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未分类’ 分类的存档

转载:伯明翰惊魂 亲历英国骚乱

2011年8月13日 鲍昆 1 条评论

作者:张昆    文章发于:经济观察网

http://www.eeo.com.cn/2011/0809/208387.shtml

被洗劫一空的LV和Apple店铺冒着浓烟,满地都是砸碎了的玻璃。嬉笑怒骂的黑人青少年穿着黑色帽衫带着口罩,手中握着刚从店里抢来的各种电器,衣服,珠宝和现金,三五成群地游荡在市中心的各个角落。这就是今晚的伯明翰,这座英国第二大城市和其他几十个城镇延续了昨天伦敦的骚乱。

与他们相对应的是躲在饭店不敢回家的顾客惊恐的眼神,住宅楼保安瑟瑟发抖的身躯,还有几辆在远处闪着红蓝警灯孤零零的几辆警车和全副武装而又无可奈何得傻站着的警察。这就是我居住了4年的地方,生活了10年的国家。

今晚从市中心饭店出来,几名保安把在门口,经理出来把原本锁着的门打开放我们出去并告诉我们快点回家。朋友这时也打电话说街上有一群黑人青少年刚刚抢劫了一家中国人开的杂货店。出了饭店原本热闹的市中心几乎没什么人,很是反常。还在纳闷怎么那群小青年这么可怕吗,警察也管不住?

上了车,24小时音乐电台heart没有了往日劲爆的音乐,却放起了忧伤的中提琴曲子。一分钟过后,音乐电台开始播新闻了,伯明翰地区及周边小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骚乱。伯明翰市中心聚集着几百人把著名购物中心Bullring的诸多店铺砸烂抢劫,LV和苹果更是被抢得一个不剩。

开着车往家行驶,夜色降临,高架桥上只有几辆汽车在飞驰,主干道正中间一群群的黑人都不约而同地穿着纯黑的帽衫大摇大摆的走着,听到我汽车的声音,全都扭着头望过来,我心里一惊,平时在电影里和新闻里看到的画面现在正发生在我的身上。只要他们想,完全可以把我的车拦下,掀翻,暴打一顿!这时前方蓝光一闪,好像是辆警车,我一脚油门从他们身边绕了过去。把朋友送回家之后又回到市中心我住的地方,一路上全是东倒西歪的汽车轮胎,街边的少年在尽情地砸着电话亭和栏杆,时不时地向我的车砸来一两个小石子。幸好我住的地方有警察把守,也没有商店,最终平安到家。

回到家一个女生室友吓得快哭了,还没缓过来,她刚刚被一群暴乱者堵在一个住宅区里快一个小时。打开电视,才知道原来大不列颠帝国的首相还在意大利度假没回来呢,伦敦的市长也是刚刚回来一天。这个原本就在没落的帝国在新政府的带领下坠落的更快了,十几年没有执政的保守党在金融危机之后明显不清楚该怎样接手这个国家。不但大选之前的许多诺言没有兑现,而且一系列的新政使得在刚上台一年的时间里示威游行接连不断!这次事件突显新政府的反应迟钝和无所作为。曾经被911地铁和公交爆炸案袭击过的英国在我的印象中一向都是小小心翼翼的,警察都是时刻保持警惕的。一个以绅士风度著称的国家发生如此大的全国范围内的暴动让我十分震惊!更加震惊的是暴动的第三个晚上首相竟然还在度假没有回来。前两天卡梅隆没有回来的理由竟然是他认为事态不算严重!这次事件的主因是由于伦敦警方在一次行动中击毙了一个当地黑帮的小头目,黑帮成员借着人权的幌子开始打砸抢并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底层人士和无学可上的青少年乘火打劫。而警方对此局面完全控制不了,暴乱三天了连一份击毙黑帮头目事件的声明也没有发出。

耐人寻味的是此次骚乱的主体竟是青少年!他们幼稚的面庞此时再也遮不住一颗颗暴躁的内心!为什么是这样?新政府财政削减方案的一部分就是大幅削减教育开支,并建议大学提高学费。记得我刚来英国的时候英国本地大学生的学费是一年1000镑,当时英国的人均税前月收入是1600镑,这次的新政允许大学最高收费不超过9000镑。大幅的教育开支削减使全英99%的大学都选择了9000镑的新学费标准,这直接导致25-30%的年轻人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如果申请助学贷款,三年大学3万镑的学费和额外的生活费用会使很多毕了业却不能及时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在毕业后第一年破产。

新政原本的意图是逼迫一部分学生不上大学转而学习体力类得技术活,比如水电工,木工,建筑工人。因为这些工作不体面,英国人不愿做,所以长期被东欧人占据。这部分工作如果英国人能做就能节省很大一部分社会保障开支。新政还要求青年在失业一定时期内被强制安排工作,如果超过一定时期还没有工作,将不再给予失业救济金。在一向以福利制度著称的欧洲,这种让人透不过气的的政策一下子激怒了长期娇生惯养的民众,大大小小以青少年为主的游行接连不断。目前的状况是年轻人既上不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因为和十几个人租一间房子住的东欧人相比,他们身价太贵了!

没有了工作年轻人就没有了出路,而新的紧缩的移民政策也逼迫很多外国人离开英国,但更逼走了很多著名外籍大学教授和优秀公司管理人员。表面上这些工作职位让给了英国本地人,但实际上这些空缺不仅是职位,更是技术和竞争力。人才的流失使英国本土企业丧失竞争力而被逐渐淘汰进一步减少了就业机会。新政还有不得不说的一点是金融管制。英国服务业占GDP的75%,其中金融服务又占了绝大部分。经过金融危机,新政府对银行的管制和监控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各项以控制之风险为名实则影响金融业自由的条款给银行念了紧箍咒!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个人贷款困难,银行本身投资自由受限。多家银行包括汇丰,渣打,都把全球总部搬离英国至香港和新加坡。投行的巨头摩根大通和高盛也几乎摒弃了欧洲总部,虽然总部名义上还在英国,但总裁却一年里10个月都在香港。以金融为支柱产业的英国元气大伤,剩下的就是今年上半年就亏损了14亿英镑的皇家苏格兰银行和深陷坏账泥潭的Lloyds TSB,裁员已成家常便饭!

英国的青少年何去何从?明年是伦敦奥运会,记得当时伦敦击败法国夺取主办权靠的就是承诺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并参与到运动中来。而如今看来,伦敦的年轻人更热衷于不劳而获的名牌服饰和电子产品,即使是犯罪也无关紧要。再过几个小时卡梅隆就要召开会议了,他讨人喜爱的白白嫩嫩的脸又要摆出一副严肃而悲伤的表情了,他要做些什么?下一个伯明翰的夜晚又会是什么样的?

分类: 未分类

北岛:精神赤贫才是最大的危机

2011年8月5日 鲍昆 3 条评论

P1020703-

                                                                                             鲍昆摄影

北岛:精神赤贫才是最大的危机

 

2011-08-04 来源:文学报 作者:潘懿敏        

 

摘要:在刚刚结束的香港书展上,近年处于“半隐居”状态的诗人北岛与读者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年过花甲的北岛身着浅灰色西装和白色衬衫,他神情平静,事先准备了讲稿,以缓慢语速向全场数百名观众演讲。

 

生活与诗歌难以兼得

北岛援引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指出“对于诗人来说,困难的是如何保持和生活的距离”。对于何为“古老的敌意”,他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从字面上来看,古老,即指原初的,带有传统意味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文字与写作的源头。敌意,则是一种诗意的说法,其实指的是某种内在的紧张关系与悖论”。

“如果里尔克安居乐业,拥有三五套房子,甚至是大房地产商,挥金如土,他能写出像《秋日》、《杜伊诺哀歌》这样的传世之作吗?如果卡夫卡从未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中,而少年得志、婚姻幸福,一本本出书,整天忙着数版税,他能写出《城堡》、《审判》这样改变世界小说景象的作品吗?”在北岛的假设中,安居乐业与伟大的作品两者似乎就如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他用华莱士•斯蒂文和歌德的例子说明:在表面的优渥生活中,平静的表象之下,同样可以看到这种潜在的古老的敌意。

北岛曾经历过二十多年的漂泊生活,做过六年的混凝土工、五年的铁匠,他笑称自己曾经是个“抡大锤”的。当年,他与一群知识青年被抛到社会底层,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开始反省,对语言变得敏感。而漂泊中“在不同环境中写作,就是古老的敌意”。同样的,他因此“有一个更大的地图,和更复杂的文化现象对话”。诗人在演讲最后指出:“可怕的不是苦难与失败,而是我们对于自己的处境浑然不知”。比起生活的动荡与漂泊,精神赤贫才是最大的危机。

 

作家与母语关系紧张

在演讲中,北岛指出,古老的敌意包括三组紧张关系:“一个作家和他所处时代的紧张关系”、“一个作家和他母语的紧张关系”、“一个作家和他本人写作的紧张关系”。他还对这三组紧张关系进行了通俗的概括:“作家不仅要和世界过不去,第二要和自己的母语过不去,第三还得跟自己过不去”。他认为作家必须如此,自己和自己较劲,“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都没有,就算是对这个世界彻底投降了,同流合污,无可救药”。而“一个严肃的作家,必须对自己的写作,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反省精神”。 回想起三十多年前,北岛说,当时汉语面临巨大的危机,那时“官方话语几乎禁锢了每个人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他举了一个例子:“年轻人已经不会谈恋爱了,所有恋爱的语言已经消失,不像现在是泛滥了。比如,如果你要向一个你爱慕的人表达微妙的感情的时候,你会写道:‘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他认为,当时“诗歌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挽救汉语的作用”。因为“诗歌向僵化的官方话语提出了挑战”。

北岛同时指出,今天汉语所面临的新的困境,“在去意识形态化以后,现代汉语陷入了新的危机,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语言垃圾的时代”。一方面是行话无所不在,“包括学者的行话、商人的行话、政客的行话”。行话同样渗透到了高等教育之中,“写论文就是一个把行话具体实现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沉渣泛起的语言的泡沫,包括娱乐语言、网络语言和新媒体语言。在所谓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这种雅俗结合所构成的最大的公约数,正在简化人类语言的表现力”。我们的语言再次变得苍白无力,北岛倡议所有的作家面对这样的现实,“超越语言的垃圾,恢复汉语的丰富、敏锐、新鲜,重新为世界命名”。

 

写作与孤独相伴而生

北岛把写作比做手艺:“写作是一门手艺,与其他手艺不同的是,这是一门心灵的手艺,要真心诚意,这是孤独的手艺,必一意孤行。每个以写作为毕生事业的手艺人,都要经历这一法则的考验,唯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在他眼里,网络这一新兴而势不可挡的新媒体是很好的传播的媒体和工具,也是一场灾难。“诗歌像酿酒,埋在黑暗中,却很长时间才可能成为好酒”。他觉得现在仍然应该读诗,读纸书,而不是把生命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奉献给网络。

当下的文坛人声鼎沸,喧嚣四起,娱乐化、商业化与写作渐渐关系密切。部分作家的高频率曝光与出镜,与深居简出的北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近年来作家的粉丝成群现象,北岛言辞犀利:“粉丝是商业化的阴谋”。他把粉丝现象比做“小邪教”,认为其中“充满了煽动性与蛊惑色彩。教主就是作者,骗钱、骗色,教徒,就是粉丝,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安慰”。“这本来是娱乐圈的事,现在扩展到文学界和文化界,这和我们整个文化的低幼化倾向有关”。在他看来,这一“低幼化”的后果与表现是:“作家不再引导读者,而是一再的降低写作水准和标准,为了迎合更多的读者。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由于作家与读者形成的共谋关系,导致我们的文化(严肃、娱乐)都不断的粗鄙化、泡沫化”。他坚定自己的立场是“ 反粉丝”的,作家应该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职业,“诗歌是文化的标高”,不会拥有大众的读者。他建议那些所谓的粉丝也需要古老的敌意,怀疑他崇拜的作家,监督自己所热爱的作家。

北岛坚持着他的孤独,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失败与古老的敌意紧密相联。作为作家,获得奖金这样看得见成功都是非常表面的。他真正看重的是自己内心是否承认自己的作品以及同行的认可。诗人需要和生活保持距离,写作与孤独紧密相连,面对着古老的敌意,北岛说幸运的是自己从未放弃写作。

 

鲍昆:北岛所说的“三个紧张关系”不仅是说文学,也涵盖所有艺术。我们为文、执艺,缺少了北岛所说的这种意识,都不会成为恒久的追求,更不会成为自己认定的永远。

分类: 未分类

我看曾梵志的”挪用”

2011年8月2日 鲍昆 3 条评论

c03531cb002

美国摄影师斯蒂夫·温特的《风雪之豹》

c03531cb001

曾梵志的油画《豹》

 

挪用和抄袭

我看曾梵志的”挪用”

文鲍昆

 

我是看《新京报》才知道曾梵志抄袭事件的。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新京报记者问曾梵志本人的态度。曾梵志首先承认《豹》的图像确实来源于美国摄影师斯蒂夫·温特的《风雪之豹》,但是否认抄袭。他认为这是挪用,是在当代艺术中很普遍的现象。这几年,艺术批评界有很多人介绍过”挪用”的概念,但却没有把”挪用”和与它一步之差的词汇”抄袭”放到一起来讨论。曾梵志事件实际上是将这两个话题并置了,到底什么叫抄袭,什么叫挪用,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还是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我认为艺术界应该通过这个事件做一个思考。

在为自己辩解时,曾梵志例举了挪用大师安迪·沃霍尔的例子。但我觉得这个说法不能成立。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大家比较熟悉,它属于是机械复制时代出现的艺术现象。他利用了很多明星的图像,通过复制以及特殊的手法来表现现代人在工业文明之下的消费社会一些特定甚至是很隐蔽的符号思维和生产过程。安迪·沃霍尔作品的形象资源来自于机械复制时代公共消费的各种符号,但那个时代与传统绘画时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从某种角度上说,从希腊开始直到近代的古典传统艺术的观念就是模仿。而到了机械复制时代,模仿的意义已经不大。传统艺术原来的模仿只能靠眼的观察、手的绘画技巧才能再现,但机械复制时代可以通过照相机、高科技瞬间完成。所以机械复制时代后,艺术不得不走向观念化。因为技巧性的模仿劳动在最终的目的前,意义已经不大了。传统手工艺操作除了表达艺术家的技能、才干之外,作为公共话语进入社会传播的价值意义在今天就显得很弱。从艺术品的生产角度上说,今天很多的制作手段完全是可以从技术消费市场通过交易找到,而且最后的使用效果极佳。甚至艺术家可以组织雇佣人,挪用现成品,利用摄影技术,利用各种高科技工业的制作手段,利用电脑里的Photoshop软件来完成自己的作品,此时艺术家再怎么表现自身的技艺方式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观念、话题,怎么引起公众的注意。除了某些绘画爱好者之外,公众不会再太多的关心绘画上的画法、笔法,他们关心的是这件作品说了什么话题,表达了什么主张。杜尚、沃霍尔等开启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也可以简单说成是”挪用”的时代。这一时代既挪用现成的物品,也挪用其他人的劳动,但是挪用需要公平的交易,和挪用之后的新的语意。

安迪·沃霍尔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是破解了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那种铁壁铜墙般的专业性崇拜,他把它拆解了,推动了艺术的观念化。从安迪·沃霍尔之后,艺术就是观念性的社会话语行为。如大多数艺术家的装置,具体的制作都不是艺术家自己完成的,也没有人去探讨这些话题,只是关心该装置作品表达了什么主题。艺术家只是出想法,制作和图纸的设计都不必自己亲历亲为,都可以委托他人,但他要把握效果,所以形象、观念是至为重要的。艺术家们也经常挪用一些早就失去了原始创作意义,被完全大众消费的商品作为自己创作的元素,来结构新的语义结构,比如安迪·沃霍尔利用梦露和毛泽东广为发行的照片形象。

但曾梵志这次则是典型的抄袭。

因为曾梵志是一个传统的油画艺术家,是在油画布上运用色彩作画,而且从作品表达的意思上看,《豹》这幅画是地地道道的传统油画艺术,它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作为传统的油画艺术家,曾梵志需要用感觉以及手上的技术,对形象进行描摹再现。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可以另作讨论,但曾梵志的”豹”又完全是写实主义的,这时他的创作就涉及到了形象资源的问题。因为传统绘画所需的形象资源,严格说艺术家应该直接面对。虽然现代的画家很多都利用照片来绘画,但照片的来源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了。首先就是著作权问题,如果是画家自己拍照的,别人管不着,那只是艺术家生产创作的一个步骤。如果这张照片是曾梵志自己拍的,然后再画,别人也没有任何意见,因为他就是原创。但是曾梵志这次用的美国摄影师斯蒂夫·温特的作品《风雪之豹》,则是摄影师花费了巨大的劳动才完成的。《风雪之豹》这张照片非常难拍,因为豹子是野生动物,它跟人不能交流。豹子怎么在镜头前出现,这对摄影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一个豹子的生存面积有近二十平方公里,这需要摄影师做深入的调查,要了解动物学、生物学,甚至要找一些猎人去了解,还要自己去亲自观察,判断脚印,然后他才能大致确定豹子出没的地方。再后才是怎么拍的问题。这幅《风雪之豹》是雪夜中的豹子,而且明显使用了灯光。用灯光拍摄动物,会获得极生动的效果,但是摄影师在野外调配灯光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像是在摄影棚里面拍摄。即使摄影棚里面拍,也不是一个摄影师轻易能完成的事。因为拍摄驯化动物(动物园的动物)也并不容易,需要在摄影棚搭好景,布好灯光,然后等待动物的偶然”配合”。《风雪之豹》显然是经过庞大劳动的投入后成功的,绝非简单的”快照”。曾梵志的油画《豹》画面中的豹子和照片中的一模一样,除了眼神光调动了一下,前面加画了几个树枝。曾梵志只是照着照片画了一遍,改变一下眼球的眼神(画过画的人都知道画眼神方向是最容易的),而且没有在原始形象上添加任何新的语意,连构成”挪用”的观念性再创作都谈不上,就说这东西是自己的创作,这就非常不合适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社会伦理都要求尊重艺术劳动的原创性。现在大家画照片画习惯了,但是还应该看你画的是什么照片,谁的照片。并不是”挪用”的概念成为你抵挡一切的挡箭牌,”挪用”并不是抄袭,这是应该澄清区别的。2009年媒体曝光的一个事件,一名浙江的油画家将陕西摄影家协会主席胡武功在1996年的一幅摄影作品《俯卧撑》,直接搬入自己的画面,在当时就引起了大家的讨论,画家后来向摄影作者道歉。胡武功那张照片的劳动付出量要比野生动物摄影师少很多,还只是一个街拍快照。再有,前年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主任薛华克控告一个画家,他拍的少数民族肖像那个画家完全照着复制。因此,如果曾梵志的《豹》获得合理的认证,那就把前面所有的案子都推翻了。

其实传统绘画也借助一些手段帮助自己造型的,如17世纪以后画家开始借用工具手段画画(镜像),利用物理中的”小孔成像”的方法来描摹形状以达到形准,安格尔就使用了这种方法。但曾梵志实际上画了一张照片,而照片又来源于一个著作权权属明确的摄影师。这肯定就属于抄袭。智慧的艺术家借用形象都是有一定的改变,不会像曾梵志的《豹》几乎不作任何改变。画家画图片有的是取照片意,有的是取某种具体的形象,具体的形象使用实际上也是有所变更。再有的 “安全的挪用”,是使用超过版权期的成为历史符号的形象,和又经过无数人加工之后著作权模糊、版权归属不明的公众性的符号,如安迪·沃霍尔使用的毛泽东形象。

总之,这几年这方面诉讼的官司不断,区分”挪用”和”抄袭”的概念,在现在看来是十分有必要的。曾梵志的《豹》,应该说是给社会和艺术界提供了一次思考的机会。这场议论的结果,也一定会有利于未来艺术家规范自己的创作。

本文发表在2011年6月《艺术时代》杂志

胡武功摄影作品《俯卧撑》

胡武功摄影作品《俯卧撑》

李跃亮油画作品《我小时候》

李跃亮油画作品《我小时候》

分类: 未分类

“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2011年7月31日 鲍昆 1 条评论

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是新华通讯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主办的一项全球性公益行动! 以” 关注贫困! 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摄影大赛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聚焦贫困、反映贫困现状、造成贫困的原因、应对办法和消除贫困取得的成果唤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贫困问题的关注。

大赛从2011 年6月1 日起开始在全球范围征稿,将于2011 年9 月1 曰截稿, 10月17 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在北京举行颁奖仪式。获奖者将被邀请参加仪式,获奖作品将在大赛官方网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网站、新华网、中国全球图片总汇网站等以及全球各大媒体发布,也将通过新华影廊在全球范围展示。

大赛将按照国际化、专业化摄影评奖标准,甄选在2001 – 2011年间拍摄和创作的反映全球贫困现状、扶贫措施、扶贫成就等方面的摄影作品。对用优秀视角、优秀影像表现、优秀传播效果对消除贫困产生积极影响的作品予以奖励,同时表彰通过摄影方式在消除贫困方面做出贡献的个人。真实、全面、客观的纪实类作品和立意深刻、创意独特的创意类作品均可参评。

 

奖项设置: 大赛各个奖项均由评委会成员投票产生,其中”最具网络人气奖”的评选以大赛官方网站的有效网络投票数为依据,结合评委评选产生。

一、摄影作品奖项

1 纪实类职业组单幅、纪实类职业组组照、纪实类非职业组单幅、纪实类非职业组组照各设金奖1 名(奖金各5000美元) 、银奖2 名(奖金各2000美元)、铜奖3 名(奖金各1000美元)、优秀奖10 名。授予以出色纪实摄影方式深刻表现贫困相关主题并为消除贫困产生积极影响的作品,以关注贫困问题的思想性结合图片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创造力等标准评出。

2 、创意类作品奖金奖1 名(奖金5000美元)、银奖2名(奖金各2000美元)、铜奖3名(奖金各1000美元)、优秀奖10名,授予深刻反映贫困问题并有助于消除贫困,集创造性与图片表现力等创意元素于一体的单幅或组照创意作品,以主题立意、画面创意、表现手法等综合指标为标准评出。

3 最具网络人气奖1 名,奖金6000美元及实物奖励,授予高度关注贫困问题、在网络投票中得票数高并得到评委会赞同的摄影作品,以大赛官方网站的有效网络投票数为依据,结合评委会的投票结果评出。

二,摄影师奖项

消除贫困贡献奖1 名(奖金8000美元及实物奖励)

此奖项授予通过图片深刻反映贫困问题,并对消除贫困产生积极、广泛影响和杰出贡献的人士。评委会将参考推荐单位评语! 以摄影师作品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关注度和效果等综合因素为依据评出。

征稿对象:大赛接受全球各地任何国籍的职业摄影师和非职业摄影师关于贫困主题的各类摄影作品。大赛界定持有记者证或摄影相关岗位证明的摄影行业从业者为职业摄影师,参赛者只能在职业摄影师和非职业摄影师之间选择一种身份投稿。

投稿要求:

1、投稿分类:大赛设置摄影师奖项和摄影作品奖项。摄影师奖项针对纪实类图片,摄影作品奖项针对纪实类和创意类图片,各奖项均接收单幅和组照投稿。

2、投稿数量:参赛者投稿总量不限,建议参赛者精选作品投稿。组照每组需包含3-12幅作品,每幅/组作品均需附上相应投稿表。相同或相似画面的作品只能投稿一次。参加评选”消除贫困贡献奖的作者需提交30幅个人摄影代表作品,并需提供可以证明作品在媒体发表的相关电子文档或纸质复印文档,另附600字以内的供职单位推荐信如无固定供职单位,请附600字以内的自荐信。

3、作品拍摄时间限制:所有参加评选的作品均需拍摄于2001 年1 月1 日至2011 年9月1 日之间。

4、图片标题及说明:纪实类和创意类作品均需有标题及不超过300字的图片说明。纪实类作品图片说明需客观真实,包括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创意类作品图片说明需简要介绍创作思路。

5、 图片尺寸:纪实类图片数据量在500-1000KB之间,创意类图片数据量不得超过10MB 。

6、合作创作作品:纪实类奖项不接受合作拍摄的作品。多人合作创作的创意类作品投稿时请署1 位代表者名字。

7、后期处理:纪实类作品不得对原始图像进行任何足以影响其真实性的改动,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装裱。

8、本次大赛只接受电子图片,以在线投稿为主要渠道。可直接或通过新华同(http://www xinhuanet. com) 相关链接访问大赛官方网站http: www. zoom-inpoverty. org ,根据网页提示投稿。

特殊情况可邮寄光盘!内容包括摄影作品电子文件,相对应的图片标题和说明,以及签名(接受电子签名)的大赛投稿表(最好电子录人并刻录在光盘上,特殊情况可复制背页表格以楷体填写后随光盘邮寄参赛)。

光盘邮寄地址100803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 号新华社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组委会

电话: 010-63076532/2054/7770

传真: 010-63076532

电子邮件: photocontest@xinhua.org

值班人员:韩敬 王雪 张潇艺

9 、投稿日期2011 年6月1 日至9月1 日 (以收到作品日期为准)。

“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组委会

2011 年6 月1 日

重要提示(( ” 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组委会声明》及《 “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投稿表》均为本启事附件。

分类: 未分类

又是一张忘不了的照片

2011年7月27日 鲍昆 2 条评论

842b2b92c9bc0f9716580a

又是一张忘不了的照片
在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后来被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称“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的温州儿童项炜伊,是最被广大群众揪心的一个小女孩。

项炜伊7月15日随爸爸项余岸、妈妈施李虹一起去杭州旅游度假。在启程的时候,小伊伊的父亲还没忘了给她拍一张照片,纪念这个刚来到世上两年半的小生命第一次启程去发现新世界。父亲项余岸在拍过这张照片后,还不忘把其发到微博上给朋友们分享,并特意标注“小伊伊第一次出远门坐动车去杭州,记念一下(7月15日 18:27)”。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后代的殷殷情感。照片中的项炜伊正在吸允着奶瓶,显得弱小、天真,像一个可爱的卡通玩偶,白色的小裙子和绣花的小鞋,以及她那显得略带恐惧的神情,都让这张照片令人过目不忘。显然,父亲的真情给予了这张照片神奇的效果,让我们从这张没有任何修饰的照片中感受到作为人类的最最本真的情感。
本来这个无比亲切的形象,只会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永恒的家庭情感的证据,却因为“7·23”这个特殊的灾难变成了意义无比复杂的公众性符号。因为,在这次惨绝人寰的灾祸中,项炜伊永远地失去了给她拍摄这张照片的父亲和母亲。
生命的失去和亲情的切断,都是来自这次铁路事故,项炜伊和她已经失去的父母以及其他37人,在这次本可以避免的灾祸后,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永远被人铭记的历史符号。这样的影像符号近年来不断地出现(像被冤屈的赵作海和达芬奇总裁的潘庄秀华等),这真是一件无奈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些符号。这些符号都和我们的命运攸关,都涉及真实、公正这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记住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防范我们再被疯狂邪恶的势力所侵犯。在不久以前,我们被“记住”的往往是一些操作出来的“英雄”符号。现在,我们记住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真实。所以,庆幸新媒体技术给了我们掌握一定真相的权利。
刚才发现,一个叫“东篱小菊”的网友,已经在百度百科上建立了“小伊伊”的词条。看来,“记忆”已经开始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那我们就记住这个百度词条吧——
伊伊
伊伊,学名叫项炜伊(项伟伊),2011年2岁半,温州人。在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被困20小时,在2011年7月24日下午5:20,女孩被奇迹般地获救。女孩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孩子父母均已遇难。伊伊的爸爸项余岸、妈妈施李虹都是教书的。7月23日,爸爸妈妈带着伊伊从杭州回温州,坐上了D3115杭州到福州的动车。2011年7月25日据医生介绍,项炜伊的肺部、肝部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下肢两个脚趾供血不足,院方将在观察其下肢血液循环的恢复情况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截肢。

53651945

据最新的消息,小伊伊的腿可以保住了,不必截肢。这真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

分类: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