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09年10月 的存档

卡什·郎静山·宋子文

2009年10月29日 鲍昆 2 条评论

2009102111115136742

  加拿大籍亚美尼亚人尤素夫·卡什Yousuf Karsh(1908-2002)是20世纪最伟大的肖像摄影家。他拍摄的人物几乎都是上个世纪那些最为耀眼和对时代产生影响的人物,包括他艺术最活跃时期的历任美国总统,如:杜鲁门、艾逊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当然,让卡什成为这些政治要人垂青为自己造像之人首选的关键,是卡什为二战之中统帅英伦的丘吉尔首相所拍的那张照片。丘吉尔那张愤怒的脸成为卡什最好的经营广告。除开这些政治人物外,卡什的顾客自然包括了上世纪中期以后更多的国际巨星们,他们有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电影明星、皇室贵族人物等等。卡什的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拍摄了丘吉尔和那些明星巨匠,他拍摄的人物作品从摄影史角度看几乎都是永恒的精彩之作。那些人们在卡什的镜头中,无一不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自己作为“这一个”的所有特征——性格、身份,这都是卡什赋予的。卡什利用大画幅的黑白摄影和明锐的照明,将摄影独具的细节表现力发挥到极致。那些细致的皮肤以及粗粝的毛孔,恰恰为人物的性格添加了无穷的生命力量。被卡什拍摄的人物们,都有着一股卓然之气,令人过目之后无法相忘。

  卡什的顾客主要都是第一世界的欧美人物,亚洲人物很少。据现在可看到的,只有获得若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川端康成,以及中国的宋美龄、顾维钧、宋子文和晚近的贝律铭等人。宋美龄是1943年作为蒋介石的特使受美国罗斯福总统夫人的邀请,去美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募款时所拍。顾维钧和宋子文则是在1945年作为中国代表出席联合国筹备会议时所拍,同去的中共方面代表董必武则未有此机会,原因当然有钱的问题。卡什拍的两宋和顾的照片在晚近的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在大陆上更是杳然无迹,所以中国的摄影界几乎从不知晓卡什还拍过中国人。直到去年在2008年上海国际摄影周暨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上,加拿大籍华人收藏家陈淳焘先生Shelton Chen举办的尤素福·卡什诞辰100周年纪念展中,这些华人影像才出现并被国人所知。卡什所拍的这些中国历史人物照片,依如他一贯的风格,给这些人物赋予器宇轩昂的精英之气,好像那些围绕着这些人物的所有历史故事都烟消云散了。其中,最为传神的是他为宋子文所拍的肖像。卡什让宋子文右手夹香烟站在一个门扉前直视镜头,仿若宋子文正从历史的门口走出,要在现实的舞台开始表演。照片中的宋神情怡然,似乎一切都是胸有成竹。他当时正是出席联合国筹备会议的中国代表和会议的四位轮值主席之一,回国后即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是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最后岁月的关键人物,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除了我们知道的陈淳涛先生展示他收藏的卡什拍的宋子文照片之外,最近在民间忽然又出现了在同一个场景同一个时刻却又不同的另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从拍摄效果看显然比陈淳涛先生收藏的还要好,从宋子文的神态和镜头角度都更为完美。照片上镌有卡什拍摄作品的签名钢印,可以确认是出自卡什之手的原始照片。只是吊诡的在照片右下角上还有郎静山的毛笔小楷签字与小篆的“郎”字钤印。仔细看过,毛笔小楷清秀俊逸,虽有郎静山以往签名的大势,但却没有郎氏一贯字风的朴拙。而且细看,字体笔画的起势也完全迥异。其“郎”字小篆印章,也在以往郎氏作品中未见。这张照片辗转于中国收藏界中,一直被认为是郎静山的作品,此点毋须置辩。因为除了照片本身就有卡什的印签之外,郎静山是绝无这样的拍摄风格的。卡什作品的精良和对人物题材的处理能力,不但是当时的郎静山,而且是当时甚至其后的其他中国摄影师都不具备的。那么是否是郎静山曾经收藏过这张照片,并依中国人的收藏惯例对藏品签字钤印呢?按民国时期名人政要送与人留念的照片习惯,受赠人的名号和赠予人的落款都在照片的卡纸上,前者在照片的右外上方,后者在照片的左下外方,是没有在照片上题跋落款的,在照片内题跋落款的只有摄影师。由此可见,这张宋子文的照片不符合那时影像本主送人的规矩。宋子文是“洋式”的政府政要,既非伶人明星,也非传统官场带有“江湖”潜规则的那种利用照片赠予,广交亲缘、网织政治势力的习惯,所以他的照片是不会随意流传的。这也是他的照片甚少在历史上出现的原因。1945年后高高在上的宋子文和作为艺术家为生的郎静山应该说是不可能有交集的。据此分析,在没有新的史料证明这张卡什所拍的宋子文肖像照是郎静山的收藏前,可以认定其上的郎静山之迹,应是外行后人为了提升其藏品价格所作的狗尾续貂之举。不过,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张极其珍贵的出自20世纪肖像摄影大师卡什之手的经典之作,而宋子文稀少的存世原始影像,更为这张照片添加了巨大的价值。

  2009-10-18

2896769200_3f2f6bcfd1_m

陈淳涛先生收藏的另一张宋子文照片。

2895923515_b7b2c20585_m

陈淳涛先生收藏的顾维钧照片。

2896770676_fe78c84b04_m

陈淳涛先生收藏的宋美龄照片。

分类: 未分类

四月影会举办三十年纪念展

2009年10月23日 鲍昆 3 条评论

 

_MG_4568-

 本报讯 (记者李健亚)1979年4月,由51位职业或非职业的摄影师自发组织的“四月影会”在北海公园举行。那些摄影师镜头下的小人物、小事件,开创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艺术的新窗口,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30年后,早已解散的“四月影会”又将重新相聚。10月24日,26位当年“四月影会”的骨干摄影家将以“同年”的名义,在798映画廊以展览的形式纪念四月影会成立30周年。

 29位影人参与30年纪念展

 30年前,“四月影会”成立,这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个成规模的自发组成的民间艺术团体。1979年4月初,“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第一回”在北京中山公园兰室举办。展出的作品捕捉的多半是小人物、小事件的影像,比如湖面上停靠在一起的小船、市场上卖鱼的老妇……这些作品一展出便立马引来了外界关注。

 30年过去了,26位“四月影人”决定以一场名为“同年”的展览来纪念四月影会成立30周年。四月影会的创始人之一王志平指出,唐宋时以同举进士为同年,1979年至1981年,凡参加“四月影会”的摄影者也可称为“同年”。虽然30年过去了,但“四月影会”的精神力量还在,因此这次展览名定为“同年”。

 150幅新老作品亮相 

 早在今年4月,798时态空间举行的四月影会研讨会就拉开了3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不过,作为同是纪念活动的“同年———纪念四月影会成立30周年邀请展”,却不仅仅是对30年前的回顾,而是反映了这些摄影人30年的摄影历程。

 将在展览中亮相的150幅照片,有“四月影人”拍摄于30年前的照片,也有最近几年的照片。比如任曙林展出的《彼此》,就是摄于1979年6月的西直门,当年一亮相便被外界称为反映出社会发展,是“生活的旗帜”。而鲍昆的作品则是其2002年对甘肃山丹军马场的影像记录。

 本次展览的发起人之一李英杰告诉记者,“我们是想通过这个展览展示30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路,给人以启迪和教训,因此有些四月影人甚至没有展出老照片,而是以全新之作亮相。”

 ■ 历史追忆

 第三次展览张艺谋最出风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王志平、李晓斌为主的一群年轻人因相同的影像理想聚起了“文革”后第一个民间摄影组织———“四月影会”。1979年4月他们的首次展览在北京中山公园兰室举办,展出280余件摄影作品,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争议。20余天里共有7万人参观展览,影展门票每张3分钱,门口还挂有“作品出售”的广告,有些青年边看边在小本子上临摹构图。

 1980年和1981年,“四月影会”在北海公园画舫斋和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二、三次展览后自行解散。而在第三次展览上,在原四月影人鲍昆的记忆中,最出风头的要算张艺谋,他的摄影作品引起了很多关注。

 ■ 意义点评

 ●金伯宏(四月影会成员、纪念展发起人之一)

 我们都是通过四月影会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被社会、被艺术界所承认,从业余走到专业。

_MG_4558-

映画廊的负责人那日松正在指挥布展。

展览开幕时间是本周六(24日)下午3点,敬请朋友们参观。

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

分类: 未分类

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4

2009年10月21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以终为始:新闻摄影创新之路

 

新京报副总编辑 视觉总监 何龙盛

 

        提起摄影创新,我们会想到银川会议,但谈了20年”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新闻摄影的路子似乎却越走越窄。今天,我试着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换个角度来谈创新,这个角度就是以终为始。这有别于我们以往的创新策略和方式。

  过去谈到摄影创新,更多是站在拍摄者的角度,而不是传播者的角度,更不是受众的角度。

  以终为始有两个意思:一是以目标为导向,即一切摄影创新,都是为提升报纸的传播效果与效率服务的。如设立图片编辑也好、建立视觉中心也好,都服从于提升报纸整体传播水平这一大目标,着重于如何提升传播效果,而非如何提升摄影部摄影记者的独立地位。二是执行策略。为什么我们20年来的创新步子迈得不大?因为执行策略上有些偏差,针对性不强,导致效率不高。以目标为导向,意味着操作流程倒推,围绕传播目标来配置资源,层层梳理与优化组织架构”采编流程”业务模式。以终为始的新闻摄影思维,对我们惯有的以自我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是个挑战。

  以终为始,要求我们转换思维方式: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从本位思维转向系统思维;从新闻摄影思维转向视觉传播思维。

  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意味着新闻摄影从业人员首先要抛开门户之见,具体讲,就是摄影部要和整个编辑部、采访部、甚至经营系统主动沟通与互动,努力赢得外部支持,从而拓展摄影部以及摄影报道的外部空间。

  从本位思维转向系统思维。很多摄影记者经常拿着自己的片子跟别的摄影记者比较瞬间与构图,这说明他具有同业竞争的意识,然而很少有摄影记者愿意站在文字记者的立场来考虑图文配合的问题,更难以站在编辑的角度进行新闻判断与镜头选择。我们很多摄影部主任和图片总监,都会计较照片在头版发的够不够大,图片的话语权够不够大,但不愿主动站在整个编辑部角度,考虑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的工作方式,如何与其它部门,与报纸整体操作流程有更顺畅的对接,从而给新闻摄影谋取一个更好的空间,赢得更高的效率。

  从新闻摄影转向视觉传播思维。视觉传播的可作为空间,远远大于传统的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理应与时俱进,而非划地为牢自我设限。例如插图摄影,依照传统新闻摄影的标准,这样的摄影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有些传播内容就不能用五个W+H的方式来表述了,所以必须要有新的表达方式。

  以终为始,要求我们不妨换一换评判角度。从摄影意识转向传播意识,从编辑部认同转向受众认可。摄影部跟编辑部经常要吵架,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总是认为文字编辑没有眼光,有好的照片不用,而编辑部通常指责摄影图片新闻性不够。我的看法是,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新闻摄影前提是新闻。你的照片到底是站在摄影的角度还是站在传播的角度?当然,今天的报纸功能已经很多样化,一张报纸不单单只是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新闻有告知功能、评论功能、教育功能,也还有服务功能、娱乐功能、社区功能等等,这种情况下,我发现专业人士的偏爱和读者的偏爱常常很不一致。例如傅拥军所在的《都市快报》,有一个图片版为《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基本是读者拍的照片,受欢迎程度是非常高的。《新京报》阅读率最高的照片栏目,你可能想象不到,其实是底版的《城市表情》,那些花花草草的没什么新闻性的,充满情趣的特写照片。这就提醒我们,当我们进行摄影创新的时候,仅仅站在编辑部的角度是狭隘的,要更多考虑读者的需求。

  伴随着思维方式转换和评判角度转换,具体的创新方向就会有很多。

  显而易见的创新空间,包括摄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摄影报道体裁的多样化,图片呈现平台的多样化。这些都属于报纸版面上看得见的内容,除此以外,还有看不见的创新,包括视觉传播理念的创新、视觉部门组织架构的创新、视觉部门管理制度的创新、视觉采编的流程创新。如果在这七个方面一起创新,那么就是这一张报纸整个视觉传播体系的创新了,本身就反映了一种系统化的思维。

 

经验交流:

新京报:让摄影表达多样化

       近年来,我们《新京报》在图片报道上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大胆创新,一些出现在时政报纸、综合报纸上的选题,如果按照新闻摄影的标准看,似乎是没有新闻性的或者说新闻要素不齐全。但从报纸图片版选题标准和采编方式看,这些选题尽管不是传统的新闻照片,但是很适合传播,在报纸上发表后可以产生极大的互动性。

  目前,新京报有20名摄影记者,每天拍摄的照片有一半以上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摄影,当报纸还处于薄报阶段,报纸主要是对于大事,对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进行报道,但今天很多报纸的内容已经五花八门了,我们的摄影表达也应予以相应开发。例如今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日全食,对我们来说是新闻,对其它国家来讲就可能不是新闻了,但科学界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有些事情不能只拿新闻来衡量,报纸还有教育功能、文化功能,这同样是读者需要的(图一)。例如对于北京本地化的报道,新京报里有大量的北京老故事,这些故事能拉近读者跟城市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切感(图二),此类照片每天都占非常大的比重。在西方报纸里,我们发现出现比例最大的是名人的人物肖像。这些肖像照片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不否认这些照片在报纸上的传播效果(图三)。另外,我们研究发现,欧美很多报纸由于成本压力有的没有专职摄影记者,报纸上的照片拍得很一般,但最终在版面上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很好,原因在于这些照片都是跟人有关的,能解决人们的好奇心。对于这些照片就不能站在新闻角度评价,但可以站在传播角度评说。再如插图摄影的作品(图四),这是一张关于健康方面的作品,都市人现在生活压力很大,很多人30岁、40岁才考虑下一代,当你准备要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在生殖健康方面注意。这个话题如果改为文字讲述的话,可能需要大量文字,但现在制成了图,一目了然,能激发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插图摄影的作品虽然都是经过了PS的(图五),其共同特点就是吸引眼球,富有趣味。

  当今的报纸越来越厚,如果办报者想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关注自己的报纸,那就需要做很多的创新,把照片编辑、设计得与众不同。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去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我们看到中国版式在设计方面上了好几个等级(图六),那几天的报纸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那件事情过去后,我们又退回去了。因此,当我们重视设计时,图片就会在版面上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01

02

3

5

06

诸子争鸣3

 

新闻摄影探讨应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

 

  鲍昆(摄影评论家):何龙盛谈了一些他们报纸的编辑思维方式和案例,我觉得有些自娱自乐的感觉。当然,他是从报纸的根本性为受众服务角度来谈的,很精彩。确实,新闻摄影只是报纸总体传播的一部分,报纸还承担着认知、教育、情感娱乐等多项功能,作为北京市民生活的报纸新京报当然也要承担这些东西,但这些东西跟本次论坛重点要讨论的”新闻摄影”似乎有些距离了,好像大家的概念有点乱。

  回到新闻摄影上,我们应深入地讨论一下,传统的新闻摄影在今天复杂的现实生活之中还有什么意义,还能起到什么作用。这让我想起两件事,一个是最近晋永权出版的《红色照相馆》,里面有一个章节里说,50年代中国青年报记者贾化民,在当时以政治为第一的时代,弄了很多光、影的东西,强调新闻摄影的艺术性问题,当然遭到大家的围剿。但今天看来,我们对什么是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影的信息本质的认识一直不明晰和坚决,看来还真有历史的渊源。另一个是这次在大理的新华社驻外记者摄影展,我认为这是陈小波所做的新华社内容最好的影展,但这个展览还是曝露出新华社的一贯问题,就是新闻感不够。展览里面时不时夹着一些风光照片。我认为新华社做展览,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什么身份。新华社是一个有13亿人口、GDP产值已冲到世界第二位的一个大国的通讯社,是代表我们中国人的眼睛看世界的。可这些年,新华社在整个世界新闻同行当中是相当尴尬的,因为这个世界发生的历史,中国的新华社大都是不在场的,没有起到一个新闻记录者和传播者的职业责任。这就和我们长期不谈新闻摄影的本质有关,才会导致我们许多新闻摄影记者热衷于拍那些无关痛痒的社会花边新闻,甚至捣鼓风花雪月。

  这些年我们把新闻的本质都忘掉了,这是让我觉得悲哀的一件事,在座的都是中国最一线的,最担当历史责任的这些人,我们应该有这个意识。

 

  何龙盛(新京报副总编辑 视觉总监):我们今天是职业传播者而不是评论家的身份,不是作为旁观者,我们都生在此山中。我们看所谓的媒介精神、媒体使命很重要,但在执行层面上来讲,这个可能是来得更加紧迫的问题。

  鲍昆(摄影评论家):中国文化一直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特别重”术”而不重”道”,虽然我们先贤谈了很多道,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关心是”术”,只关心明天早上我们是否能挣到现金,而不关心未来三年的事。我觉得新锐媒体视觉联盟这么多年,一直是一个非常封闭的、自娱自乐的小系统,很本位。大家不在联盟之外的更大视野去考察,热衷于交流一些非本质的技术技巧经验。

  实际上,任何一份报纸一个媒体,真正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媒介应该明白自己的生存之道在于和时代民众之间更重要的关系。

 

插图摄影是新闻摄影吗?

 

  鲍昆(摄影评论家):对于插图摄影,就叫插图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叫插图摄影呢?随着社会发展,各方面都会产生新生事物,也会创造一些新词汇,但在创造词汇的时候,从文字学角度来说,应尽可能注意到文字语言的准确性。插图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前手绘的东西,现在技术发展,影像软件因为已经改动了摄影本质的复制的概念,所以没有必要非叫插图摄影,非要挂上”摄影”俩字。这些词汇都会为我们文化发展制造很多盲点。

  曾璜(新华社中国特稿社高级编辑):插图摄影的报道形式,不是说我们报纸以前没有,只是中国的新闻摄影或报道摄影的理论框架中,没有给它相应的地位和户口。2005年在新锐媒体自己的年度评选中,设立了插图摄影奖项, 2008年在九寨沟举办的人民摄影报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也将这一类归入到新闻摄影的框架结构里了,从此这类在传媒中大量出现的照片,在中国的新闻摄影中有了位置,有了户口,这是中国报道摄影很重要的一大进步。

  今天大家之所以谈插图摄影,之所以会一而再地将很多问题引到插图摄影上来,实际上是因为它非常典型,它在反映中国新闻摄影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上,怎样界定新闻摄影,怎样界定新的新闻摄影,怎样界定新的新闻摄影跟传统的新闻摄影的区别……所有这些争论都集中到插图摄影的表现形式上,都可以通过讨论插图摄影来讨论,挺有意思。

分类: 未分类

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3

2009年10月20日 鲍昆 评论已被关闭

新闻摄影发展及对策

 

■湖北日报  杨发维  曾玉梅

 

一、传媒博弈:事关报业生死存亡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世界,摄影人在用影像记录这场风暴的同时,渐渐发现,受这场风暴影响的不仅仅是工业企业,新闻摄影赖以生存的载体–报纸也未能幸免,在国外,一大批报纸纷纷关门。

       一方面是传统报纸的纷纷倒闭,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大量兴起。

       因特网在扼杀传统报纸的同时催生一种新型的新闻业模式。在整个富裕国家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状况:在因特网的冲击下,报纸广告收入下滑状况加剧,日报境况愈加窘迫。

       在《美国报业专家谈报业转型及未来报纸形态》(见《中国记者》2009年第5期)一文中,美国专业媒体设计公司Garcia Media(加西亚传媒)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rio R. Garcia(马里奥·加西亚)认为,”有些地方,报纸可能消亡;有些地方,报纸可能仅在周五和周日出版。出于成本考虑,每天出版的报纸将变得更加紧凑,约A4纸那么大,类似大小的报纸已在欧洲流行。”专业报纸设计公司Brass Tacks Design(铜钉设计)主席兼首席执行官Alan Jacobson(艾伦·雅各布森)则断言:”不出一年,七天都出版的报纸数量将骤减。五年内,报纸只在星期天出版。十年内,报纸将消亡。”美洲报业编辑协会主席Charlotte H. Hall(夏洛特·霍尔)称,”传媒业的变化日趋剧烈,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未来几年内主打情感牌和深度报道可能是报纸求生存的救命稻草。”

 

二、视觉突围:新闻摄影跨媒体传播成为必然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报纸媒体进入高端竞争时期,有人预言,报业很可能进行一次新的资源大整合来壮大实力,迎接新兴媒体的挑战。

  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各种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各显神通,发挥新闻摄影的跨媒介传播已是新闻摄影在读图时代的必然选择。在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中,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新浪网推出的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恐怖袭击的图片,点击率以百万次计;许多提供深度报道的周刊开始大量采用新闻图片……这些都为新闻摄影的跨媒介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媒体的出现,新闻摄影作品可以通过电视机、电脑、移动电话等实现同步传播。

       去年汶川地震,从5月12日下午开始,网络和电视就开始了24小时滚动报道。大批摄影者以不同摄影设备在新闻发生第一时间迅速将影像上传,网络和电视都大量采用了摄影记者的现场照片。

  摄影图片,以积极的进攻创造了生机,在网络和电视等视觉传播的主体中已实现了你中有我的局面。由此可见,报纸与新媒体的竞争并不意味着新闻摄影的边缘化。在图像时代,报纸和网络,都离不开视觉的需求,图片也就成为报纸和网络的必需品,只是需求的方式和数量不一样而已。

  胡立德曾撰文写道,有这样的几个现实,对处在边缘化的新闻摄影人来说是有利的:

  • 1. 新闻摄影的报道方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2.人们将越来越按照视图的规律办事。3.新闻摄影的题材内容在更加符合新闻要求,更加符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其形象性瞬间性本质特点的挖掘和表现。4.新闻摄影的报道形式和表现手法将会出现明显变化。

 

三、三大内涵:新闻图片价值参照系

  发展的趋势我们无力左右,更新摄影理念是我们当务之急。 新闻照片不能再是简单的记录,增加三个内涵是大势所趋:

       文化内涵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选择经济发展的模式上可能相同或相近,但文化内涵则难以相交和融合。我们新闻摄影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彰显文化特色,才会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内涵,强大的生命力。这样的照片在网络中也会大受欢迎。

  历史内涵

  读历史是为了珍惜今天,今天的照片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镜头纪录的只能是一个个的瞬间,摄影人正是通过一个个瞬间来构建历史的长河,我们每按下快门,应该将其置入历史的坐标中去关照,将视野放大,放长远,关注创造社会奇迹,推动社会前进,以及为社会的进步作出牺牲的群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多面化,人类对历史的、现实发生的和正在发展事物的审视角度,会从单一到立体,从个体到整体,去关照,去对比,对结果的认同也会由盲从变为理智。我们照片也就需要承载更多的历史内涵才有价值。

  人文内涵

  新闻照片除了传递新闻信息外,还承载着精神层面的要素,今天的新闻照片早已不再是图解政策,不再是说教,要靠情感来打动人,靠瞬间感染人。

  读者对照片的审美要求因社会和谐、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人们在物质层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精神的需求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新闻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人们对新闻照片情感要素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面对网络的竞争,纸媒体照片只有以情感来凝聚人心,让表情达意的新闻照片植入人心。

 

 

四、两个转型:新闻摄影发展路径

  摄影记者过去赖以生存的纸媒体,正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使出借助深度报道来占领市场的绝招,摄影记者转型是关键。

  1.从我们在现场到我们在思考

       到现场是摄影记者成功的首要条件,但到现场不是唯一条件,带着头脑和身躯一起到现场离成功最近。今天的读者已不满足于摄影记者现场的简单记录。 竞争中,新闻摄影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拍摄对象典型独特的瞬间加以表现,以彰显图像自身的特色。

       如此一来,我们长期信奉的一句名言”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现场不够近”显得不完整,那种记者只要到了新闻现场就已经成功的时代将一去不返。照片拍得好与否,到最近的现场是先决条件,但带着思想去拍显得更重要。

   2.由单一记者到摄影文字合一的跨媒体记者

  面对新媒体的严峻挑战,去年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在旗下89 家日报全面推行了以”信息中心”为主题的变革,要求传统报纸记者编辑向全天候、全媒体、全平台工作模式转型。

  除此外,强化摄影记者队伍的文字功夫可能还有一个相当时间的过程。未来的摄影记者,不仅仅是会捕捉影像的摄影人,更应该是能将这种捕捉过程和思考用文字准确表述出来的人。

1-

2

3-

诸子争鸣

 

湖北日报做得挺棒,党报能做成这样,很好!

 

  鲍昆(摄影评论家):湖北日报做得挺棒的,刚才我看他们的这些图片、编辑、文字之间的互动,做得非常好,很前卫。一份党报今天能有这样的面目,我觉得挺吃惊的,它能够起到社会民众跟上层沟通的作用,并导致问题解决是很好的。

  现在所有的传媒都在市场化,市场化让大家都迷失了方向,例如新京报我只爱看其前面的部分,几乎昨天下午的事件第二天就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家做出快速反应,这在社会改革上会起到特别好的互动作用。但新京报后面的部分,做得都是非常风花雪月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无聊透了。当然这也是它面对市场的无奈,因为所有报纸都要受到广告投放、资金来源等问题的制约。湖北日报却走了一条独辟蹊径的道路,它把尖锐的话题用大约六七张一组的照片简单扼要地表述了出来,充分发挥了影像阅读的视觉冲击力特点,以引起其各阶层人士对这些社会问题的重视。我想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分析其中的规律。

       还有一个敏感的话题,众所周知,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阶段,我们的新闻、传媒的话题实际上是有一定尺度限制的,我们的新闻从业者能否在有限的尺度内做出最好的反映,这其实是摆在所有新闻从业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既要生存下去,要让报纸做得有声有色,同时我们又能真正对这个社会起到推动作用,让官员们接受,让民众把他们内心的声音通过这一渠道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问题的部分解决。我觉得湖北日报做到了这一点,这张报纸真的是很棒。

 

贴近读者,关注民生,让报道充分发挥社会效应

 

  霍玮(人民摄影报社长、总编):湖北日报在党报系统里独树一帜,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他们的栏目和内容,从湖北省省委到湖北普通百姓都是非常关心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湖北日报焦点栏目的每篇报道,尤其是那些关注民生的报道,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说服力,总能引起政要的关注和重视,并做一些批示,从而使一些问题迎刃而解。湖北日报这个栏目最经典的,是除了照片外,还有专家的评论、记者的手记等,这些文字和图片有机结合的报道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时间一长,湖北百姓每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后总会想到这个栏目,想到这些记者,这时就真正体现了记者的责任心、使命感、社会责任。

 

摄影记者在表达中,要注重提高照片本身的质量

 

  贺延光(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湖北日报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题材的选择,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注民众、关注普通老百姓,这从党报来讲有很大的进步。但在表达过程当中,有几组照片比较像,表达方式比较单一。

  我们在抓住一个题材的时候,你怎么表述这个新闻,文字记者是靠写,摄影记者是靠照相,照相时你就不能不考虑焦点、影调、构图、色彩等等构成图片的因素,因为照片是反映新闻的,记者必须要注重图片本身的感染力,同时还需要注重现场细节的捕捉。意料之中是常态,意料之外才更吸引人。

  昨天我看了新华社十位作者的照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记者都是拍的国际新闻,而且有相当多的记者在表述新闻的手法,拍摄过程中的水准是一流的。这些年新华社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年轻记者,本身英语水平及学历都非常高,还在自学着第二、第三学历。这些年新华社为什么出了这么多名记者,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本人确实喜欢摄影。听说拍奥运会《一滴血》的摄影记者吴晓凌原来是位外交官,就因为喜欢,转到新华社摄影部做自己喜欢的事了。陈小波说过学习要靠自己。学习是自己个人的行为,就跟我们摄影一样,拍照片是很寂寞的事,不会像我们搞活动大家这么热闹。只要是单独采访,应该是很寂寞的,因为你需要全身心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但现在我们搞摄影,存在这样的趋势,就是业余的在玩,专业的也在玩,把摄影搞得越来越娱乐化了。

 

一个版报道一个专题,是否浪费版面?

 

     杨晓东(宝鸡日报摄影部主任):我想问一下,焦点版一个版报道一个专题,怎么解决浪费版面的问题?另外,如果版面刊发时间间隔太长的话,会不会有一些图片故事或者报道摄影的可读性不是很强?

    杨发维:实际上,我们传统的专版都是大杂烩似的,把各个地方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聚集大人物、大场面、大工程。改版后我们不再搞简单的歌颂、简单的表扬,简单工作性的概括,我们开始从一件小事入手,除了对事件本身的报道外,还有背景链接,新闻解读,以及专家的观点,有时候专家的观点是反的,甲说对,乙说不对,从而给读者一个立体的信息概念,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所以,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说我们的做法是浪费版面。

     正如你所说,目前我们最大的压力就是焦点栏目,这个栏目我们已经经营五年了,每周一期,但每期选很好的选题是不可能的,谁也做不到。我们就争取一个月有一个亮点,这样一年就能有12个亮点,这也算是很成功了。

分类: 未分类

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2

2009年10月17日 鲍昆 1 条评论

第一个案例 

 ”后发”何以”制人”

华商报首席编辑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研究部副主任   巩志明

 

      我们人类的视觉传播到底有没有规律?我们应该怎么发现这些规律,并且把它运用到新闻传播之中?面对21世纪流媒体的强势增长和全覆盖,处于传统弱势的纸媒的视觉传播应该如何整合与嬗变?

  一、核心观点

  就媒体本身的特点来看,纸媒体在与流媒体的比拼中,注定会处于绝对下风。因为无论报纸怎么创新,怎么避开流媒体的随时在线更新的锋芒和3G移动网络的全覆盖,怎样放大我们的优势,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无法解决,那就是报纸无法与直播同步,在时间上纸媒永远只能是落后!

  有没有什么”后发制人”策略?而能拯救这个”后”字的,只有刻意与刚刚播过的电视与网络视频拉开距离,因为差异化思维决定差异化产品,从而服务于差异化的新闻信息消费群体。

  如果说,流媒体是以”同步直播,快速切换,海量信息,在线互动”为传播特征来服务于新闻受众中的”急性子”的话,那么纸媒体则无疑是以”整合和提炼新闻,表达观点,挖掘独家新闻,宣泄升华获知新闻后的情感意愿和价值判断是非表达”为特征,服务于传播链条中的”慢性子”的。如果说,流媒的思维定势是加法,不断地即时补充新闻,追加新闻;纸媒的思维定势注定是减法,从一个相对封闭的新闻时段内,反复甄别,遴选受众最感兴趣的,有可能二次激活或者深化传播的新闻素材,一一排除,去伪存真。

  那么正确的应对思维是:不与电视比快慢,不与网络比多少,只与它们比高低,比深浅。

       二、后发制人之一:凝聚情感A版

       回看奥运报道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头版

       如何在新闻传播中凝聚情感,我找到的第一个个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报道。中国人不看开、闭幕式电视直播的很少,对报纸而言,看过开幕式、闭幕式的人还有必要看报纸吗?我们做了调查,发现看过电视的人不再看报纸的人是少数,那么他将从报纸当中获取什么?是获知新闻吗?开幕式现场的程序、豪华、细节他们都获知了,我们的判断是他们将从这里获得情感的渲泄、认同以及情感的表达。这是我们《华商报》2008年8月8号做的一版(见图1),对当晚要播出的开幕式进行预报,对这个新闻进行预热和启动。

  次日8月9日,我们对开幕式现场进行全景式概括,所有看过开幕式现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即开幕式现场启用”开卷”符号。其实,《华商报》8月8号的设计里就已经孕育启用了开卷的视觉画面。因为我们分析获知开幕式张艺谋有可能要启用中国画卷的形式。第二天,我们继续使用中国画卷的视觉载体,进一步点题”开卷”(见图2)。”开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语汇,有着丰富的东方意味,画面本身又吻合这种视觉,我们用这个开幕式表征这样一种思想,即这一次奥运会,是东方的奥运会,是中国式的奥运会。我们华商传媒集团其它三家报纸–《新文化报》、《华商晨报》、《重庆时报》2008年8月9日的头版,虽然和《华商报》头版相比,视觉选择似乎有一些出入,但是在与受众一起表达情感、渲泄情感、表达是非判断和价值指向上,应该说四家报纸的思维是不谋而合。

       奥运会闭幕式虽然没有开幕式的场面浩荡,但是显得价值更多元,场面更缤纷、细节更丰富。如果说开幕式上80%的中国人记住了开幕、张艺谋以及中国奥组委强调的东方风骨、中国精神,那么闭幕式无疑让更多的观众记住了对本届奥运会权威的评价”无与伦比”。我们将评价和闭幕式的画面结合在一起,意图深化同步传播(见图3)。我们集团的报纸抓住”无与伦比”的不止是我们一家,还有《华商晨报》,其标题是”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新文化报》对奥运会特刊的开卷和合卷的提炼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导向和新闻价值判断”中国开卷”、”完美合卷”(见图4、5)。

        凝聚情感B版

       回看汶川地震视觉报道

  2008年5月12日14:28分,汶川地震。电视、网络第一时间向中国受众传递了这一新闻,报纸无论怎么抢都将是公众知道的旧闻,那么报纸此后所传递的新闻,将不再是单纯的新闻,而应该寻求在传播新闻中为新闻增加情感价值的思路。2008年5月22日,《南方周末》推出《大地震现场报告–汶川九歌》,这是其中之一《汶川地震影像志》(四个版)(见图6、7、8、9)。它从这个大新闻里找到一个很小的细节和切口,让受众和报纸一起渲泄情感,共同悲伤。这样的思维决定这四个视觉版,全部是以情感为主线,打情感渲泄牌。”你可曾听见我的呼唤,你可曾看见我们的牵挂,你要相信我的坚持,你将凝聚我的人生”。

  报纸因为不占有时间的先机,我们后发制人,尤其是重大事件宣泄情感、增加感染力凝固冲击力为编辑的核心思路,以期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为区别电视、网络等媒体,所有重大新闻从介入开始,就应该独辟蹊径,为新闻确定感情基调。

       总体研究各报的奥运开幕式闭幕式头版,以及汶川地震的视觉版面,注重情感渲泄,张扬感染力、发挥视觉冲击力,期望引爆读者情感共鸣,是大家的统一思想,也是许多报纸的既定方针。

       三、后发制人之二:

       近看500年一遇的日全食报道A版

       全民总动员

  刚刚发生的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电视、网络全部是在线直播,报纸还能有什么作为?我找到两个案例,一是《都市快报》,概括为全民总动员思维,该报把这个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当成是与读者互动的极好的新闻秀,次日一版展示的竟然是花一千元重金征得的71岁的老读者拍的照片,这个杭州西湖中的日全食的照片,更可以说是日全食新闻的间接反映(见图10)。接着,该报在内版又间接报道了当日杭州西湖的新闻,两个版的主题相同都是”你在杭州看日全食、看日全食的人在边上看你”,全部是杭州人看日全食照片的集纳。坚决打二手牌,与读者互动,借助日全食打新闻秀,在读者中推广报纸品牌。第二天,该报又进一步炒作这张照片和这个老人,并把已经刊登过的照片继续在报纸放大,而且找到一个新的新闻标题,”会玩的人不会老”(见图11),不仅介绍了这个老人,而且介绍了一个拍日全食的老年人群体。第三天,就是对那张花1000元征集的照片进行竞拍,每张标价5000元,善款捐给防治艾滋病基金会。这套新闻组合拳让人够眼花缭乱了。

  有数字调查显示,今天的读者80%以上年龄都在40岁以上。在一个新闻事件的传播中,侧重打好中老年读者的新闻牌,也不失为21世纪报纸的一种智慧的选择。

       近看500年一遇的日全食报道B版

       亮剑

     如果说《都市快报》做的是新闻秀,那《东方早报》展示的是另外一种新闻秀。《东方早报》突出了特派记者的采拍,布置精心,执行有力。一句话,就是突出重大新闻时本报特派记者的新闻现场照片。

       在日全食这场新闻大战中,《东方早报》头四版,全彩,6张照片全部是本报记者拍摄。其中A1 版(见图12)和A2版两张几乎整版拉通的照片,图说显示是”本报特派记者拍摄自庐山”。尤其是A2版的在庐山拍到整个日全食的合成照片(见图13),下面是非常规范的图片说明。这一说明我以为是二十一世纪最规范的合成图片说明。

       通过刚才日全食A版和B版两个个案的对比,我们盘点一下:A版的理念是,开通全民记者的视觉传播通道,与读者互动,让报纸品牌有向心力和凝聚力。B版的理念是,精心策划组织实施本报独家照片,彰显报纸品牌的独特魅力。

       四、后发制人之三:让新闻的敏锐的神经更细腻

  第一个个案,2009年2月11日,西安最重大的新闻莫过于”4初中生被撞身亡,肇事货车逃逸”,因为是城乡结合部的农家的孩子天没亮摸黑上学路上遭遇惨祸,肇事司机逃逸,这样的新闻激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义愤。《华商报》在稿件采写及包装上都提前做了充分的思量,确定以人性关怀体现新闻立场,赋新闻传播以人性的光辉。所以,新闻现场照片视角独特,采取间接反映的思维,图片细节丰富,注重视觉语言的运用,体现了人性关怀,版式语言的应用也有力适度地体现了这个既定方针。

       第二个个案,在2009年的全国政协会上,刘翔作为政协委员不履行职责遭到了公众质疑,这样的新闻事件,应该说是政协两会很好的花絮,媒体如何把这个受众对这个新闻事实的公共感受做一个集体的表达,让公众敏感的新闻神经在看报纸时找到共振。2009年3月12日华商报在1版和内版做了和刘翔有关的报道(见图14),一版的大图是”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刘翔面对媒体说的原话,刘翔作为政坛新秀在媒体面前显示了他的稚嫩,两边的官员显示了他们的老辣,而内版做的,”我不是被逼回来参会的”,又显示了他作为传媒的风头人物的外强中干。

       第三个个案,是《都市快报》2009年7月的一个新闻。一对到杭州打工的农民工夫妇领着他们的从农村来的孩子去看西湖,路上,孩子竟被居民楼上掉下来的纱窗打中了脑部。一个没看过西湖的孩子,到西湖来竟然遭受了这样的无妄之灾。图片让人看着更直观,好像是静物照片,实际不然,它告诉你这个纱窗份量很轻,把新闻做得更加细腻和耐人寻味。

      五、后发制人之四:让新闻插上梦想的翅膀–虚拟再现

       2009年2月13日,华商报对”美俄卫星相撞”这一特大新闻的包装。

       2009年2月6日,”赌博机调查”启用通版,突破常规,加之搭配了内容详实的”西安城区部份动漫城基本情况”示意图,包装手法最大限度地烘托了内容,直接提升了报道气势,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六、后发制人之五:视觉效果要出人意外–雷人没商

  这是7·5事件后的二个版,统一的视觉整合,与平日风格迥然的专题特征。尤其是它强调的稳、痛(见图15、16)。

      七、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

      现在是21世纪,中国号称是相机配备比率最高的国家,据说有近3.5亿台相机在960万平方公里不停地拍照。专业记者还有所作为吗?我的思考是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摄影不等于照相。21世纪,因为摄影记者专业,因为摄影记者深刻,所以更需要摄影记者。

  贺延光拍摄”小平你好”的照片时,当时在场的新闻记者数百人,但拍到照片者却寥寥无几,新闻摄影师是指那些更多时候,能拍摄到别人拍不到的照片的人。再如汶川地震的照片,我做了个调查,只要是牵扯个案的,摄影记者70%都不知道拍摄对象的姓名,当我问记者为什么不问时,一般回答有三条:第一是人家那么悲伤这么问合适吗?我的回答是太合适了,因为你是专业记者,你必须走出这一层情感的平台。第二是人家说四川话我听不懂,如果说人家说四川话都听不懂,那人家说英语你不更完了?第三是这重要吗?这太重要了,如果记者知道他的姓名,这个照片的真实性就加了保险,如果记者说不出来,所有的人都有权利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

  在这次地震报道中,贺延光的这幅照片(见图17),还有六家媒体的记者都拍摄了,但有五家没有提及当事人的姓名。为什么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因为新闻记者并不是匆匆一拍拔腿就走,一个记者的深度在于发现一个个案,一追到底,永不放弃。贺延光事后和他的搭档跟踪到了当事人的家乡。2008年5月28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发表的特稿《回家》,就感动了无数读者。 新闻影像的刺激如果没有文字深度报道的依托,影像的记忆将是肤浅的,短暂的。

       八、报纸视觉传播要有三个追求

  当下报纸遭遇到三个特殊的”语境”:第一,受众的变化,人类接受的信息70%是视觉信息,今天报纸读者群基本上是70年代、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80年代以后的人可以称之为看电视成长起来的,90年代的人是泡网络成长起来的;第二,阅读”语境”在发生变化,因为看报纸的人会越来越少,翻报纸的人会越来越多;第三,重大新闻报纸永远无法抢到先机,总要扮演尴尬的二传手的角色。

       针对这样的变化,纸媒的视觉传播应该有三个追求:

      第一、传播之前:版面的结构和内涵都适合速读。今天的报纸在权衡可读性、易读性以及速读性的问题,要通过视觉传播的管理和优化,重视速读性的问题。

  第二、传播之中:信息传播过程的愉悦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报纸更厚了,但是我们看报纸的时间比原来更少了。今天的报纸首先是要让受众看得更清楚,更舒服。报纸在视觉方面调整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报纸看得更简洁,更易读,让整个版面形态更精致,更优雅。

  第三、传播之后:记忆的清晰性与感受的深刻性。视觉传播理论认为,”阅读”和”看”对读者而言是不同的,是他们接受信息的两种模式。”阅读”与文字信息的接受过程相联系,强调的是对文本逻辑关系的理解;而”看”则是与图像信息相联系的视觉流动过程,强调的是感官上的反应。而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效能结合得最好,传播的效能才能最大化,受众的负担才会最小化。我们应该尽量让受众保留他们对浏览的清晰记忆和深刻感受,放大他的感性认识,精简他的理性认识。

       结束语

       报纸视觉机制的发展,在21世纪,经历了”专业图片编辑–图片总监–视觉中心”的过程;新闻图片运用也走过了”版面大图片意识–立体化图片编辑–整体视觉传播”的道路。经历了一番辉煌之后,最近一两年,各报的视觉部门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局部倒退,某些报社撤消了视觉中心。事实上,确实有一些报社正是因为图片编辑环节薄弱导致视觉部门的工作无法有效在版面上落实;因为图片编辑沟通不力导致其他部门意见丛生,日积月累,逐渐使视觉部门边缘化。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我们新闻的视觉系统至今为止还是报纸运作体系中的一个插件。这个插件的含义是,不是肌体自身产生的,是外来的,如果这个插件不能经过很短时间融入这个肌体自我消融,那么有插进来的那一天,也就有拔出去的那一天。第二,现在太多报纸的视觉体系还在强调摄影记者的摄影而不是强调记者,强调图片编辑的图片而不是强调编辑,这是他们在报纸的运营体系中,至今自我感觉还没有话语权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自己需要检讨的。我们不要成天喊叫我们要话语权,不要忘了国际歌里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神仙和皇帝,要解放我们只有靠我们自己。

       对于视觉传播来说,一切才刚刚起步,相信我们将走得更远!

t1

t2

t3

t4

t5

t8

t10

t11

t19

t21

 

诸子争鸣

 

       不同意此观点,纸媒和网络非同一时代的东西,是”关公战秦琼”,不具有可比性

 

       藏策(天津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文艺评论家):我不同意刚才巩志明说的那些观点。如果他说的”后发”是指以纸媒为代表,”先发”是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话,那就完全成了个”关公战秦琼”式的论题。因为纸媒和网络相比,就好比冷兵器时代与热兵器时代,你让它们如何对决?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不是一个范式的东西。巩志明所要说的,其实应该是在今天网络还没有成为主流媒体,纸媒和网络正处于此消彼涨、平分秋色的时候,纸媒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过渡期,充分发挥好纸媒现阶段的一点剩余强势的问题。具体地说其实就是,在这个调整期里,纸媒如何在整个新闻的市场里保住尽量多的一份份额。但这也只是一个特定时期内的策略问题,是权宜之计,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理论问题。虽然我也认为纸媒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不会消亡,但从长远看,纸媒与网络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根本就没有什么”后发制人”一说。这就好比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到今天也没有消亡,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日常的实用功能,不再是一种实用性的书写工具了。如果非要说毛笔相对钢笔、键盘还有什么”后发制人”的优势的话,那无疑是个笑话。这是我的第一点质疑。第二个问题,虽然巩志明后面讲的例子也很精彩,但那都不是只有纸媒体才有的特色,用在网络上也是一样的。如怎么吸引读者眼球等等,难道网络就不需要吸引读者的眼球?所以巩志明刚才说的这些案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纸媒可以借以”后发制人”的法宝,而是包括所有媒介一概通用的整个传媒的特征,不仅仅是纸媒的特征。

 

       巩志明提出的概念有价值,日报就是要做深度的报道

 

       张蔚飞(嘉兴日报图片总监):巩志明讲的道理还是很明白的,在网络和电视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的情况下,作为纸媒的日报类报纸在第二天见报的时候,新鲜感已经没有了。这个时候,日报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做深度的报道了。

       这个发言中举的几个例子非常有特点,比如说杭州的报纸就是互动,我原来在上海工作,那时曾得出这样的结论,到2047年的某一天纸媒都消失了。但我到了浙江工作以后,看到了都市快报、钱江晚报的互动后,我想说的是纸媒即使到2064年也不会消失,因为这些报纸的特色互动搞得非常有特色,延长了报纸的生命力。所以我觉得巩志明提出的这个概念,很有价值,也很有说服力。当然如果要说遗憾,今天在座如果有更多的报社老总的话,可能会对我们这次研讨观点的深化或者是将来的发展会更好。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讨论新闻摄影都是新闻摄影圈子里的人在讨论,从来不考虑从整个报纸、整个传播角度和文字一起来讨论,该怎么样把新闻摄影和新闻搞在一起发展,正如巩志明所说,摄影记者只谈摄影不谈记者,图片编辑只谈图片不谈编辑,这就是造成我们现在的新闻摄影老是在原地徘徊的主因。因此,我觉得巩志明讲得有道理。

       巩志明:解释一下,我这里的”先发”与”后发”,只是指刊发的时机,讲的是时序。第二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星球而言,一切都有如我们的生命,会结束也会有终点。地球有毁灭的那一天,报纸亦然,但我所探讨的是让报纸如何走向盛年、老年、终年,这更有意义,更有尊严,如此而已。

 

       都市报现在过于娱乐化,我们需要重新呼唤新闻最本质的东西

 

       鲍昆(摄影评论家):巩志明的这个报告很浪漫,把一个话题说得有声有色,但是他里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和一些例子,基本是一个报纸的编辑策略问题。我今天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实际上小巩的发言就代表了讨论问题的主要风向。确实,我们进入了一个完全是信息和媒体泛滥的时代,尤其是都市类报纸出现以后,突破了过去党报的非常枯燥的、僵化的、死板的对信息和新闻的垄断,这是一个极大的历史进步。它在使新闻回归真实性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另外一个严重的倾向,就是都市报现在这种对于新闻信息的处理方式,甚至处理立场,也给我们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混乱。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的报纸过于娱乐化了。这种娱乐化消解了很多需要庄严面对的东西。小巩刚才举了一些他们报纸对新闻信息编辑处理的案例,我觉得特别不能容忍的,就是他们对于新疆刚刚发生事件的版面处理。那个版面像是一个在广告公司设计广告页面的小孩作品。我觉得对新疆7·5这么惨烈的事件报道,这么严肃深刻的社会历史问题,不应是这么一个像广告样本的东西。我觉得小巩举的例子,代表了我们这么多年在看都市报时的感受,就是娱乐化。他后来提出在新闻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看报纸越来越快翻,其实是我们现在所制作的东西造成了读者的快翻化。我坚持纸媒阅读,有时候一天十几份报纸杂志,这么大量确实逼着我快翻。阅读都市报的时候,我觉得用最快的眼光寻找需要阅读的信息非常困难。

       我们一天到晚请洋人来教化我们,但我们却从没有认真看洋人的报纸,其标题语言之准确,让你一眼就能抓住。而我们的报纸花花绿绿,虽然做得那么漂亮,但这些东西实际上对我们没有帮助。这里在坐的有大量图片编辑,我们图片的选择、使用,就是你们几个大牌在新闻界乱忽悠,把报纸整得跟菜单一样。你们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回到新闻的严肃性?这是报纸之间恶性竞争的不好结果,也是我们的从业人员被这种恶劣的气氛所裹挟以后,自己进入一种迷失状态的反映。

       我们很多新闻记者不再谈报纸立场、新闻对社会历史生活的责任和担当,全部在谈技巧。比如津津乐道我把这么一个普通的破新闻,做得这么吸引眼球,玩那些小儿科的戏法。刚才小巩举例的几家媒体把一些选题从娱乐角度做得很好,像杭州看日食,借用卞之琳的诗来强化标题的趣味性,从做娱乐上来说肯定做得好,这种一般社会新闻这样做没问题。可是有时候我们经常把严肃的新闻用这种方式处理,真的特别讨厌。我是外来的和尚,但我对新闻是极其感兴趣的人。我觉得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谈新闻,就是想在今天这么一个语言泛滥、信息泛滥,各种各样东西娱乐化、商品化的时候我们重新呼唤新闻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如何在混乱的世界中,传达最清晰,最准确的信息,提倡最正确的道德立场,承担社会批判的作用。我本来是想听完所有人的发言再说的,但是我看小巩,觉得他太典型,代表了我们这些年,尤其是有都市报以来的做法。最早采用这一套的是北青报,那时候要突破党报灰暗的、甚至不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僵死局面,是有革命意义的。但后来我们的都市报却沿着这个方向越走越远,我觉得他们在加速自己的死亡。刚才张蔚飞老师提得非常好,视觉、花边等那些都是网络所需要的,现在网络尺寸还小,等网络统一起来以后,那些东西更明显,没有什么新鲜的,这并不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东西。

分类: 未分类