夜前夕
北京后现代城
此次展览共展出近20幅摄影作品,多为近4米的长幅摄影。沙峪口、重庆、济南、浦东、上海外滩等地作为选景,通过影像的重叠和拼贴,营造出的或虚幻或现实的神秘怪诞气氛,尤其是作品遍布规则的镂空圆孔,背后灯光透过圆孔的直射,带给观者时空交错的独特视觉感受。艺术家以摄影这种最直观的视觉方式,作为唯一的诠释,对话世界,对话观者。
展览将持续到2011年1月23日,敬请关注!
12月24日早上10点,邢台市首届纪实摄影展举行开幕式,邢台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刘振友、邢台市人大副主任鞠朝武与各级领导和近百名邢台摄影协会会员参加。
由于邢台市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展览空间,展览在一个公园内展出。但这没有影响参观的人流。整个展览一共有8位作者的作品展出,每人10幅作品,共80幅。
邢台媒体在采访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刘振友,他对这个展览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个展览是邢台首次举办的纪实性摄影展览,为邢台本地的摄影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展览前言和部分作品。这个展览是由博联社的博友赵迎九具体策划执行的。
民间视角下的平民立场
2010年岁末,邢台市摄影家协会隆重推出以”民间·视角”为主题的邢台市首届纪实摄影展,本次举办的影展是对邢台纪实摄影领域的一次梳理和成果展示。本次展出的作品来自八位长期关注民间的摄影人,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但立意明确。他们自觉地将镜头指向民间,用影像记录和解读民间百态。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性的关注,对百姓生存环境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彰显了民间视角下的平民立场。他们是深入民间的实践者,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他们的作品也必将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承受历史的考验。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之门洞开,相机已经成为人们手中的一个普通工具。人们通过网络或影展对摄影已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纪实摄影在百姓心中早已不再”曲高和寡”。 纪实摄影以人道主义关怀作为基本立场,不仅是摄影人对人类个体或群体的一种关切态度,更是对自我的认同。尤金•史密斯是美国纪实摄影师,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的关怀情愫。尤金•史密斯的作品中《乡村医生》和《水俣》是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代表作,他以图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特殊环境下人的生存状况,他用影像传达悲悯力量的同时,从来不让人丧失期盼与希望。尤金•史密斯关注的对象皆是平民百姓,他对镜头里的场景都倾注了人文关怀与理解,使得看似平淡的影像充满了关爱的温度。纪实摄影者只有以人道主义作为精神理念,才能以客观平等的视角去反映事件的本质,才能赋予影像作品更加厚重的人文内涵。
邢台市首届纪实摄影展由邢台市摄影家协会主办,邢台网协办。本次展览与网络影展同步进行。网络影展的介入突破了本市影展单一传播渠道的瓶颈,在扩大了受众群体的同时也为观众和作者之间建立了互动与沟通的平台。网络影展不仅符合当今消费文化的需求也更加节能环保,这也是本次影展的一个创新和亮点。本次影展涵盖了老中青三代摄影人,他们当中既有传统纪实摄影阵营里的坚守者,亦有新纪实摄影领域里的探索者;他们的作品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发,希望能以本次影展为起点,带动更多的摄影人加入到纪实摄影的行列中来。本次摄影展从策划、征集作品到开展经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做足了案头工作,但是由于投稿作品数量较少,所以本次影展未必能完全代表邢台纪实摄影的整体水平。邢台市首届纪实摄影展是一次综合性的探索之旅,希望通过本次影展及学术讲座能够引起大家的争鸣与探讨,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纪实摄影之路会越走越宽。
赵迎九
2010/12/10
《矿工兄弟》李建民
《矿工兄弟》李建民
《教堂里的人》赵迎九
《教堂里的人》赵迎九
《教室》邢峥
《教室》邢峥
《砖窑》吕桂安
《砖窑》吕桂安
《太行晚晴》 李继生
《太行晚晴》 李继生
《太行晚晴》 李继生
《太行晚晴》 李继生
《绿茵场上的阳光》李杰
《绿茵场上的阳光》李杰
《南阳移民》赵韵方
《南阳移民》赵韵方
19日,在北京798映画廊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是任曙林和钟立风的“八十年代中学生——音乐影像展”。这个活动颇有新意,在现场的音乐演唱中,参加活动的来宾们被带入二十多年前的历史情境。照片中大屏幕上那个很酷的。
认识曙林快三十年了,他在慢走快走的岁月中几乎没什么变化,在老朋友中,大家提起他都是说他是个长不大的小年轻。曙林在老四月影会成员中,属于最早来自北京电影制片厂子弟那一拨。那一拨人是四月影会当时重要的力量。他们当时主要的活动地点是在有一个极浪漫名子的胡同“百花深处”的北影宿舍里。那时那个院子里还住着陈凯歌、田壮壮等后来成功的电影人士。不过曙林他们的头头就是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前年去世的著名电影摄影师池小宁。住在那院子里还有一个在四月影会中非常活跃的陈帆,现在在香港。“百花深处”这一拨力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精神顾问,就是前些年故去的狄源沧先生。那时大家把狄先生亲切地称为“老狄”,是按文革把一切都扯成平辈,都是“革命同志”的习惯,而不像现在人人都互称“老师”。
曙林他们那时在老狄的带领下每周五研讨摄影,老狄则用自己多年的专业摄影知识和这些小他很多年的小青年们打成一片。那是一个现在回忆起来都温暖无比的一段佳话。我们这些无缘参加这个叫“星期五沙龙”的人,总是充满崇敬地听他们讲“ 过去的事情”。
和曙林最好的还有孙青青、李恬、范生平等人,当然中间最重要的池小宁。这次曙林拿出八十年代拍的16毫米电影纪录片,说明他们那时已经和电影结下了很深的渊源。这肯定和池小宁的影响脱不开干系。
在这次活动中曙林放映的“夏日的回忆”,将一段八十年代中学生夏令营的生活完美的再现了。在场的观众们都惊叹曙林电影中镜头流畅的表达,同时也艳羡那个绝不会回来的纯净的岁月与纯净的青少年们。从广州小周村来的年轻艺术家张湘溪在我旁边感叹,那个时候他还未出生,那时的孩子们活得多么有滋味。
在场的还有电影中那些稚嫩的中学生们,今天他们都已步入中年。一个当年的女生对我感叹说,我还以为我的青春不在了,没想到她在任曙林的摄影里。
那日松为任曙林的展览精心设计了一个新的展出方式,就是音乐与影像的结合。钟立风和他的乐队以富有感染力的歌声和音乐,唤起了在场观众们对于青春的回忆和激情。当下的艺术展览已经成为见多不怪的平常事,新的方式在催生和创造新的艺术,这或许是生活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这样的尝试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为艺术的呈现增加了新的可能性。
脚比头大的人就是年轻时的任曙林
任曙林在介绍自己的作品。
任曙林在介绍自己的作品。
钟立风在深情地演唱。
音乐中不断闪现的青春。
乐队带来专业的音响和调音设备。映画廊的李逦在负责播放视频。
结束后任曙林和当年的中学生一起合影。时间把他们打磨成同龄人。
18日下午3点,台湾著名的纪实摄影家沈昭良的《映像·南方澳》展览在北京华茂中心的爱普生影艺坊开幕。我应邀作为这个展览的主持。这是和沈昭良以及台北爱普生影艺坊的两位美丽“女生”留影纪念。沈昭良是近年来最为活跃的台湾摄影家,近年来在台北、东京、汉城举行展览。他这次展出的历经十多年一直坚持的对台湾南方澳渔港的观察记录,具有鲜明的台湾乡土摄影风格。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的小说《根》自1976年问世后,不仅震憾了美国社会,而且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是后现代社会开始之际,人们通过文学来对现代性的反思,是有着深刻文化背景的一股国际性思潮。这股思潮不但影响欧美,也迅速波及亚洲。在台湾八十年代的公民意识觉醒之刻,台湾作家陈映真发起创办了《人间》杂志,这本以图文并茂的杂志代表了台湾冲击集权统治,民主意识觉醒的民间意愿。《人间》的图文并茂风格,也带动了台湾摄影的乡土意识,一批优秀的摄影家走进民间,拍摄底层民众的生活,寻找“根”的精神源泉,以确定台湾人的人格自信。于是,乡土摄影以独特的姿态非常有力地参与了八十年代台湾的民主启动进程。
但是,随着时间无情的消逝和市场的裹挟,台湾的乡土摄影现在已经显得沉寂,许多摄影家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再坚持,而年青一代更是时尚地追求市场。沈昭良则一直以一种文化人,知识分子的眼光坚持这种风格的摄影。沈昭良的摄影现在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因为人们在喧嚣的市场之后,仍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精神之源。
關於映像南方澳系列作品
文/沈昭良
節錄自2001《映像南方澳》攝影集
歷時近六年,往返不下四十次的記錄過程裡,經常有朋友問及,何以對南方澳情有獨鍾?記得第一次接觸南方澳是在1995年深秋的午後,由花蓮駕車經蘇花公路北返途中。一路上,湛藍的天空、無盡的海景,加上吹進車內的徐徐涼風,伴隨著我和那部四處征戰的老爺車,在蜿蜒的山路上緩慢前行。就在接近蘇澳的蘇花公路北端盡頭,浪濤依舊來回拍打著海岸,人的活動卻變得頻繁,零星的漁船也逐漸出現在海的另一端。當車子繞行過櫛比鱗次的凹凸海岸線,遠眺的漁港景觀映入眼簾,隨著車子與山路的纏繞,漁港變得若隱若現。不久,我來到足以鳥瞰全漁港的高點,夾雜著大海、魚腥和涼風的氣味撲鼻而來。壯麗的海岸景觀和漁港風貌宛若畫作般在我眼前展開,港內除了徐緩移動的船隻和偶爾劃破靜謐的校園鐘聲,乍現的漁港氛圍顯得格外寧靜、祥和。
在佇足飽享自然美景後,我順著山路下行,繞經行人熙攘的街區,南天宮內的信徒忙著焚香膜拜,廟前的老人專注於觀棋對奕,沿著港邊林立的商家賣力地高聲吆喝,環港的道路上不時出現修船工人忙碌穿梭,造船廠內上架的漁船早已清洗過而煥然一新。最後,我來到舊橋邊,「現撈仔」的漁船心繫魚貨鮮度,急著進港卸魚,安檢人員則絲毫不敢怠慢,忙著迅速上下漁船。時值運搬船滿載鯖魚回航,前方的大型圍網更是擠滿圍觀的人群,卡車來回卸載,吊車發出鏗鏘巨響。此時,如同站在山巔般,雜陳的氣味撲鼻依舊,只是愈發濃烈。
自此,南方澳不僅成為我遠離都市塵囂的避風港,山頂高點上的吞雲吐霧也成為長途跋涉後的暢快慰藉。不分春夏秋冬、日夜晨昏的造訪,屬於南方澳特有的溫度和呼吸也不再只是初見時那般,來自山頂的眺望,時而抑鬱糾葛,時而波濤壯闊,回歸地表的人文,則時而寧靜閒適,時而喧騰急促。逐漸,自然及人文環境的複雜情愫,隨著血液和神經在體內流竄,而我也開始駐足港邊,深入巷弄,四處尋找那股不斷牽引呼喚的力量,期待驚奇的浪漫際遇和片刻相逢。
1997年除夕,那是我往返於南方澳的第三個年頭,一場除夕夜的賭局嬉戲,正如火如荼地拉開序幕,雖是捉對嘶殺、輸贏互見,如同高掛在牆上,寫著「實在」的匾額般,往來之間盡是童叟無欺、誠實爽快。不僅商業買賣和餘興活動如此,就連在碼頭邊隨處可見,專注的漁獲卸載和揮汗如雨的戮力景象,皆可視為實在信念的遂行與踐履。多年來,遙遠的路程、熾熱的艷陽和滂沱的雨勢未曾澆熄我對南方澳的熱望;熱鬧慶典的廣場邊,滾燙燠熱的鍋爐旁,冷冽濕潮的冰庫裡,挑高寬廣的船塢內,密閉狹窄的船艙間,以及入夜後的杯觥交錯、把酒言歡,反倒讓我身陷其中,流連再三。
在漫長的記錄過程中,豐富多元的影像素材,雖曾令我迷失於觀景窗外的狹小視野和空泛的快門葉片聲中,隨著對漁港週遭環境的認識和理解,我逐漸在精神上擺脫虛妄與躁進,將視角由隨機的瞬間攫取,擴及特定的氛圍建構,讓影像語彙回歸純粹的具象形式,藉以勾串南方澳不同角落中,綿實渾厚的生命樂章。記得遊學東瀛期間,日籍老師田村泰男曾在一次討論中提及「做為一個影像工作者,當你輕率的開啟快門,只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辯解和不知所云的窘境。」雖然,專注的體察和漫長的守候,對其他人而言,也許只是極端的淒美和莫名的癡愚,對我來說,卻是南方澳所給予的最深切自省和無私分享。回顧初期面對景物時,按下快門的急切與不安,至今仍不免心有戚戚。
將「海」字拆解便是水與人類的母親,也因此有人將其衍伸為生命的起源和歸宿;或許是環境的必然,海洋之於南方澳,除了財富與經驗,生活中的智慧與發想、面對生命的恢宏與寬容,亦可說是拜海洋所賜。就像飽歷雨水風霜的老船長,雖不免輕嘆年輕一輩不再嚮往海洋,每當憶及過往的璀璨歲月,卻仍是一貫的意氣風發、神采飛揚。冀望作品中含括:漁業活動、周邊產業、外籍勞工、宗教慶典及生活樣貌等觀察的紀實影像,聊足以勾勒南方澳漁港植基於漁業及地理論述背後的環境結構和社會脈絡,並透過影像中所凝結,當地人民的堅毅性格和樸實風情,傳達些許海洋子民面對未知的無悔與綿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