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0年8月15日 的存档

最新的精彩乌龙

2010年8月15日 鲍昆 2 条评论

最近乔姆斯基到北大演讲,网友们贴出演讲现场出现的乌龙八卦。从这场乌龙八卦中,我们再次可以一窥现实中国的高等教育状态,实在是太杯具了。现在大家纷纷把孩子送往国外,现在看来还真不能说是简单的崇洋,这等水平的中国教育难道不误人子弟吗?这事发生在一贯以中国最高等学府著称的北京大学的八卦,那么其他的学校呢?

下面是网友的记录和感慨,后面是跟帖——

 

扯两句乔姆斯基北大演讲会
今天听了乔老的北大演讲会,应该说,乔老的表现可圈可点,真诚、机智而又幽默,体现出一贯的反建制倾向,不仅批评美国政府,也批评中国政府。他的批评怎么用,各派势力可各取所需,但从具体内容上说,新意毕竟不多。

校方的表现却很难让人满意。我们敬爱的周校长讲稿很不利索,让听众愕然了几次。比如说,说乔老来领取中国最高学府北大的名誉博士,是乔老的很大光荣 (这个无论对乔老,对清华都太不客气,北大是不是NB, 不该北大校长来讲,是人民群众评的);为了强调乔老来一趟很不容易,特意交代乔老是XX个杰出科学家中惟一一个还在世的 (是不是要告诉乔老你活得太长了啊?);最后来一句,说乔老领了北大荣誉博士,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这句话吓了听众一跳。你想跟人家一家人,人家乐意吗?

翻译犯了个大错误,主持人交代乔老是”语言学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居然把”政治评论家”翻译成politician,全场”啊”的一声。politician大概是乔老最讨厌的东西之一,现在居然被安了这顶帽子,情何以堪?  

乔老的行程也很奇怪,没有和中国杰出的人文社科学者作实质交流,而只是和语言学的一些人搞了些活动,很快就要走了。我们猜测他只是被相关学科的人请过来当花瓶的,目的还是为了引起上面领导的重视,多弄点钱。所以接待的人才把他捧得那么高,比如说”罗素、杜威以后最伟大的西方学者”啊。老爷子是很牛,但还没有牛到这地步。

下面是跟帖——

南水:周校长的稿子应该是具体的邀请单位或部门起草的,呵呵。邀请单位或部门大概就是一个媒体水平

海裔:上回跟齐泽克聊,他说人大请他去演讲,现场居然弄了两个小提琴手给他配乐。这个乌龙跟北大是反着的。对齐泽克这种满口黄色笑话的主,就不要整什么高雅。

乔老一口一个世界和平,让我想起了《功夫》里面最后那个讲世界和平的乞丐:

“小弟,看你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lilac10:北大开场之后乌龙就球一个接一个,可谓”高潮”迭起。

翻译一身写字楼公关小姐打扮,上来就把主持人的 “先生们女士们,晚上好”翻成”Ladies and gentlement, good night”,径直要打发人回家。紧接着把”政治评论家”翻成”政客”(politician),一座皆惊,唯有乔老爷装糊涂。

随即周校长用激越的领导演说腔念不知谁给他写好的稿子,说”授予乔氏荣誉博士学位不仅是北大的光荣, 也是乔姆斯基的光荣,因为他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获得中国的荣誉学位,就得到中国最高学府的荣誉学位”,一口气灌进自家球门两个球,效率之高,可谓全场看点。

然后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地告诉全场听众,乔老爷子是20世纪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十大科学家里内唯一还活着的,此刻翻译小姐准确地把”仍活着”翻为”still alive”。这次不是全场哗然,而是一大片学生把头藏到椅子下面去了。

短短的开场以把乔老爷来访同当年罗素、杜威访华相提并论作为总结,以突出北大人的历史视野和思想传承,先且不说这个类比是否恰当,单单就开场以及整晚主办方(包括后来做问答主持的那个语言学教授)的表现,就令人怀疑如今专业化、行政化的大学,是否还有能力组织思想性的对话和交流。这个算乌龙球踢到自家球门门柱上吧。

乔姆斯基此次演讲并无新意,但仍不失他固有的感染力。但演讲进行中,四周常有学生交头接耳,多为询问一些英文词汇的意思是什么。当时觉得既然主办单位提供同声翻译,学生如对自己的英文理解没有把握,何不借个耳机?是否某些北大学生脱不了不懂装懂,打肿脸充胖子的坏习惯?到散场后才知道,耳机不是免费提供,而是要30元的租金。观全场盛大的排场(包括每个座位上放一个内装精美特制印刷材料和一罐矿泉水的购物袋),实在不理解主办方和各大牌赞助方为什么不好事做到底,好钢用在刀刃上,体察穷学生的难处,免了这30快的杂费,演讲效果更好不说,但就费用讲,相信也不会是这次活动的大头。这个该算技术犯规,罚一张红牌,禁赛一场。

总之,整晚活动蔚为大观,硬件过硬,却输在”软实力”上,有些是因为不认真、不专业(如翻译的技术错误),有些则是体制原因(秘书给领导写稿;领导不动脑子、不做调查研究,只会到场念稿子;专业化学者组织超越学科范围的政治性、思想性讨论),更忘了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散场后碰到几位熟人,都感叹北大越是热衷举办”世界一流”活动、请”世界一流”人来,就往往越显得离”世界一流大学”尚有距离,有时还是令人难堪的距离。

分类: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