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王庆松和中国当代艺术——鲍昆、王庆松对谈(3)

2011年11月28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老栗夜宴图,120x960cm,2000-1

老栗和《老栗夜宴图》

鲍:在你的印象中,老栗这个人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作用,表明他是什么样的人呢?

  
 王:老栗是特明白一人,我第一次去老栗家是1997年。当时我和张芳(王庆松妻子)花37块钱买了一挂进口香蕉去看他。现在想起来都很可笑,那香蕉连一个黑点都没有,很好看,其实很难吃,但礼物说明我们那种虔诚的态度。

  
 鲍:那是当时时髦的厄瓜多尔香蕉。

王:我当时介绍张芳说,”这是我女朋友,我没有来过你们家”。老栗说,”是吗?”我想他肯定知道我,因为我当时做”艳俗”,他怎么会不知道呢?果然老栗又问,”庆松你最近不做艳俗了吗”?老栗经常就只问一句话。我说,”我一直在做,只是说做得很复杂,大概还有一个星期就出来了”。过了一个星期我把《三姐妹》、《拿起战笔,战斗到底》、《最后的晚餐》等一些最早换脑袋的图片给老栗看了,老栗一看说不错,因为老栗一看这个东西绝对不是一个星期做出来的,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那时候电脑速度很慢。

有一次我因为晚了住在老栗那儿。他说,”庆松,你知道吗?这个沙发睡了很多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人,大家一来就睡这儿,现在你们这拨儿又跑这儿睡了”。他说的时候很感慨。老栗这人特别明白,谁过来是拍马屁还是求教,他都太清楚了,他只是在看演戏。最近听说老栗写了一篇老艾(艾未未,国际著名艺术家)的文章特别好,我没看到。其实你说老栗喜欢老艾吗?他不太喜欢老艾这种方式,但他还是站出来写这篇文章。老艾被抓了以后,他妈妈找了一些有名的知识分子,很多人躲了,不敢写。但老栗写了,据说写得很老练,把种种不利老艾的矛盾往下压,同时又从学术角度评价老艾。   

  
   鲍:老栗这人是挺义气的,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承担。大家尊重他是有理由的。声望要靠学识和能力,品格其实是更为重要的。

  
 王:老栗最风光是2000年以前,那个时候没人推动先锋艺术,他做了。2000年以后,政府干预很多,老栗就转到宋庄这边做艺术区。其实老栗也不喜欢这种乱哄哄的感觉,但是他觉得中国需要这个,他不得不做,他总是在特别重要的时期转折。在宋庄美术馆,我相信他的阻力非常大,包括后来”行为艺术”的文献展(2011年1月1日宋庄美术馆举办的”1985–2010行为艺术文献展)。

  
 鲍:这次行为艺术文献展闹得鸡飞狗跳的,各种利益都在表演。一些人指责老栗抢夺话语权,其实他们怎么会理解老栗做这件事有多为难,他用得着抢这个话语权吗?宋庄美术馆惨淡经营,既要维持办展览,又不能惹事危及美术馆关门,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王:关键是老栗会发现有希望的东西,比如实验电影。2000年以后,中国实验电影的发展就像当年九十年代初的当代艺术,蓬勃发展但无人支持,老栗就做了一个电影基金,筹措资金每年举办纪录片节。   

  
 鲍:老栗这个人挺棒,但他有他的毛病,委曲求全,有时候他的委曲求全让事情变得有点复杂,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他真的是一个好人。老栗的内心特坚定,但是他表面又很柔弱,碰到一些事他就软化处理。老栗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玩世”、”政治波普”那帮人腰缠万贯,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一度成了世界艺术市场上的冠军,这又出现另外一个问题。我个人观察老栗也很难受,难受在哪儿?就是中国当代艺术这么多年积存的问题。前面咱们聊到那些比如”有没有结果”的问题和”成功没成功”的问题,很多个人的欲望掺杂在这个历史的潮流中。这当中难免由于个人的欲望、自私造成整个大的运动中出现很多特别不和谐的东西,比如新殖民主义的问题。由于早期只有外国人来买,这种购买早期是抵抗过去官方艺术意识形态控制和构建新艺术力量的必要手段,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后来这种行为完全成为一种纯商业的时候,弊端也出来了。中国的新艺术家全奔钱去了,能卖钱就得,结果最后变成的一个由外国人操纵市场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个过程中,老栗一直是在场的。他有时候特别难说话,他培养出来的”玩世现实主义”这些人过分的市场化,现在大家都在批判,你说老栗怎么办?有很多人说,”当代艺术这个德性跟你栗宪庭有关系”。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他从来没有这个愿望,老栗很憋屈。他希望的艺术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老栗本来要进行的是一场艺术革命,但是这场革命刚见成果就纷纷被各种势力接手了,比如市场。老栗这个人不是激烈的人,他都是顺势而为。他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艺术家生存致富的问题。

   
老栗和我说起这些现象的时候说过,很多画廊的展览开幕式,他是不去的。他回答那些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是,”你们要是新艺术,我肯定去参加开幕式,如果还是过去那些作品,我去干嘛?”其实老栗心里挺明白的,也挺无奈的。转到做宋庄艺术区,他也表示过,他希望中国的艺术运动能够持久的发展下去,别光前面的人成功,让后续的人也能接上,让后来的年轻艺术家能在宋庄安身立命,形成一个大的艺术基地,所以他去干这个事,他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

  
 王:宋庄这地方更复杂,有太多的利益纠缠,那些艺术家不论大小事都找老栗,这个也够他烦的了。他这人太爱面子,谁这几天跟他接触多,碰到个展览他就说你参加吧。这很容易得罪人,有的人没赶上,没有从老栗那儿得到利益的时候就骂老栗。

  
 鲍:没得到利益就开骂,”庄主”、”乡绅”估计都是这么来的。

  
 王:他们不明白,不是老栗推荐谁,谁就一定能有成效,别人不喜欢你,推荐也没用。

  
 鲍:我不爱到他那儿去,每次去都发现他们家跟大车店似的,坐那儿一会儿,就好几拨人进来。老栗都成了专职会客的了。

  
 王:我的展览从来不叫老栗,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你叫他来干什么,我怎么可能麻烦他?我经历了很多策展人、批评家问我,”你觉得老栗这个人怎么样?”我知道他跟老栗不对付,说白了就是你如果不跟他,我绝对猛推你。我心说你跟我说这干什么?用得着你推吗?画廊给我办展览,让老栗写文章,我说给点儿钱。老栗知道后说要钱干什么?我给你写文章就是写文章,跟钱没有关系。我说这个钱跟我也没有关系,是画廊出钱,不出钱不行的。他说那就意思一下吧。我当然要尊重他,他要实在不要,我也不硬塞。我们就是这种关系,我一年不去,他也不会埋怨我。我觉得和老栗完全像是一家人,他是兄长、长辈和老师,都搅和在一起了。

从世俗的角度上说,我接触他的时候,是他最巅峰的时候,之后他反而开始往下走。比如说策划展览他一般不再做了,但我觉得他是在做一种延续的工作,可能更有意义,将来会看出来的。

  
 鲍:我同意你的判断。你那张作品《老栗夜宴图》对老栗在西方的影响还贡献了一把。
 王:是。好多西方人老问这个人是谁?我说这个人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知识分子。2000年,上海双年展开始出来了,表面上是地方主义,有钱人投资办展览,其实是国家参与把控的。国家参与培养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那个时候拍《老栗夜宴图》,很多人就觉得为什么要找老栗?我说这个人特别重要,作品也确实拍出老栗的落寞神情。

  
 鲍:我记得你在一个访谈里说过老栗有一种挺失落的感觉。

  
 王:白发的状态,刚刚花白的状态是人们最不好接受的,怀疑这个年龄真到了吗?别人以为他是很老的知识分子。
  
 鲍:2008年,我主持了北京摄影季的高峰论坛,请的人全是世界上顶尖的做视觉批评的学者。中国这边的学者老栗、还有李陀、汪晖等都去了。结果老栗一去,发现那些西方学者很兴奋,纽约大学的安妮·霍伊冲上来跟老栗握手说,”您是栗宪庭?我看过《老栗夜宴图》”。我这才弄明白,你的《老栗夜宴图》在国际上有这么大的影响。

  
 王:国内当时很多人认为我在利用老栗。其实是老栗当时自己答应的,他想帮我,特高兴参加,他觉得他像韩熙载的状态。

  
 鲍:也有戏谑的成份,通过韩熙载转达对现在时弊的讽刺,又跟原来的”艳俗”串上了。

 王:当时我挺感动的。头天晚上没有睡觉,任晓林(中国当代艺术家)过生日,我陪老栗去,张晓刚他们都去了。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就要开机,三点钟还没回家,我心都慌了。老栗看出来了,说,”没事,再待会儿,再待5分钟”。他觉得跟这帮人玩儿高兴。回去后老栗说,”庆松,你睡吧,我不睡了”。三、四点钟才回家,他怕睡了起不来。他真的一晚上没睡,就看书。他知道这个事对我是很重要的事情,当时是第一次组织很多人拍作品。

  
 鲍:那是第一次组织人?

王:第一件作品。

观念与立场

   
鲍:当代艺术这么热闹,影像这部分你有什么看法?

  
 王:一般我不太主动接触。开始做摄影时我非常喜欢庄辉(当代影像艺术家)的合影作品。海波后来都受庄辉的影响。我当时就觉得庄辉把这些人叫过来合影,他自己在里边插一杠子,这个挺逗的。我觉得这些开什么大会的合影里边,你跑里边搅局很荒谬,破坏了这种很严肃的集体主义的感觉,当时觉得很好。

  
 鲍:因为影像这个东西是要和任何艺术家的内心直接碰撞出来的。不像绘画、装置,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考虑,对过程中的工艺或者是方式选择会改变最终的效果。唯独摄影这个东西不会影响你,你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它直接就是一下就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了。艺术观念化以后,更多考验的是艺术家的思想状态。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思想资源、观念资源,大多来自于中国最陈词滥调的,所谓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比如以苏州园林做素材的影像,天上水里都飘着血红色,象征园主们和背后的制度都是血淋淋地吃人,太简单概念化了。

当代观念艺术,第一要有思想深度;第二要有立场态度。其实我一直特别欣赏你的就是你两方面兼有,比如你最早关注对消费主义的揭露批判,是一种思考;后期表现拆迁,还有”新闻摄影”(王庆松的一个作品系列)这一块,都是强烈关注现实的,这都构成了当代艺术的思想性特征,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两点一条都不粘,那就是伪当代。当代艺术这个词,实际上现在说是”当下”,就是强调你对当下问题的关注。比如说像西方最成功的古尔斯基(Andrea Gursky,国际著名摄影家),都是紧紧地站在这点上的。中国的一些艺术家,兴趣全是裸体女人,甚至说对所有中国的历史现象以性的角度去解释它,这些其实都蛮成问题的,中国历史绝不是这么简单。你拿弗洛伊德那套,荣格那些精神分析的思想来切入这么宏大和错综复杂的历史,显然是以偏概全的。我有一天在网上看嘉德拍卖的信息,看到一个艺术家拍了一张中国女孩子叉开腿露着生殖器的照片上拍,居然卖了好几万。荒谬至极,说明他们思想之混乱的程度。这些年优秀的作品实在是太少了。

当代艺术的基金会制度与市场

鲍:西方人为什么操控?实际上正好赶上西方艺术突然大规模的市场化和资本化。中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从上世纪九十年来以来,新技术引起社会财富的暴增,西方艺术基金会制度也大规模的出现,成为闲余资本和避税的中介。今年2月份的时候,瑞士温特图尔摄影博物馆请我参加一个叫”平台Plate”的活动,这个活动有一个推荐委员会,每年在欧洲选40个新影像艺术家,到博物馆这儿来交流。我是作为东方的观察员去的,也没什么具体的任务,就是看。期间他们安排参观各个艺术博物馆、基金会、机构,艺术区。给我的印象深刻的是,发现西方的艺术实际是一个大产业。这个产业并不只是一些艺术家、画廊,还有很多人依附在这个产业中生存。比如基金会,西方鼓励企业把利润投入到文化、公益事业,并给予税收优惠,这就催生了名目繁多的基金会,于是大量的人去做这些事情并以此生活。他们要活着,就要找理由创造机会和收入。这时我才闹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西方在中国这么大规模的买艺术品,而且有时是胡买。2007年连州摄影节结束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英国小子,背着一书包的钱,到一些艺术家的场地上说你墙上这些作品都卖给我得了,几个都是几百块美金。有的艺术家觉得拿回去还是个麻烦事,既然有人愿意收,拿走。对这种奇怪的行为,当时理解是到他们到中国押宝来了,等未来中国艺术升值。现在看应该是前面说的情况。因为它是一个产业,它就必须按照产业的规律运作。运作是有计划的,比如说人家给基金会捐助了多少钱的额度,不能到年底一分钱没花出去。你的业绩在哪儿呢?明年凭什么再给你钱?所以他们可能就会出现这种突击花钱,胡乱收购。关键的问题也就来了,来收购的是真正懂艺术的吗?看来未必,没准儿就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这些年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上火爆,其实跟这有关。再有,商业行为都是一种大众跟风的行为,你买我也买,越买越厉害,这个结果后面真正的原因错综复杂。   

  
 王:宋庄那边更多这种,突然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就开始收东西,收完就走了,最后也不知道展览不展览。

  
 鲍:这次在瑞士我们到各艺术区去参观,每次都跟他们座谈。座谈话题都有一个内容,就是他们说没钱,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找钱,起码在瑞士有很多人靠艺术这个名词活着。
 王:瑞士那个地方比较特殊,它的免税制度很厉害。同样偷税、洗钱也是最狠的。为什么巴塞尔那么成功?巴塞尔如果在别处就不一定。比如尤伦斯虽然是在比利时,但是他的基金会却是在瑞士。很多人在瑞士建立一个办公室,就像中国有很多大公司在香港有办公室,这样他可以从税收上减免。为什么瑞银很厉害,有大量的收藏,我想可能跟制度有关、人们可以钻这个空子。瑞士确实是这样的,美国也是一样。法国大部分是国家行为,英国完全不一样。美国基本上是基金会体制,MOMA也是基金会支持的,基金会就需要给赞助人看,就要”表演”,你不表演,没有”业绩”,下次人家不给钱了。

  
 鲍:你说得非常对,表演是必要的。我要表现很有效率地在工作,这样目的和工作就出现分离了,目的不重要,工作成了第一了。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乱收藏。很多中国人有意见,你们收的都是什么东西啊?你想,他找了一个根本不懂学术的人,他哪管那么多?比如他就收有关毛泽东的,因为熟啊。最终的结果就是出现这么一个情况,背后还是一个制度和资本的问题。

  
 王:最近中国的拍卖也挺疯的。

  
 鲍:也是这个问题,就是洗钱。
 王:洗钱是避免不了的,包括电影洗钱,胡乱说拍摄电影的费用花在这些上面了,很难有人去查。

 

一百件作品的计划

鲍:你好像一直很喜欢电影,听说你前几年拍了几个小短片?

王:2008年我做了三个录像作品,基本上都是从一个固定的角度拍摄的。《大厦》是雇了40、50个建筑工人花一个月的时间,用涂成金色的脚手架搭建了一座35米高的”摩天大楼”,最后用35毫米胶片定格拍摄。2007年底我找到了昌平军都山滑雪场附近的一个村庄,那里农民很穷。拍摄过程中我刻意省略掉民工的形象,是在说虽然中国房地产建设靠的是这些人,而贫穷的他们永远也住不起自己建造的楼房。《铁人》里的挨打的主人公一直在微笑,那样子就像是说打得越厉害,我就笑得越厉害。我要的就是这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不知道是痛苦接受,还是满意享受。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打击,也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体挨打,所以打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123456刀》里的男人在寂静的黑夜,疯狂地乱砍一只羊,直到羊肉、骨头和木屑混杂在一起,洒满微光下照射着的大案板四周。也许这个主人公平时受惯了社会给他的种种不公待遇,他在诉说、在发泄。中国社会教导我们作为男人必须经打,必须要百折不挠。

 

鲍:以摄影媒介这个方式做,你还想继续走下去吗?

 

王:应该会走,但会少,每年我想控制在3幅左右。

 

 鲍:你觉得你在这方面遇到瓶颈没有,或者是有问题?

 

 王:目前没有想到。但不想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这个上面,因为我还想干些别的,我现在对流动影像有兴趣。因为我拍的东西不属于时髦的,不是今天不拍,明天就过时了,所以没有这个担心,是一种无所谓的状态。我一直有一个完成100张摄影作品的目标,现在大概有70多幅。将来100件挑出50件出来做一个展览,那时期待大家可以就我的作品聊一聊,看看我的脉络,可能发现每件作品力度不是很大,不像一个大棒子,一下子打中要害,而是像一根根细细的针,一点一点的戳痛要害,这样最后可能一针就触到问题的关键部位。

 

 鲍:你现在对你过去所有的作品有一个评价吗?你认为你最满意的是什么?

 

王:我还是对《老栗夜宴图》最满意。《大摆战场》是从我家楼道里边发现像牛皮癣似的小广告到处张贴,有感而发的。《跟我学》拍的时候没有感觉,洗出来片子后才发现人的比例、黑板的大小,都太棒了,那个时候才觉得拍得不错。

  
 鲍:你的”新闻摄影”作品也是一个系列,对这个系列的评价是怎样的?

  
 王:新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现在只做了一部分。

  
 鲍:这部分我倒是认为很重要,感觉挺彻底的,应该是你整个过程中最高峰的作品。《老栗夜宴图》把你的方式定下来了,之后《向上看》等系列作品,是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一下子让你很成熟了,《拿起战笔、战斗到底》(1997年)和《鲁迅-2004年》也是很多年后的又一次思考?

  
 王:对,骨子里老想知识分子在这个商业操纵的社会了到底还有什么作用?

  
 鲍:《千手观音》系列呢?

  
 王:那是1999年主要用电脑photoshop做的,因为没有人长三头六臂。

  
 鲍:这段都是你相当成熟和很高峰的时候,很棒,包括2001年的攻占麦当劳高地的摄影作品。我觉得你最近这三、四年以来略微有点儿弱了,不太成系列,好像很个人化。没有早期”新闻摄影”系列的那种对中国现实很深刻洞悉的感觉。2009年的《安全奶》模仿《最后的晚餐》又是怎么一回事?
 王:这是我当时特别想拍的一个系列,是跟《最后晚餐》有关的一个系列。1997年拍《最后晚餐》,使用非常俗气的挂历上的美女图像拼凑的;后来2008年拍”最后晚餐”风格的《营养液》是受时装品牌迪奥的邀请,其实我是在讽刺时尚;2009年由于奶制品安全出现恐慌,才拍摄的《安全奶》。这个系列我准备从各个角度、各个时期、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一共拍十张。我小时候对达芬奇的《最后晚餐》的理解就不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但是我们对《最后晚餐》有特殊的情感,总想为什么很多人都用各种方式画它?本来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包括狡诈、奸诈和理想的矛盾体。所以将来用这十件和《最后的晚餐》有关的作品,做一个展览,就想找一个教堂做。
 鲍:《最后晚餐》之所以在历史上有那么长久的影响,是因为它探讨人性,并作为一个宗教故事流传下来。今天用这种图示做现实故事,虽然《安全奶》会让很多人想起三聚氰氨事件,有点儿现实的因素,但我觉得不是很直接。

  
 王:是不太一样,跟新闻完全脱离出来了,是想用某一个东西熟悉的视觉印象引发一种思考。

鲍:你的《鲁迅-2004》特精彩,雪夜中的鲁迅夹着一本自己的《鲁迅全集》,你把所有人物的性格和时代的关系都表现出来了。很少有人这样,通过艺术来阐释一个非常复杂的中国现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的问题。
 王:很多人不喜欢,弄不明白。

  
 鲍:这不奇怪。因为鲁迅这个符号需要很多知识和人格态度的准备,这些人如果只是从美术的表面形式效果上看当然对不上卯。

  
 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是觉得当时雪花飘的感觉没有出来。

鲍:为什么他们老是回到那种感觉,艺术发展到今天完全是一个思想的媒介了。我们要求作品做好,但重要的是思想表达好。如果非要检讨效果质量,你好多作品中技术上不过关的地方太多了,但这重要吗?不重要。大家认可你的是你表达的思想和观念。很多人确实行活玩儿得很棒,但是有什么意思?你不必太多考虑这个东西。

王:是,感触挺多,大家对我作品中的问题都有很多个人见解,外国人关注我戏仿现实,是不是反社会主义,中国人觉得我在反资本主义,他们总在画圈,想归类处理。总问我到底研究什么主题,技术上是怎样实现的。而我有时就是没有章法的胡乱走,因为生活在这个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各种道德价值体系都崩溃了,艺术家比较敏感地用艺术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我的摄影作品就非常直接的表现我对我们中国本土的社会出现的种种状况的看法,很多人说我像这个那个西方大师,我觉得我的作品就像经过多次整容后的东西,而大脑和内脏都是我自己的,希望大家不要被外表假象所蒙蔽。

鲍:现在你的作品,首先第一收藏界是很重视,然后是画廊界。现在西方的一些学校邀请你多吗?

  
 王:挺多的,很多。每年大概都有几个学生毕业论文是拿我这个做论文的,包括也有很多摄影史开始写的。因为曾经有学校准备编教材,编到他们的摄影教材里边,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东西,也曾经联系过,好像《百年摄影》里有,国外的,就是准备往里编。

  
 鲍:你没想起将来什么时候开一个讨论会什么的,关于你的作品?

  
 王:现在还没有,这个东西肯定要等,到50岁的时候,因为自己还没有扯清楚,还有一个就是有一个契机,因为很多事情没做完。

  
 鲍:以摄影媒介这个方式做,你还想继续走下去吗?

  
 王:应该会走,而且会少,每年我想控制在3幅左右。

  
 鲍:你觉得你在这方面遇到瓶颈没有,或者是没有问题?

  
 王:目前没有想到,只是说你需要时间,但是又不想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这个上面,因为我还想把很多时间花在别处,我现在对流动影像有兴趣,这样我就可能会少,因为这个东西不时髦,你拍的东西不是属于时髦的,不是今天不拍明天就过时了,所以我现在拍的东西,今天拍也行,明天拍也行,后天拍也行,这样不会有压力,一旦你来一个小点子,不拍被别人就弄走了,就废掉了,没有这个担心,所以不会找所谓点子、时髦的东西,也不会存在紧张、无所谓的状态,我相信,因为我想自己直说有100张作品的时候,可能现在大概70多张,100件挑出50件出来做一个展览,大家可以聊一聊天。

(完)

本文发表在2011年秋季今天杂志上

分类: 未分类

王庆松与当代艺术——鲍昆、王庆松对谈(2)

2011年11月23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鲁迅-2004年,120x200cm,2004-

首次摄影个展

    鲍:什么时候你被画廊代理的?

   

    王:2001年在法国巴黎LOFT画廊做摄影个展。在这儿以前,油画有英国画廊代理,摄影没有画廊代理。2000年,我在北京的云峰画廊做个展,是因为96年《艳妆生活》展览在那儿,比较熟悉。画廊经理老问我能不能做一个展,最后答应了。云峰是个很传统的画廊,做当代一般要求交场地费,我说我交不起。他说你不用出场地费,送我们签字无编号的照片就行。我送了两张,要求他给我印一个小折页,他说没有问题,就给我印了三折页。

   

    鲍:这是你第一个个展?

   

    王:第一个摄影个展,那天特别尴尬,第一次曝光,我没钱请朋友过来吃饭,所以基本上没通知任何人。开幕半个小时没有一个人来,我傻了,我才知道云峰根本没有发请柬,他们希望我叫一些当代艺术家过来。好在那天是周末,有很多展览,有人说庆松在云峰那边有个展览,就陆陆续续来了上百人。当时只准备了一些饮料,后来饭局差不多花了800元,手上的钱全花光了。

   

    鲍:那个时候还不富裕。

   

    王:根本没有钱,把底儿都掏出来了。办展览要出照片、装裱,花了7000多块钱。装裱是用最廉价的很细的小框子,作品全是1米左右。后来卖了8000多,本钱回来,还富余大概1000多块钱。这个展览免费赠送一个小折页,大家特别高兴。

   

    鲍:那个时候正是朱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在弄先锋、前卫的时候,没有找你吗?

   

    王:那时候朱其名声已经很大了,但对我的宣传已经没意义了。   

       

    鲍:那个时候,像洪磊(中国江苏艺术家)都已经出来了吧?

   

    王:洪磊那一拨,包括吴晓军等都是差不多的时间。那个时候海波也才参加展览,大家都比他做得早。但早期谈摄影的文章并没有我,因为那时别人对我的认识是从”艳俗”了解的,不会从影像来认识我。老栗写我也是从”艳俗”艺术角度来提的。那时我的名声可能比他们大,但并不是摄影。摄影并不提我,提摄影是我自己提的。

   

    鲍:最早做摄影的还有高氏兄弟(中国当代艺术家)。

   

    王:高氏兄弟要晚。

   

    鲍:他们97年就开始了吧?

   

    王:那时他们是行为艺术。

   

    鲍:岛子(清华美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97年做那个观念摄影展览你参与了吗?

   

    王:没有,那时所有的摄影展我都没有参与。后来就想摄影为什么没有我呢?我也是摄影的。所以在2000年,我决定把自己放进摄影里,就是云峰画廊那一天。我自己原来写了王庆松作品展,但是差不多明天就要开幕了,我说改成摄影,所以小册子是“王庆松作品展”,招贴改成了”王庆松摄影作品展”。

       

    鲍:你那么强烈的想把自己定位在摄影上出于什么原因?你觉得别人都摄影了那我也应该摄影吗?

   

    王:有这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当时的展览方式遇到了阻碍。1999年在意大利都林青年双年展上,我没有把影像印在相纸上,而是印在塑料布上,还覆了一层膜,当时还是想从”艳俗”这个方向上走。结果展览的时候整个效果不好,起皱,看不清楚图像。2000年韩国光州双年展效果也不好。回来后特别烦,觉得可能走偏了,当时打印在各种俗气的材料上,亮闪闪的塑料纸上、金丝绒布上,还用挂轴,因为敷一个花哨的亮膜出了问题,后来想干脆就都算了,也许印在相纸上反倒更有力。

   

    鲍:还有哪些因素?

   

    王:那个时候老栗写的摄影文章对我都有影响,因为当时摄影是一个最新、最重要的潮流。

   

    鲍:老栗当时有这个意识了。

   

    王:有一篇文章。

   

    鲍:哪一年?

   

    王:老栗在97年就已经写文章了,那篇文章不停地在改,不停加人。这个对我的压力挺大,后来他越写越好,原来写的只是不长的一段,后来基本上快到一页纸了。

   

    鲍:这个文章是每次用的时候加一点?

   

    王:对,我记得老栗当时写了当代艺术的五个方向,其中有一个是摄影。老栗老是把我放在”艳俗”里边,其实那个时候我对”艳俗”已经有抵触情绪了。1999年在天津泰达美术馆举办”艳俗艺术”展,是一个综合展览,我展出了早期的《思想者》、《亚当与夏娃》、《新兵和老兵》、《拿来千手观音》四张作品。展览之前听说可能有人要出20万收藏,这样每个人至少会有万把块钱的收入,但是最后没有。那时候钱是结果,不仅是学术的结果,被人收藏就觉得作品不错,能卖钱了,就有信心了。

   

鲍:那个时候这对很多艺术家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

 

圆明园艺术家的分裂

   

    王:对,当时预计泰达展完,会到东北东宇美术馆或者成都上河美术馆巡回,结果两个全部泡汤了。我内心感觉到很多人在排斥”艳俗”这个东西,觉得艳俗这个词就是垃圾。从有些人说话中也可以感觉到,包括”玩世”、”前卫”这批人,对这批更年轻的做的新东西有点不喜欢。

   

    鲍:他们有排斥态度?

   

    王:应该是。

   

    鲍:你感觉他们对你们有敌视?他们觉得杀出一帮小的,又想玩一个什么主义把我们这帮人给替代?

   

    王:有这种感觉。因为我们的展览连续泡汤。

   

    鲍:泡汤背后有他们的影子。

   

    王:我觉得有,所以后来再见面,基本只是打招呼而已。

   

    鲍:老栗明白这个问题吗?

   

    王:老栗当然知道,他太清楚了,老栗感觉到我们”艳俗”内部的矛盾,觉得展览应该再放放。

     

    鲍:你在一个访谈里提到,你在圆明园的时候,别人介绍你去认识杨卫,杨卫跟你谈起了”艳俗”。

   

    王:准确的说,是93年到94年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我都在圆明园画画,突然发现周围有一种变化,不适应了,发生抵触了。我以前很内向,总想找到一个个人创造的点,忽然发现找不到了,外界总是干扰我。这个时候我就停下来,大概停了几个月,完全不做任何事情,就是游手好闲这里坐坐,那里聊聊,当时也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后来徐一晖(圆明园艺术家)跟人做了一个室外的公园项目挣了一点钱,他回来就问,”庆松,干什么了?”我说,”最近没法做,我想换换脑子,想做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他问,”做什么?”我说,”想跟民族文化有些关系的”。他一听有点儿愣,就问我,”你认识杨卫吗?”我说,”不认识”。虽然不认识,但是我知道,因为杨卫(圆明园艺术家,后期批评家、策展人)住在我斜对面的小房间里,里边挂着湘西的什么木楼,完全是行画。

   

    鲍:他在画行画?

   

    王:酱油色的木楼,画几张”胭脂”系列,很像李路明的管道,粉红色的。我觉得他当时是李山、李路明、余友涵三个人的结合,当然他的色彩已经开始庸俗化了,粉嘟嘟的,画的像女的生殖器的小花瓣。但是看不出杨卫画那个花瓣是女性的花瓣,他只不过是把局部放大了,他画的是真的花瓣。我印象不是特别好。徐一晖就拉我们一起聊。我那时跟画画的刘峥(油画家、圆明园艺术家)很好,跟他也聊了很多。当时我就想,艺术应该肯定不是只讲大的方向,要跟生活有关系。

   

    鲍:你已经意识到了,刚才我就特别想问,民族主义这个东西你怎么想起来的?

   

    王:那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1993年刚好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全国都在纪念毛,唱关于”毛”的歌曲,什么李玲玉等,但是节奏明显加快,有摇滚的感觉,就是那种很俗的唱法。我说太奇怪了,怎么能把这种革命歌曲唱成靡靡之音的调子?很不舒服的感觉。这对我影响很大,觉得所有严肃的东西都被消解了,这种消解是很商业化的,不是批判的,目的旨在挣钱。

   

    鲍:抽掉了所有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价值,什么都没有了。

   

    王:但是它能够流行,是因为它把问题边缘化,不谈论”毛”的问题了,是市场化改变了人的思维。90年代初流行”下海”,我也想”下海”,到圆明园来有下海的动机。虽然说我想找个地方画画,其实还是想离开原来的地方,觉得要找一个方向。那时候我快30岁了,过去30岁的人没有自己的目标是很恐惧的。我那时很恐慌,很彷徨,感觉到再不奋争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想有一个自己的事业,所以才决定到北京来。到北京后,却发现连过去认为很严肃的也被人们拿来挣钱。这个时候你觉得有点儿怪,觉得艺术肯定要变,当时谈的还不是”艳俗”,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和商业流行文化之间混搭的东西。

   

    鲍:你是从这个角度,你觉得当时中国民族的、民俗的文化有强大的吞噬力,历史最终还要回到这个缸里头来,从这个角度进入民族主义。

   

    王:对,无论个人怎么强大,背景却是老百姓家里、出租车、大街上播放的通俗歌曲,毛主席像挂在车里面像驱魔的虎符似的,我感觉自己无法脱离出这种现实。

   

    鲍:现在更厉害了,最近的”红歌”完全被政治化了。

   

    王:90年代初出现了香港三流女星很暴露的泳装挂历。整个商业化进程让你发现钱能改变很多东西。

 

    鲍:那个时候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整个国家坚定地向市场方向转。

   

    王:对。中国为什么以发展经济作为国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来物价上涨却让很多人发热的头脑冷却下来。当时社会的种种变化和矛盾让我特别想了解原因在哪里。

 

    鲍:当时正是一个角力的时候,实际上到那个时候已经彻底转向了。在转向的时候,你就看到突然市场经济出现乱象,原有的价值体系崩解,但是你又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理论,你感觉到是对中国传统的一个文化颠覆。

   

    王:市俗文化盛行,市俗文化就是务实,这个危害很大。

   

    鲍:市场经济一旦启动以后,最先兴起的就是市俗文化,它是最早的基础。

   

    王:老栗那个时候去圆明园看了我们两次,他愣了,这些年轻艺术家用日常的东西做作品,包括小闪灯、陶瓷瓶、丝绒布、电视机等。他说你们可以做一个展览。我们当时一听老栗说可以做展览,大家就积极准备,让老栗做策展。

        

    鲍:你在别的访谈中还提到邹跃进(现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批评家)。

   

    王:邹跃进那时刚到北京,跟我们是一种同时发展的状态,他希望建立一个理论。

   

    鲍:共同绑着一块走,他从理论来加盟,老栗是领袖。

   

    王:后来出现矛盾了。94年以后,大家聊得不能再聊了,作品创意都聊出来了,所有人都积极做作品。没想到两三个月后,杨卫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发在《江苏画刊》上了。他写”庸俗艺术”,把我们所有的人整合并个人化了,就是都放在他自己一个人身上。当时所有人傻了,一下矛盾全出来了。大家不高兴,觉得杨卫也只是参与者,不能这么说,而且没跟大家打招呼就投稿。当时徐一晖也在写文章,他比较能写,而且写得很有意思,他也非常不高兴,之后徐一晖就分出来了。

   

    鲍:你说老栗提议大家要做个”艳俗”的展览,做了吗?

   

    王:96年做了。徐一晖的女朋友聊天时无意透露,徐一晖准备要自己做展览。这些共同准备的朋友们当时一听就疯了,不是说要一起做展览吗?怎么徐一晖要自己做展览?后来徐一晖把王劲松和祁志龙也拉进来了。

   

    鲍:分裂公开化了。

   

    王:大家就跟杨卫说了,杨卫说那我们就赶在他前面做。特别搞笑的是我差点没能参加。那天我刚好在五道口洗片子,因为要等半天,我就给杨卫打电话,说洗片子要等两三个小时。杨卫说:”你快点过来,11点钟之前必须过来,我要拿资料给老栗看。”我当时一听就傻了,怎么这么急?因为他跟老栗约了那个时间就必须到,于是我就加急洗出来,让杨卫带过去,算是参与到这个”艳俗”展览中,要不然连展览都参与不了。

   

    鲍:“艳俗”这个现象中也就没有你的份了。

   

    王:不可能有。所以说特可笑,差半个小时就差点儿把我在历史中开除了。

   

    鲍:人生就是这样,经常被莫名其妙的命运左右。

   

    王:开始老栗的文章里边也没特多写我,别人都去过老栗家,我没有去过,所以跟老栗的关系远一些,

   

    鲍:你这个人的性格内敛。

   

    王:但是在这个展览的前言上,老栗比较关注我。老栗在前言中写别人都是并列的,只是谁第一个,谁第二个,我的名字也不是特别靠前,但写我是独立的段落。这又引起矛盾了,有人提议改老栗前言。

   

    鲍:那怎么能改呢?老栗能同意吗?

   

    王:老栗不知道。下午要开幕,中午他们就把前言全改了。

   

    鲍:这太过分了。不管老栗写的对不对,有意见可以提,但不能不经过作者知道就改。

   

    王:当时要贴上去。我们说不能改,老栗的文章怎么能改呢?其中只有两三个人想改,后来一看觉得不对,两点钟的时候撤下来,三点钟开幕前又重新换上了老栗原来的文章。

   

    鲍:杨卫想改吗?

   

王:他是中立。但他觉得老栗写的也并不是特别满意。想改的是老常、老胡他们。因为老栗写老胡是受王广义《大批判》的影响,写老常是因为跟我有点儿相似,我画在丝绒布上,他搞刺绣,基材一样,但我比他先做,感觉是他跟我学。圆明园时我就在做屏风,画小猫小狗在丝绒布上,而老常是后来圆明园都散了以后才搞刺绣。不过从展览效果上看,老常的作品效果比较好,他绣了一个农民暴发户的大脑袋,感觉很滑稽。所以他感觉自己在这个展览上特成功,应该获得突出的评价。

   

    鲍:这种情况在文革后的艺术潮流发展中,有一段时间非常常见。因为那个时候社会资源有限,展示平台不多,不像现在有无数的展览空间画廊,大家没什么争的,东方不亮西方亮。那时经常需要群体意识,大家相互绑起来发声。但是这其中会产生许多个人性的相互矛盾,其实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后来的许多历史叙述都是冠冕堂皇的,但许多改变历史的动机和发酵的因素都是很个性化的。不过应该检视的是,为什么有些人淡出了?不是那些表面的原因,背后本质的就是人品。

   

    王:品质有问题,艺术就不行。因为艺术是非常个人化的,人品和思想如果不行,肯定会阻碍你,因为人品是你跟社会、朋友、周边人的关系。除非你是一个奇才,我就要自己弄,跟谁都没有关系。后来走向影像也有这个因素,就是考虑”艳俗”这个群体里关系太复杂。

   

鲍:走开,走一条自己独立的路。刚才提到有结果,说能卖出去、能发表出去都是很重要的结果。你觉得当时这种心态是不是也强烈地影响了当代艺术走向的一个问题?

 

王:96年《艳妆生活》开幕没有钱,大家凑了500块钱,展览就两个媒体报道,《江苏画刊》报道了很小的一块,广东的《画廊》报了一个小豆腐块。展览请柬就是做名片的小店的打印稿,三个名片加起来那么大的一个请柬,花了几百块钱。所以那个时候哪儿要发表、谁要发表是很重要的。

 

鲍:,大家急于去寻找一种成功,而且不择手段,有这个问题吗?

 

    王:当然有。从早期的”星星画会”、后来的”玩世”、”政治波普”,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当时很火,后来就不成了。最终还要靠作品说话,就是你的作品能不能经受历史的检验。评论文章上也能看出来,比如很长时间有些人盯着老栗的文章,觉得我应该在这文章里边排第几,我不应该是第五,我应该是第三。他发现这个人超过自己,那不行,于是就会有矛盾。所以说邻居发财最伤人,邻居发财就更容易眼红。有次老栗把我排在第三个,而且写了很独立的段落,就引起过一些人的不愉快。

   

    鲍:其实是老栗把你当成一个独立的现象来研究了。

   

王:有些人就开始分析,老栗他为什么要把王庆松提前了?     

 

对摄影这个方式怎么理解?

 

鲍:你后来完全转入摄影,你怎么理解摄影这种方式呢?你再详细谈谈。

 

    王:其实我早前是拒绝摄影的,那时候还没有觉得摄影是艺术。觉得摄影家跟艺术家是两回事,感觉摄影跟设计、装修差不多,属于技术工种。艺术家才是自己发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多牛B。所以开始做影像时很矛盾,但摄影是现在当代艺术一个重要的方向。

   

    鲍:现在何止是重要?上世纪末西方影像已经全面开始介入当代艺术了。

   

    王: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参与很多关于摄影的展览,包括98、99、2000年很重要的展览。那时没有人再谈我的”艳俗艺术”了,都是谈我的图片,还是没有说摄影。

   

    鲍:当时使用摄影这个词汇是非常随意的。实际上艺术家开始使用摄影这个媒介,对自己的艺术定位都是模糊的,包括朱其写《中国先锋摄影》的书,把那时出现的使用摄影这个媒介的视觉艺术都归在”摄影”里面,现在看来是很不严谨的,虽然使用了”先锋”这两个字。

   

    王:是。那时我们对摄影理论、摄影历史根本不知道。那个时候最多看当代艺术,怎么会去研究摄影的历史?我们对摄影历史的理解就是新闻图片,比如这个图片我见过,了解图片背后的一个个故事以及图片反映的当时社会背景,绝对不会认为摄影本身是一个历史,更不会把自己放在摄影的历史里边。当时觉得摄影应该是一个非常正统、很专业,而且是跟记者有一定关系的职业,不可能是我们这样无正当职业的”盲流”。

   

    鲍:其实也不只是你,恐怕当时全世界的艺术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有很多年摄影家不被艺术界所接受。后来摄影这个媒介被艺术界广泛使用,是跟艺术全面观念化有关,因为传统的手艺式的艺术有点儿走不下去了。安迪·沃霍尔这些人对这一转变有巨大的贡献。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02年见到高氏兄弟,看到他们工作室里边一些用摄影媒介的作品,有摆拍的,也有一些完全是数码制作的影像作品。比如用数码高塔,塔尖上再贴上去一个小人。那个高塔使用的一种矢量软件叫“Freehand”,可以纯粹靠数字建模计算出一些带有立体感的假影像。现在大家使用的Photoshop叫图象处理软件,是对照相机拍摄的影像进行调整切割和重新安排,它和摄影影像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是”Freehand”那种软件,则纯粹属于设计类的图形软件,和”图像”一词就有很大距离了,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软件。高氏兄弟的作品许多都是这样的,而且他们和我交谈时也称其为摄影。我问他们说为什么管这种样式的艺术叫摄影呢?他说他也不知道,可能最终拿相纸输出的,所以叫摄影。我说,从美学上来讲,应该有一个严谨的学术的定义。他们问我的意见,我说应该叫”当代影像艺术”,也可以叫图像艺术,但是影和图在汉字中是有区别的,图可以从零绘到有,而影一定是经过镜头镜像出来在感光体上留下来的,再在这个东西上去做文章,所以应该是关于影像的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现在可以假于数码技术移花接木等,早期是暗房拼贴。后来我问这种说法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说中国艺术界从96、97年开始使用摄影这种媒介,并这样称谓的。

待续——

分类: 未分类

王庆松与中国当代艺术——鲍昆、王庆松对谈

2011年11月15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铁人,150x120cmx2 pieces,2008-

王庆松与中国当代艺术

鲍昆

 

1989年2月5日,以醒目的交通标志”不许掉头”作为展览标志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以此为原点,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了正式的启程。在此之前,中国的艺术还是一个传统的”国”、”油”、”版”、”雕”的样貌,基本属于美术馆墙上艺术的范畴。对于国际上后现代以来出现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政治波普、综合实验艺术等多种”另类艺术”,则还是一些翻译书籍上的插画印象。虽然85美术新潮之后在各地零星地出现对后现代艺术的各种形式探索,但在没有聚合之前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当代艺术的兴起。

无疑,89现代艺术大展是85思潮之后各种艺术实践的集合,也是当时中国艺术界对大量国外文艺理论及思想涌入的集中性反映。不过吊诡的是,89现代艺术大展呈现的大多是中国式的对国际上后现代艺术的模仿,而且中国艺术界那时还搞不清楚什么是西方现代艺术,什么是后现代艺术,所以这个展览的名称以”现代”二字命名。即使这样,对于89现代艺术大展的历史评价怎么说都是不过分的,因为毕竟从那个时刻开始,中国的艺术开始正式与国际并轨,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向现当代转型。也是由那一时刻起,后来蓬勃展开的中国当代艺术终于由官方统辖的艺术体制中分裂出来,摆脱了控制,开始了自由独立的民间身份的发展道路。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自现代以来,艺术进入了一个学科化的现代主义时期。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现代进程相呼应,艺术一直是社会发展各种思潮的反映,相应的现象、流派、主义延迭不断,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当代艺术时期。在之前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既是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反叛,也是其各种主张的深化。而再后的当代艺术,则从后现代艺术沿袭现代主义形式探讨,转为打破边际的方式探讨并凸显艺术的观念性。这个过程长达一百多年,而且逻辑也比较分明,基本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果梳理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两个特征和元素是必须注意的。一个是艺术由手艺的研究,到独立学科的探讨,直至独立的理念瓦解,进入到以思想观念为先的话语方式定位。这既是一个领域自身发展演进的必然之路,也是客观历史环境的要求使然。再一个是现代艺术的兴旺和当代艺术的崛起,和艺术品市场有着强烈的直接的关系。现代艺术和资本主义市场的领域扩张是同步的,资本对艺术生产和消费的渗透,是现代艺术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当代艺术以来,恰好赶上资本主义由于技术突破造成的财富高增长期,原来以产业型为主的经济开始转为与服务型并重的市场经济,原有的财富格局被打破,开始再分配,艺术消费经济也随之兴起,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新的投资流域。从89现代艺术大展开始迄今,中国的艺术转型不但是样态的转型,其间也糅合进了以上诸般因素。也就是说,在二十年内中国的艺术”被”完成了西方近一百多年的演替内容。尤其突出的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并非成熟的“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而且是国际性的。从那以后,直到2008年底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中国当代艺术是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其规模性的交易量令国际艺术界瞠目结舌。如果说,改革开放的中国成为制造业为主的国际贸易大国,那么这期间中国也是艺术品的出口大国。

 

冷战色彩,西方的期待

 

当部分中国艺术家们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问题也接踵而至。市场的娇儿未必是艺术的娇儿,从市场商业的角度看,中国艺术家总体上好像很成功,但艺术上却并非如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上世纪中期开始的东西方关系今天仍然充满了冷战色彩的遗存。相当多西方民众对于中国的印象和想象,还深受冷战时期政治宣传机器的影响。所以西方买家热炒的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基本都是那些符合他们口味的艺术品,比如嘲讽中国政治历史的政治波普类,而不是真正具有创新和严肃思考中国现实的艺术。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场政治阴谋,这显然有些风声鹤唳言过其实了。这些西方买家早就不是什么原来意义上的收藏家,他们不过是一些精明的囤积居奇的商人,看到了西方庸俗的大众市场和之后巨大的利益。是商人就必定是投机者,他们在押宝,在等待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回购。所以,若说是阴谋的话,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业阴谋。历史也证明了这种判断,只是他们的投机因为2008年底的一场经济危机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让他们的期望值大打折扣。今年年初,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买家之一尤仑斯宣布退出中国艺术品”收藏”,并大规模的抛货,就是最典型的证据。

 

我们的问题

 

在国际艺术品市场巨大的诱惑下,中国艺术的转型或者说是”革命”,难逃被商业的命运和与之产生的新殖民主义问题。西方买家庸俗的口味,诱惑中国艺术家量身打造适销对路的产品。类型化的政治波普、自残矮化形象的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长期的主题。它将复杂的中国现实和历史简单和片面化了,进一步扭曲了西方长久以来对中国的想象。相应造成的后果是,多数中国艺术家放弃了对自己文化和现实生活的主动独立的鲜活思考,成为简单概念的生产者。这样的艺术转型是令人遗憾的,也是今天我们必须清理和反思的。

 

本期对谈的主人公–王庆松

 

        在热闹和问题多多的中国当代艺术热潮中,也有一些保持独立思考,力求与现实中国互动的艺术家,王庆松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王庆松是从中国当代艺术孵化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圆明园画家村走出来的艺术家。他经历了中国当代艺术破茧而出的过程,和众多寻找中国现当代艺术之路的同仁们一起经历过艰难的时刻。王庆松后来选择了摄影这个媒介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方式,并成为使用这个媒介最成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都是导演摆拍的场面宏大的影像,其内容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现实,和资本主义市场下的消费主义等深刻的问题,而且具有鲜明的批判立场。他的作品一直得到国内外艺术批评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在今年4月为他举办了大规模的独立个展。

        2011‎年‎6‎月‎20‎日下午,王庆松与编者进行了一次较长时间的对谈。王庆松在谈话中,首次披露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许多过去不为社会知晓的历史史实,也谈到了圆明园画家们的往事,以及栗宪庭等一系列人物和当代艺术史的关系。这个谈话,为我们反思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历史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视角,也从一个艺术家的发展历程,回答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许多问题。

 

鲍昆、王庆松对谈  

    鲍:你是中国当代艺术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虽然你参与艺术是九十年代初以后,没有参与”八五新潮”和”八九现代大展”,但我仍然认为你是领军人物,一路很顺利。今年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又给你办了首次中国影像艺术家的个展,在国际上影响很大。所以我特别想听一听你一路走来的历程,一是自己的感受,一是你对当代艺术历史的一种个人角度的观察。

说你顺利,是因为我觉得你有好几个有利的方面:

    首先,你应该是最早使用摄影媒介的一拨人;第二,因为你跟栗宪庭的关系,所以深谙圈子内的事情;第三,一开始你就接触了西方的市场,当然这个市场上不全是买卖人,比如你跟Christopher Phillips(菲利普先生,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策划人)就是非常学术的一种关系。所以你比其他艺术家有很多优势,因为你都在第一线。虽然现在我们很讨厌西方,但是像菲利普这样的人也代表西方一种比较良性的声音。今天这个对谈,我特别想听听你对这些的看法,澄清对许多事情的理解。

    这两天我一直在做准备工作,看了好多你的访谈,但是访谈好的还是2000年胡同的做的,张朝晖的也还可以,还有后来杜曦云的,其它的主要都在谈事儿。

   

    王:杜曦云当时在做一个摄影专辑。

   

    鲍:上海同济大学的林黎估计是书面采访,所以你回答得很系统、很具体,那个蛮有意思的。

 

菲利普和2004年纽约ICP展览   

 

   王:真正的采访不是特别多,很多人来之后问可不可以录音,之后就成为一个文章或者是访谈。其实我跟菲利普聊过很长时间,他为2011年纽约ICP个展在2009年和我曾经聊了三天,没有谈到作品,他就谈我小时候怎么着,怎么回事,怎么认识张芳等等。因为作品他懂,已经很了解。后来个展规模缩小了,文章就没有出来。

   

    鲍:本来应该在展览上一块出来?

   

    王:最早是要出一本大概400页文献性的画册,后来经济危机,经费出问题了,就变成24页的小折页了。菲利普这个人确实比较学术,为了文章他做了十几个小时访谈,只谈小时候一直到北京的事情,讲我到北京之前是什么人,怎样接触到艺术等。到北京之后的状态他能想象,作品中也能体现出来。他2000年第一次到中国,就到了我宋庄的工作室。我们认识太偶然了。

   

    鲍:菲利普去你宋庄很小的房子里,开始没当回事,只当在宋庄见到的无穷无尽小艺术家中的一个。

   

    王:对,当时屋里只有一个在废品收购站30块钱买的小沙发,白天是沙发,晚上我们就睡上面。家里边也没有其它东西,墙上贴了一堆A4纸打印的小样片。他当时就转了转,也不知道聊什么,发现了墙上《老栗夜宴图》的小样片,就坐下来谈了。其实那时他就想做中国摄影展览。

   

    鲍:他想做展览,信心是从你这儿开始的?

   

    王:他只是初步了解,对我的作品有兴趣。是邢丹文把他带来的,邢丹文是他在美国的学生,对他在摄影界的地位肯定知道。我当时觉得这位老师比较文静、弱不禁风。后来没过多久就说准备做一个十人左右的中国展览,再后来决定做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当时巫鸿也要做,两人在一起一聊,决定扩大到60个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他们原来的设想。(《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Between Past and Future: New Photography and Video from China, 2004年)

   

    鲍:。那个展览当时影响极大,但今天看来还是需要梳理评价的,比如它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什么?

   

    王:这个展览的贡献在于它把中国的摄影市场推动了起来,很多艺术家原来作品没有什么市场,后来变成了很有市场。美国人挺怪的,接受中国当代艺术很晚。早期喜欢中国当代艺术大部分是在西方看似强大,其实是大国里受排挤的一拨人。澳大利亚1993年就办中国当代艺术展,还有法国、德国,这些人比较失落,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也是他们心中理想的状态。欧洲的中国摄影展影响不大,规模也很小。等欧洲全部做遍了,美国才做,但直接搞60个人的巡回展。2004年纽约ICP开幕后,又在芝加哥、西雅图和洛杉矶等地巡回了好几个美术馆,其中也去英国、德国巡回。这个巡回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一到欧洲,所有的画廊眼睛都盯着,拿着名单收藏。当时只要是展览的作品就被画廊买了,60个人的作品基本上都买了。收藏摄影和绘画不同,绘画有时候这个系列中有画得好的,有画得坏的,看不透就不敢买。摄影就没这个问题,完全是同样的作品,只是编号不一样。

   

    鲍:画廊从来是跟着美术馆走的。60人展时,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获得了独立地位。现在你怎么看?

 

    王:现在西方有一定压力了,整个价格上去了。最初他们觉得买中国货便宜,就像在北京买东北、新疆的土特产、新鲜粗粮一样。最早买”廉价”货,打一个牌子。后来觉得没有那么简单。中国原来没有画廊体制,中国艺术家也没什么游戏规则,跟八国联军谁都合作,英国画廊行,美国画廊也行,德国画廊也行,只要你有钱,就跟你合作,最后发现作品不够分的,所以后来才出现请助手批量生产。

 

鲍:控制不了。

 

    王:有人害怕就撤了,但是撤的时候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涨价了,因为八国联军买东西的人多,买回去可能也没有卖掉,但是画廊不断涨价,人们就发现确实涨了,这时抛一部分就挣到钱了。最早的那批人,可能没有真正挣钱,但是他挣了一大批作品。我去英国,看许多画廊虽然倒闭了,短短的十年时间储存了一大批东西,但是存货按照现在的市值,在英国或在美国做生意一辈子也挣不出来。现在反过来人们才发现,中国是没有道义的乱来,影响市场稳定。

  

鲍:那个展览今天看来,我觉得两个方面应该分析。一个是确实直接的启动、撬动了西方艺术商人对中国影像艺术的重视。一个是说明美国在当代西方文化中的主流话语位置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欧洲和美国一直存在争夺谁是文化中心的问题。美国是现代财富中心,凭借国家实力一下子就发展起来,战后的艺术中心就从欧洲挪到美国了。从老的摄影上看也很清楚,原来是以法国为中心,后来美国有钱了,美国人就要自己走自己的路,慢慢的把摄影的话语权拿过去了,比如绝大部分的摄影史写作都是美国人完成的。对当代艺术来说,从安迪·沃霍尔这些人开始,再早之前应该是从波洛克和格林伯格的一唱一和,就把当代艺术的重心从欧洲挪到美国去了。这些年,美国在资本方面的强势更是占尽了先机,商人最”鸡贼”,最终的话语权在谁那儿,他们就往谁那儿去。

另外一方面,纽约ICP是从传统摄影走出来的,但是他们也要与时俱进,突然发觉到了九十年代,摄影和数字这两个媒介开始强烈地向整个大视觉艺术渗透,觉得这是必须关注的。正好又赶上巫鸿要做这件事,巫鸿是一位华人教授,作为华人的资源只有自己本族的文化,于是他与菲利普一下把这个事给做起来了。因为这件事,巫鸿在西方获得了很大影响,所以圈里一直说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摘桃派”。

   

    王:原来这方面在西方最有发言权的是高名潞。

   

    鲍:实际上与中国当代艺术关系最深的是栗宪庭。我觉得这个60人的展览当时挺仓促的,有些急于求成。现在看来菲利普他们当时还不是特别了解中国的文化状态。

   

    王:他不太知道。我可以感觉到中间变数很大。刚开始一直是20-30人左右,最后慢慢增加,从菲利普来信中可以感觉到,差不多半年之内,从20-30人就到了60人。

   

    鲍:对菲利普来说就是怎么样做一个像样的展览,他是策展人,他把他的事做完就好了。但今天看来这个展览还是有很多问题,对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市场还有后面的很多艺术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家就奔这个标准来了,能卖就行。

   

    王:原来是在ICP展,后来把亚洲协会的展厅都用了,同时开幕。那时Melissa Chiu(招颖思)刚到亚洲协会没多久,她希望把开幕的整个学术论坛放在那儿。亚洲协会当时在纽约位置比较重要,没有正规的展览空间,但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空间,有很多亚洲传统文明的收藏。去那看古董的人都是西方的老绅士,很有钱,他们在董事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1998年高名潞做展览就是借用的这个展厅。这次摄影展览,美国有一部分上层文化人士也来参观,同时有很多展览广告,媒体报道非常踊跃,先是《纽约时报》,随后《纽约时报》周刊,然后其它杂志就开始跟进报道这个中国大型的影像展览,不只有照片,还有电视专访,这个对美国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几方面把展览规格提升了。

 

    鲍:一个时尚的事件出来了。

   

    王:开幕式人山人海,乌泱乌泱的很多人在外面,进不去。总共参观展览的大概有20到30万人,在中国这不算什么,在美国是很了不得的。ICP收藏了一部分展览作品,董事会主席自己也买了一大批,可能有上百张作品。今年他还想2012年在德国自己建的私人美术馆做一个中国摄影展,他有很多大师的作品,我可以感到他对摄影收藏的浓厚兴趣。

   

    鲍:你说所有的传媒都蜂拥而至,他们对中国这个展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一种跟所有的时尚事件一样,蜂拥而至纷纷报道,也不太去分析?还是说他们有一个比较深入的报道?

   

    王:有很多,光是《纽约时报》一个星期之内就报道过我两次,其中一个是采访式的,另一个是简单介绍。

   

    鲍:只有你一个人是两次吗?

   

    王:可能就我一个人是两次。

   

    鲍:其它还关注谁呢?

   

    王:邱志杰(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当代影像艺术家)是作为研讨会的参与者被请去的。林天苗、邢丹文、邱志杰都会说英语,可能是便于交流,都被请来参加研讨会。只有我不懂英语。对邱志杰也有比较大的宣传。画册封面选了盛奇的那个”手”,其实那是因为女朋友割掉的,但他说是因为”六·四”剁掉的,这对宣传是很厉害的。媒体宣传就是从他那个开始,后来宣传的是身上画山水的黄岩。西方人更多是从一种可识别性和符号化出发,这些在广告宣传里是比较多的。

   

    鲍:我前些日子去纽约MOMA,黄岩的东西还在那儿挂着呢。西方人对东方的了解相对来说是非常简单化的,对东方的理解主要是神秘、专制等非常概念化的东西,比如共产国家、铁幕、集权、性变态等。我在德国的时候,特别神的是德国人觉得中国人的性能力特强,后来我发现是从哪儿来的了,原来《金瓶梅》、《肉蒲团》这些东西在西方小知识分子中影响非常大,几乎每家书店都在卖,再有就是文革图式。好多西方画廊、商人在选择中国作品的时候代表西方最一般、最大众的趣味。比如现西方特别有钱的这一代成功人士,都在六、七十来岁之间,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反越战和巴黎红五月那一碴儿人。他们现在是主流人士,他们的青春记忆其实都跟毛时代、毛泽东主义有很大的关系,像王广义他们这类作品,他们一眼就能识别,甚至还很亲切,因为跟他们自己的青春是有关。他们也曾举着毛泽东画像牌子上马路游行。这些因素都构成今天西方对中国的市场走向的兴趣,甚至也有学术兴趣。

   

    王:那个时期的汉学家,包括画廊的经营者和写文章的很多人,都是”毛”分子。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曾经欢呼过”毛”,甚至有好多人说见过”毛”。他们作为西方的大学生代表,真见过”毛”,也有很多见过周恩来的,到现在他们都还是很兴奋的。

   

    鲍:毛、周都是他们的青春偶像。

   

    王:他们早期也收藏了很多”毛”像章什么的。他们把这个传播出去,像马可波罗一样,既是到中国的旅游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像法国总统都是毛派。菲利普他们后来这拨人对毛没有太多的感觉。很多人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开始就是”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等,然后对整个后面中国艺术产生了影响。他们是从这个脉络下来的,一条线拉下来的。

          

    鲍:你的作品不太涉及政治波普、政治遗产的问题,特别棒的就是你关注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这次在ICP的个展就说明西方的学术界最终还是只选择你、认可你。但最早是什么人对你的作品感兴趣,是记者,还是什么人?

    

    王:最早我跟影像有关的展览是日本策划人南条史生策划的台北双年展,他觉得中国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浓,处处充满欲望、对金钱、名利的渴望等,当时是从艳俗角度开始关注我的。

   

    鲍:哪一年?

   

    王:1998年,好像也是台湾首次比较重要的国际双年展,主题是”欲望都市”。

 

    鲍:你刚才说的那个脉络和一条线能再详细讲讲吗?

 

    王:西方人总认为中国是创造潮流的,从最早79年的”星星美展”开始。”星星画会”不一定是作品形式的潮流,而是表达人的心境、民族的心境,但思想也是一种潮流,虽然某些作品是自相矛盾的。”政治波普”、”玩世”之后的潮流,比如”乡土”是一种形式化的,”艳俗”也是借力打力,注重表面模仿农民趣味等比较形式化的喜庆内容。西方人后来发现了影像,认为摄影的潮流可能将会发生,而且还会独立。果然之后摄影参与到当代艺术中,共同搅在一起。西方的艺术展览不会再称什么”油画展览”、”版画展览”之类,一般是统称当代艺术展。摄影最早都是跟当代艺术在一起,后来影像慢慢地独立出来,跟绘画没有关系了,反而绘画不能进摄影展了。再后来纯影像展览有很多。西方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潮流。再加上当时的行为艺术影像记录和一般摄影之间也搅和不清楚,觉得摄影也包括行为图片。所以在2004年ICP展览里最少有1/3作品是行为表演的摄影记录作品。

   

    鲍:马六明(90年代初北京东村行为艺术家)他们这些。

   

    王:有很多,包括朱冥(90年代初北京东村行为艺术家)。

   

    鲍:当时在美国的评论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吗?

   

    王:没有提,他们不会关心具体问题的。美国人只关心什么是新的。当时有人跟我开玩笑,虽然是玩笑话,但也代表美国大部分的人,她说,”以前我根本不相信中国有当代艺术。现在我才知道中国不是文化沙漠”。还碰到过有人问我中国有冰箱吗?他不知道我们用空调比他们还狠呢。随便一个中国人可以说出美国二十个城市的名字,美国人都不可能。只有美国比较专业的人才非常了解中国,这些人从国家战略角度了解中国,比我们中国人自己了解的都多。很多西方人说中国话跟广播员似的,有时觉得怎么有一帮人天天在琢磨中国。

   

    鲍:碰到一帮间谍了,哈哈!

   

    王:这些人很厉害。很多汉学家都给他们政府提供中国未来可能性的报告。

   

    鲍:他们政府的智库。

   

    王:对,这一点很厉害。所以我们想了解真的西方还是很难,要想了解他们怎么看待我们就更难。他们有时候说话不会给你特别多的东西,总是在开玩笑。

   

    鲍:你刚才提到的ICP董事会主席,开始只是想关注一下当代影像这个媒介。可他没有想到展览得到这么多美国人的关注。但他反应很快,既然有这么多人关注,那就意味着是一个商业机会,干嘛不买?一下买了100多幅作品。对任何一个经过一百多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历史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太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了。别人见他买100个,我就也买10个,一股风就出来了。一下子,一个从市场出发的所谓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忽的就起来了。

   

    王:我知道买最多的一个美国人大概买了2000、3000幅。他并没有那么多钱,融资买的。他大概筹了300万美金就全部通吃掉,全部买空。

   

    鲍:这次展览之前,尤伦斯(比利时收藏中国艺术的藏家)、希克(瑞士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这帮人买你们的东西吗?

   

    王:这个展览反而没有影响到他们,因为他们相对了解中国,那个展览是吸引了新进来的人,老的相对要理智一些,他们按照自己的步骤一直买。早在2004年展览之前,尤伦斯已经买了我很多的东西。

   

    鲍:他买过很多?希克买吗?

   

    王:希克大概买了两张,2002年最早策划威尼斯的策划人Harald Szeeman(泽曼)要做《金钱和价值》的展览,他出面,希克买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希克一般不从画廊买,他去拜访艺术家工作室,从艺术家手上买。尤伦斯之前从法国画廊大概买了20张左右,现在好像放出来一张。

   

    鲍:在香港苏富比?

   

    王:不是,在保利。

   

    鲍:怎么认识尤伦斯呢?

   

    王: 2002年,他在故宫举办聚会。尤伦斯刚好和我坐一个桌子,他说,”你是王庆松吗?”我说,”是”。他说,”我买了你20多张照片。”我当时听了非常吃惊。他说全是从画廊买的。

 

鲍:你觉得最近整个的状态不是太好?

   

    王:开始反流,开始返回中国一大批了,所以尤伦斯很多藏品往中国卖。接盘的中国人多,因为现在中国地产弄不了了,钱没有地方放。同时西方大的收藏家也进来了,大的收藏家只认人,只认有名的作品,认有名同时又是好的作品。

   

    鲍:他们的鉴赏力,你觉得提高了吗?

   

    王:不用鉴赏力,只看影响力。为什么《跟我学》当时价格那么高,就是因为在世界各个媒体上发表过两百多次。那个作品当时对我来说不是代表作,也不是我主要拍摄的东西,我只是想用最便宜的方法拍一个作品,希望控制在200块钱之内拍一件最简单的作品。

   

    鲍:《跟我学》成本才200块钱,不可能吧?

   

    王:非常简单,就是用6到8块钱一张的石膏板搭了一面墙,涂上墨汁,写上字。我一个哥们老说庆松拍大制作,我说我可以拍小制作。我拍大制作,是因为当时劳动力廉价,原来20块钱一个人一天,现在120元都没人干。西方人认为我花十几、二十万美金,其实我就花了两、三万块钱。《跟我学》第一次拍卖30多万块钱,是尤伦斯先生从拍卖上买的,后来听说乌克兰那个世界前五位大收藏家,也是从拍卖行买的《跟我学》,花了几十万美金。

   

    鲍:送拍跟你没关吧?

   

    王:没有关系,都是画廊送的。一个年轻人在我四合院个展时一次买了七幅,我都不知道。早期画廊也不告诉我是一个人买的。当时我再傻,也不愿意让一个人买七件,那个人接着又批发给别人。

   

    鲍:西方人还是中国人?

   

    王:西方的一个年轻人。为什么《跟我学》市场这么好,因为人人都想要,我觉得重要的是大家都能看懂,上边有中英文。

   

    鲍:这个很关键。

   

    王:像《老栗宴图》也还能看懂。

   

    鲍:西方人看着应该挺奇怪的,但仍然还是很感兴趣的。

   

    王:他们感兴趣是中国散点构图、卷轴画的影像叙述方式,他们觉得这个东西跟他们不太一样,至于这里边的内容,西方一般普通人看不懂。

   

    鲍:《向上看》是什么时候拍的呢?

   

王:那是2000年后来拍的,《老栗夜宴图》是2000年第一张作品。

 

    鲍:现在你的作品被很多国外大的美术馆收藏,被认可了,那么西方的一些学校邀请你多吗?

  

    王:很多。每年都有一些学生专门拿我的作品做毕业论文,也有一些摄影史的作者准备写我,国外的电视媒体也有许多专访在播出。也有很多国内外的学校编教材,把我的几件经典作品编到他们的摄影教材里边。

分类: 未分类

许宝宽——黄土之上

2011年11月9日 鲍昆 2 条评论

未标题-13-

黄土之上

六千多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中国的中北部地区造就了一个4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高原——黄土高原。这个过程恰好也是人类诞生到迄今的时期。中国的文明也诞生崛起在这块黄土之上

黄土高原和其下风方与冲积扇沉积的华北大平原,土壤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于是农耕生产方式成为中国古代文明昌盛的基础。

古往今来,关于黄土的文字汗牛充栋,但如过江之鲫的中国文人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利用视觉的方式来表现这块黄色的土地。中国的画家们将太多的的笔触去描绘山川奇石,却吝惜笔墨来渲写黄土。或许,在他们的眼中黄土过于补拙与平庸,不利于展示他们的艺术技巧。

许宝宽活在黄土高原的边上,干燥的风尘和倔强的庄稼让他深知黄土的博大与雄浑。他近年来摄影了黄土高原上的宁夏西海固和河北张家口地区的泥河湾。这两处都有典型的黄土高原地理特征,都能让摄影人在铺展大地的惊诧之中展示人类的顽强。许宝宽强调了土地的宏大,也刻意了人的渺小。天地与人的关系是他镜头的焦点,洪荒古代与现实艰难是他思考的主题。泥河湾是中国人的发祥地,西海固是人苟活的天之涯,许宝宽在类似的摄影中展现了这些历史与现实,提醒了我们的身份来由。在现代性全球化的今天,黄土的意义是不能忽略的话题。

策展人:鲍昆

大田洼2-

未标题-16-

未标题-14-

未标题-9- (6)-

未标题-9- (7)-

未标题-8-

分类: 未分类

刘立宏:土地

2011年10月30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A9-9

土地

在中国文化中,“土地”这个词汇,是有着特别的意思的。从本质上说,我们的历史就是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史。不同于游牧民族和草原与森林的关系,中国农耕的生产方式,注定了我们祖先和具体的土地之间的关系。土地在经济生产中是我们历来的资源,我们的一切历史也是在这个具体的词汇上展开的。在太平洋西岸一片可以耕耘的土地,孕育和滋养了我们的文明。

摄影普及以来,铺天盖地的影像覆盖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无边的影像中,却极少看见认真关注土地的。众多的摄影人,很少意识到土地是需要我们认真注视和观看的。土地在众人的影像中只是一个衬托人物的简单背景,是农村题材影像的必要铺垫,甚至是所谓画面构成的必要元素。我们爱看好看的图片,却忘了让我们安身立命的这片土地。上世纪的陕西摄影,曾经具有表现土地的倾向,但却并未走向深远。

刘立宏先生所拍摄的《土地》,是让我们能够闻得到土地气息的影像。在这些影像中——东北大平原的土地宽广、雄阔,具有史诗般的气度;土地上的东北人们与作物则传达出卓然不同于其他地域的风韵。刘立宏使用了一种压迫性呈现的方式,平面性的单调恰恰是一种强调作者感觉必要的策略。我们在刘立宏的这些影像中,感受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理解和一泓深情。

策展人:鲍昆

 

The Land

In Chinese culture the word “land” has special meanings much beyond the surface.  In essence our history has been a history of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land.  Unli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mads and the forest and grassland, our ancestors had a much deeper tie with their land, as determined by China’s farming mode of production.  Land has been the resource in our economic life, and furthermore, the arable land on the east coast of the Pacific has nurtured and nourished our civilization.

 

   Ever since photography became a popular pastime, images started flooding in and covering people’s lives like never before.  In the vast mass of images,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land itself.  Most are not aware that the land deserves our attention and careful viewing.  In images of most people, the land is a mere backdrop for humans, a necessary background for rural-themed images, or even an element for image composition.  We tend to enjoy pretty pictures but forget the land we live off of.  The Shaanxi photography in the previous century made some attempts but stopped at one step short.

 

Liu Lihong’s “Land” series bring us the vast and boundless land of Northeast China with epic grandeur, so strong we could smell the fragrance of the earth.  The Northeasterners and their crops give off their unique flavor too.  Liu used an almost oppressive way of presentation, a strategy of using monotonously flat images to highlight the artist’s sentiments.  In these images we unmistakably recognize his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this land.

Curator: Bao Kun

A8-42-8 h

A8-32.2-

A8-45.4.

A9-35.8.

A9-28.10.

A9-2-6.

A10-4.1.

A9-7-8 .

分类: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